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69)
2023(8832)
2022(7475)
2021(6970)
2020(5650)
2019(12777)
2018(12969)
2017(23662)
2016(13417)
2015(15056)
2014(15517)
2013(15018)
2012(13702)
2011(12576)
2010(13096)
2009(12389)
2008(12748)
2007(11849)
2006(10638)
2005(9967)
作者
(39194)
(32611)
(32443)
(30899)
(20812)
(15628)
(14800)
(12621)
(12312)
(12018)
(11259)
(11095)
(10749)
(10544)
(10408)
(10009)
(9637)
(9537)
(9528)
(9410)
(8452)
(8116)
(7815)
(7517)
(7455)
(7302)
(7190)
(7179)
(6716)
(6305)
学科
管理(48816)
(47852)
经济(47764)
(37909)
(34055)
企业(34055)
方法(16967)
(16565)
(15687)
(14265)
环境(13704)
(13546)
中国(13405)
业经(13294)
数学(12549)
理论(12389)
数学方法(12342)
(10845)
(10794)
(10504)
财务(10474)
财务管理(10436)
(9978)
企业财务(9889)
(9492)
银行(9478)
资源(9090)
(9026)
地方(8997)
(8928)
机构
学院(195737)
大学(194378)
(73953)
管理(72033)
经济(72009)
研究(64391)
理学(60061)
理学院(59393)
管理学(58376)
管理学院(58012)
中国(50614)
(42498)
(40293)
科学(39736)
(32909)
(32487)
财经(30532)
中心(29640)
研究所(29154)
(28193)
北京(27285)
(27251)
业大(26783)
(26643)
师范(26426)
(26139)
(24051)
经济学(22693)
财经大学(22289)
(21846)
基金
项目(123152)
科学(96036)
研究(94237)
基金(86461)
(74968)
国家(74328)
科学基金(63352)
社会(58042)
社会科(54764)
社会科学(54751)
(49353)
基金项目(45341)
教育(43686)
(40546)
编号(40198)
自然(39352)
自然科(38189)
自然科学(38181)
自然科学基金(37489)
资助(34709)
成果(34229)
重点(28379)
课题(28298)
(28066)
(26597)
(26075)
(25525)
(24387)
项目编号(24230)
创新(23836)
期刊
(92845)
经济(92845)
研究(58364)
中国(45311)
(34577)
学报(30342)
管理(27891)
科学(27296)
教育(27091)
(25543)
大学(23055)
学学(21146)
(17724)
金融(17724)
技术(17081)
农业(16349)
业经(15830)
财经(15603)
(13436)
图书(13002)
经济研究(12599)
问题(11805)
资源(10813)
财会(10032)
(9602)
科技(9582)
林业(9480)
书馆(9475)
图书馆(9475)
理论(9312)
共检索到3085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研  
森林生态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引发了森林生态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正、负外部性,进而导致森林生态供需失衡。通过构建产权交易机制可以消除由于外部性而引发的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失衡问题。森林生态资源利益相关主体包括森林经营者、厂商和居民,将享受良好生态环境的权利赋予居民,由企业承担环境治理费用,将森林生态资源的收益权赋予森林经营者,采用污染者付费模式,借助产品市场所构建的森林生态资源交易模型,能够在交易成本最低的前提下实现森林生态资源供需均衡。森林生态产权交易成本包括创建成本和运行成本两部分,当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的运行成本小于政府行政管理成本时,产权交易市场才被认为是有效的。对于任何一项森林生态资源来讲,在稀缺性、竞争性和排他性3种经济属性上表现出相应的适应性,是建立该项森林生态资源产权交易市场的前提。现阶段只有森林景观和碳汇两类森林生态资源的经济属性符合私有化产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兆君  
针对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资产共有制。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资产共有制是与社会化生产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产主体多元化、运作社会化的所有制形式。承认劳动力产权是建立国有森工企业森林资源资产共有制的必要条件,共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是实现林区职工共同富裕、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保护森林生态安全的制度保障,也是森工企业走出困境、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云行  马莉祯  
森林资源产权交易一般指林地使用权与林木所有权的流通转移。根据森林资源产权交易现状,从森林资源产权市场建立的必要性、流转形式、流转的保障、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五个方面概述了相关研究内容,并提出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尚需在交易平台的构建、政策法规研究,尤其是多主体趋势下森林资源产权交易制度设计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丁一兵  
当前,与林业相关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森林碳汇交易机制建设正在推进。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林地确权后生产要素向林业聚集,林业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然而,相对显著的经济效益而言,其生态效益显现缓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法调动林业经营主体种植生态林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吕金蔚  刘冰  
