- 年份
- 2024(9613)
- 2023(13966)
- 2022(12143)
- 2021(11552)
- 2020(9553)
- 2019(22183)
- 2018(22115)
- 2017(42233)
- 2016(23144)
- 2015(26136)
- 2014(26395)
- 2013(25644)
- 2012(23743)
- 2011(21218)
- 2010(21251)
- 2009(19307)
- 2008(18972)
- 2007(16804)
- 2006(14762)
- 2005(12922)
- 学科
- 济(89388)
- 经济(89205)
- 管理(64793)
- 业(58764)
- 企(51587)
- 企业(51587)
- 方法(41470)
- 数学(32999)
- 数学方法(32548)
- 中国(25297)
- 农(23961)
- 财(22788)
- 学(22667)
- 业经(22337)
- 理论(20740)
- 地方(18917)
- 制(18850)
- 和(17437)
- 农业(15433)
- 教育(15420)
- 体(14014)
- 贸(13846)
- 务(13839)
- 贸易(13835)
- 银(13828)
- 银行(13779)
- 财务(13762)
- 财务管理(13733)
- 易(13348)
- 行(13154)
- 机构
- 大学(325654)
- 学院(323143)
- 管理(126446)
- 济(120800)
- 经济(117859)
- 理学(109533)
- 理学院(108222)
- 研究(107558)
- 管理学(106120)
- 管理学院(105528)
- 中国(78789)
- 京(70467)
- 科学(68895)
- 财(57504)
- 所(53975)
- 农(51903)
- 研究所(49293)
- 业大(48504)
- 中心(48468)
- 江(47781)
- 范(45815)
- 财经(45552)
- 师范(45345)
- 北京(44571)
- 经(41295)
- 农业(40556)
- 院(39445)
- 州(39027)
- 师范大学(36498)
- 技术(36026)
- 基金
- 项目(222629)
- 科学(174125)
- 研究(164818)
- 基金(158966)
- 家(138435)
- 国家(137189)
- 科学基金(117230)
- 社会(102368)
- 社会科(96091)
- 社会科学(96060)
- 省(87915)
- 基金项目(84484)
- 教育(76825)
- 自然(75654)
- 划(73964)
- 自然科(73831)
- 自然科学(73813)
- 自然科学基金(72489)
- 编号(68639)
- 资助(65074)
- 成果(57463)
- 重点(49947)
- 部(48579)
- 课题(48126)
- 发(46916)
- 创(45777)
- 项目编号(42776)
- 创新(42490)
- 科研(42280)
- 大学(41656)
- 期刊
- 济(135540)
- 经济(135540)
- 研究(96533)
- 中国(65865)
- 学报(54518)
- 科学(48523)
- 农(47031)
- 管理(46948)
- 教育(45785)
- 财(43822)
- 大学(41274)
- 学学(38334)
- 农业(32403)
- 技术(28581)
- 融(24673)
- 金融(24673)
- 业经(22291)
- 财经(22240)
- 经济研究(20970)
- 图书(20572)
- 经(19040)
- 问题(17495)
- 业(16220)
- 版(15950)
- 科技(15950)
- 理论(15900)
- 实践(14611)
- 践(14611)
- 技术经济(14530)
- 现代(14139)
共检索到4764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郑文换
现阶段民族地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处理经济发展与文化持存两者之间的选择困境。民族社会工作作为提升社会福祉的介入制度,可以作为中间媒介体系,软化经济发展和文化持存两者之间的逻辑对立。构建民族社会工作理论框架可以"文化连续体"概念为微观基础、以"交叠共识"概念为中观基础、以"结构耦合"概念为宏观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章文光 李心影 李鹏超
行政与自治在长期的博弈中走向耦合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应然选择,而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路径探析尚不充分。J街道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实践蕴含行政与自治耦合的行为逻辑,通过构建“场域—惯习”框架分析其作用逻辑发现:行政属性赋能、自治属性嵌入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使社区治理场域中“规则”“利益”“关系”场域发生变化,形塑“行政任务对接居民需求”“规范议事协商”“多元联合共治”的惯习。与此同时,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通过培育主体“认同归属”“契约责任”惯习,重塑“熟人社区”,形成全方位规范制度。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本体属性和工作机制为实现行政与自治耦合、推动我国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小玉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矛盾日益加剧,破解这一难题必须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而构建生态资本运营和生态补偿耦合机制是一条解决问题的新途径。生态补偿机制能为生态资本运营提供各类资源与运营条件,尤其是对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而生态环境状况较好的欠发达地区而言,通过生态补偿可以获得生态资本运营的启动资金,使得生态资本运营成为可能。生态资本运营不仅可以实现生态资本的经济价值,还可以实现生态资本存量的非减性,提高生态效益。这种获得的生态效益又能为生态补偿提供长期保障并促进生态补偿的落实。因此,通过构建生态资本运营与生态补偿耦合机制可以促进"生态资本-生态效益-生态资本积累-更好的生态效益"良...