“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我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国计划用远少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来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而这一过程与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规划高度同步。因此我国要特别注意处理碳达峰、碳中和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森林碳汇是国际公认的有效碳吸收方式,与碳排放一样具有鲜明的外部性特征。森林还具有其他多重生态功能。应总结实践经验,坚持全国统筹、双轮驱动,研究构建补偿机制,充分发挥森林碳汇等生态功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荣伟  
真正能持久地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的是由于资源配置差异所形成的产权流动。在我国现在的转型经济中,资产重组的方式选择决定于以政府为核心决策主体的资产重组决策机制,以及在这种机制下各决策主体的利益博弈。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青茗  
关于建立森林交易市场的探索黄青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提出,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传统思维方式和经营观念。在林业领域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经济现象,其中,以活立木做为商品进行转让、买卖的活动已经在一些林区兴起和发展,这对推动林业市场经济的发展、活跃林区经济、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谦  曾广林  龚停锋  
本文总结了湖北省襄阳市森林生态建设情况,分析了存在的短板和不足,提出科学引领城乡绿化、注重森林生态功能、发展林业生态经济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生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官波  
明晰森林资源生态产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森林资源具有的外部性和排他性有限等特性,决定了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难以复制传统财产权制度,必须构建能够涵盖多层次权利的包容性的财产权法律制度,并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中对森林资源生态产权界定进行试点和突破。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石德金  余建辉  
森林资源产权探析石德金,余建辉森林资源,是指森林系统内的一切动植物资源,主要包括林木和林地。森林资源从远古时代就已存在,是一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林业的产生、经营与发展,打破了原始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出现了天然林与人工林并存的局面;国家的出现,地区的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森林经营包括森林采伐与更新、森林保护、森林抚育、城市森林的建设等。中国长期以来不重视森林经营,这既与人们对林业的认识有关,也与中国的人事干部制度和法制不健全有关。为促进森林的科学经营,一方面要改革林业管理体制,赋予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更大的权限,保证林业的民主决策;另一方面,放权让利,在确立经营者自主经营的同时,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指导。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灵芝  陈正飞  
后工业时代的发展使得森林生态环境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在我国现有林情体制下,森林生态效益的公共特性决定了政府应是保护和引导森林发展的主体,面对成本和收益的不对称,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激励机制,达到经济与环境"双赢",成为当前森林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文章在分析我国森林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的基础上,提出了森林生态补偿激励机制构建思路,并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探讨了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的思路。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兆君  刘文燕  
随着我国向市场经济渐进步伐的加快,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也发生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制度变迁。本文运用制度变迁理论,从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初始界定、变迁的启动和变迁的渐进三个阶段,对建国以来我国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的变迁过程进行了阐述,并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变迁进行了实证与规范分析,为我国目前进行的国有森林资源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灵芝  范俊楠  
以湖北神农架林区为例,分析了建立森林生态补偿市场化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提出了森林生态建设政策扶持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处理好林区民生问题;继续实施公益林和商品林的区别化政策;充分利用森林生态资源发展旅游经济;引入市场激励机制,大力发展森林碳汇市场。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会儒  唐守正  
系统论述森林生态采伐的概念、原则和森林生态采伐理论的内涵。森林生态采伐是在森林生态理论指导下进行森林采伐作业,使采伐和更新达到既高效利用森林又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达到森林可持续利用的目的。森林生态采伐的内涵涉及3个层次:林分、景观和模仿自然干扰。在林分水平上,要系统地考虑林木及其产量、树种、树种组成和搭配、树木径级、生物多样性的最佳组合、林地生产力、物质和能量交换过程,使采伐后仍能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在景观水平上,要考虑原生植被和顶级群落,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实现不同森林景观类型的合理配置。模仿自然干扰就是模仿自然选择采伐木、培养木和其他保留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