关键词:
生态资本运营 生态补偿 耦合机制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初京刚 张弛 周惠成
目前水文科学研究的热点是采用水文模拟途径,在确定水文变化基准期的基础上,利用流域水文模型还原人类活动影响期间的天然径流量,定量评价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资源变化的影响,得出气候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流域水循环过程影响的响应规律和机理,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流域水文模型是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首先分析将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耦合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的必要性,然后对实现这两种模型耦合中的单元转换等接口问题及框架结构作了重点研究。由于SWAT模型和MODFLOW模型模拟的最小计算单元分别为水文响应单元(HRU)和网格(CELL),使得要实现SWAT模型与MODFLOW模型的耦合必须首先完成HRU与CELL之间的转换,即实现SWAT与MODFLOW模型耦合的接口,因此提出了一种在Arc-SWAT2005环境下实现HRU与CELL转换的方法,给出了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框架结构,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浑河与太子河流域,为其进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模拟奠定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承宏 罗培元 吴玉洁
本文认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政府、大学、科研院所、中介与企业构成了转化作用的基本主体,这些独立主体是一种耦合作用的单元,可以用耦元进行描述,即这些耦元之间的关系决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效率。事实上,这些耦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着复杂性,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才可以成功地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因此,本文使用生物耦合概念以及原理分析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核心因素之间的关系,探索影响因素之间的恒定关系,试图找到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建立合理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体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宏 付尚媛 梁楠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能力建设是一项意义重大,但又相当复杂的系统工程。有效的社会工作发挥着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然而,我国在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能力建设方面较为滞后,人才供给与现实需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教育体制、评价及考核机制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为此,本文从这一现实情况出发,重新对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进行了定位,首次提出针对我国专业社会工作人才的能力框架,并指出教育是进行能力培养与强化的最有效途径。此外,为保证能力框架的有效性,本文创造性地设计并构建了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能力评价体系,并且针对我国今后专业社会工...
关键词:
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能力框架 人才评价体系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兴旺 李志刚 孙玮 朱帅帅
战略逻辑是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的规律、规则。通过对国内外战略逻辑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梳理整合其体系、以逻辑学视角系统补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战略逻辑理论体系。
关键词:
战略逻辑 理论体系 因果映射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兴旺 李志刚 孙玮 朱帅帅
战略逻辑是有关战略思维的一系列的规律、规则。通过对国内外战略逻辑研究文献的分析,以战略管理过程的三个阶段梳理整合其体系、以逻辑学视角系统补充整合已有研究成果,构建战略逻辑理论体系。
关键词:
战略逻辑 理论体系 因果映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樊慧玲 何立胜 李军超
笔者在嵌套式规则体系的分析框架下,引入政府、企业与社会多方参与的合作治理机制,对社会性规制与CSR的耦合展开研究,其中,社会性规制通过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内化为企业行为的决定因素;企业通过履行其社会责任对政府规制产生影响;非政府组织的信息影响为二者的耦合提供外部监督机制和信息平台。授权型自我规制、共同规制与回应型规制是实现二者耦合的有效模式选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杨德宏 苏雪梅
认同理论是社会学中的重要本源性概念,是个人与组织间关系的一种作用机制,顾客与企业之间也存在着认同的关系,这与企业用营销手段拉动而形成的交易关系是不同的,但对企业绩效会产生影响。本文在梳理顾客与企业认同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挖掘了顾客认同的概念渊源和构成要素,构建了顾客—企业认同的前因变量和结果变量的整体框架,并进一步分析了顾客认同的研究意义。
关键词:
顾客认同 口碑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形象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效顺 刘希朝 和伟康 倪衡 李帆
针对城市人地系统紊乱、“三生”空间失衡、生态环境恶化等突出难题,文章借助DNA双螺旋模型,构建人类活动和区域空间螺旋交互耦合框架,通过理论类比揭示城镇人类活动与区域空间的格局和过程耦合机理,为人地关系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分析思路。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与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支撑城镇人地系统运行,与DNA碱基互补配对决定生物的繁殖、遗传和变异具有较高相似性。(2)城镇发展过程中的人口变化、经济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扰动等人类活动要素分别与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和生态空间等空间要素耦合,要素之间通过具有氢键作用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数据流连接。(3)城镇发展过程出现城市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类活动要素与区域空间要素的不合理配置,类似“基因突变”。城镇化初期表现为要素缺失,城镇化中期表现为要素错配,城镇化中后期人地耦合从局地耦合向远程耦合转变,要素耦合逐渐协调。(4)新时代人地耦合研究可以借助大数据、机器学习等技术方法从内部要素耦合和系统交互耦合两方面开展定量测算。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曲艺 龙花楼 曹林森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必经阶段,当前快速的城镇化进程推进了土地利用转型,也由此引发了多种正面抑或负面的环境与经济效应。开展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利用转型的环境与经济效应耦合研究,旨在基于土地利用转型这一独特视角,分析土地利用转型与环境代价和经济产出间的交互作用规律,以探索通过管控土地利用转型实现区域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可能途径。论文梳理了现有研究在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环境效应、经济效应方面的重要进展,探索了多维空间中土地利用转型的概念,提出了转型效应耦合研究中“耦合”的含义及测度途径。从学科前沿看,土地利用转型环境与经济效应耦合研究,其本质是人文与自然过程的耦合研究,如何借助土地利用转型调控好这一过程,是新时期人地关系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战略研究主题。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利国
推进城市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路径。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是多元主体行为选择、综合作用的过程和结果,受主体自身利益偏好、认知惯性以及周遭环境变化等影响,民族互嵌内含的政府逻辑、市场逻辑以及个体行动逻辑对民族互嵌式社会的建设水平和成效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与社区建设要对异质主体的内在行动逻辑进行充分的分析考察,并以共同体建设为轴心,建立有效的社会共生、情感联结、利益保障及协作共治的"耦合"机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希富
文章阐述了校企合作框架下探索高职办学结构耦合问题的意义,从高职院校办学理念耦合、治理结构耦合、办学利益耦合与办学资源耦合等方面剖析了制约校企合作组织运作效能的办学结构耦合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给出相应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事业开拓新局面。
关键词:
校企合作 高职教育 办学结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敏 史天琪
近十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推动下,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已经由体制外逐渐走进体制内,与体制的融合成为最迫切、最关键的问题,而融合的最基础专业服务场域就是社区。文章针对社区专业社会工作者与居委会动态关联的分析发现:(1)居委会承担着管理和服务双重角色,采取综合管理服务方式,与追求专业服务的社会工作存在不同的服务逻辑;(2)借助项目综合社会工作服务,能够把专业社会工作服务与居委会的综合管理服务融合起来。两种常见的融合方式,一是注重社区整体能力提升的社区社会工作;二是关注专项服务延伸的社区的社会工作;(3)本土社会工作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社区居委会 场景服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