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86)
- 2023(9352)
- 2022(7844)
- 2021(7398)
- 2020(6018)
- 2019(13069)
- 2018(12978)
- 2017(23529)
- 2016(12933)
- 2015(14534)
- 2014(13803)
- 2013(13104)
- 2012(12014)
- 2011(10643)
- 2010(11133)
- 2009(10294)
- 2008(10214)
- 2007(9464)
- 2006(8247)
- 2005(7473)
- 学科
- 管理(47327)
- 业(42550)
- 济(39045)
- 经济(38963)
- 企(38586)
- 企业(38586)
- 制(16254)
- 技术(16131)
- 财(15124)
- 中国(14280)
- 方法(13470)
- 业经(12255)
- 技术管理(12059)
- 农(11446)
- 理论(10546)
- 数学(10408)
- 数学方法(10261)
- 教育(10110)
- 体(10103)
- 银(9625)
- 银行(9609)
- 行(9162)
- 务(9127)
- 财务(9111)
- 财务管理(9087)
- 融(8796)
- 金融(8793)
- 企业财务(8616)
- 体制(8562)
- 划(8451)
- 机构
- 学院(171115)
- 大学(170567)
- 济(66953)
- 管理(65754)
- 经济(65195)
- 研究(56529)
- 理学(55598)
- 理学院(55016)
- 管理学(54195)
- 管理学院(53844)
- 中国(42518)
- 财(35637)
- 京(35527)
- 科学(30726)
- 江(28818)
- 财经(26537)
- 所(26278)
- 中心(26167)
- 经(23879)
- 研究所(23131)
- 范(22827)
- 师范(22609)
- 州(22601)
- 北京(22364)
- 农(21953)
- 院(21304)
- 业大(21194)
- 技术(20863)
- 经济学(20258)
- 财经大学(19514)
- 基金
- 项目(111855)
- 研究(89723)
- 科学(89658)
- 基金(78435)
- 家(66334)
- 国家(65682)
- 科学基金(57912)
- 社会(56455)
- 社会科(53445)
- 社会科学(53434)
- 省(46739)
- 教育(44319)
- 基金项目(41157)
- 划(37990)
- 编号(37336)
- 自然(34340)
- 自然科(33574)
- 自然科学(33564)
- 自然科学基金(33011)
- 成果(31805)
- 创(30154)
- 资助(29635)
- 课题(28011)
- 制(27968)
- 创新(27084)
- 重点(25695)
- 部(24833)
- 发(23672)
- 项目编号(23328)
- 国家社会(23164)
共检索到274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永生 屈波 刘拓 范玲
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是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近年来,北京交通大学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全局出发,以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彭文博 尹新明
分析了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形式和内涵,结合河南农业大学开展科研训练活动的创新性实践,从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两个层面,探讨高校加强本科生科研训练活动的做法。
关键词:
本科生 科研训练 科研素质 创新能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葛岳静 王静爱 杨胜天 朱良 刘宝元
大学本科阶段是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关键时期。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基地一直在努力探索本科生早期科研训练的机制、模式与途径,以研究性教学和教学科研互动的新理念,依托基地所拥有的国家、教育部和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国家级科学研究和教学研究项目等丰富的科研资源和院士、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学名师等高水平的"首席导师+教学团队"师资,建立并完善本科生科研立项制度,构建多学科平台、多元模式、多阶段的"阶段-学科-能力"三维体系的因材施教的科研训练体系。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秀平 李二超
通过科研训练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是当今高校重点探讨的议题之一。从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的内涵、科研训练计划对师生的要求、科研训练的能力要求与训练流程、科研训练计划课程实施流程、保障举措5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提升科研训练计划的教学效果,为更多优秀本科生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关键词:
科研训练 创新型人才 科研项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邬家瑛 钱辉
我国本科生科研训练开展至今,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其主要问题是本科生科研的课余化、研究化和结果导向,主要原因是我们尚未正确认识到本科生科研在新形势下高等教育中的作用。提高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效果的主要对策是使本科生科研必修化、教学化和过程导向。这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本科生科研管理工作进行重新定位,改革现有教学管理内容,并据此明确和加强教师在此方面的教学责任。
关键词:
本科生科研 高等教育 高教管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进华 张晨
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体系已经成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学生的科研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鉴于我国高校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面临的诸多挑战,需要破解制约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多点支撑的本科生科研能力训练格局。
关键词:
多点支撑 本科生 科研能力 训练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洁 杨新涯 袁刚
针对当前大学生科研训练中的学科服务需要,整合图书馆各项科研辅助服务,构建大学生科研训练中图书馆引导式服务的体系和流程,包括普及信息素养的申报阶段、搭建科研平台的过程阶段和提高科研能力的结题阶段。实证结果表明:以引导为主的科研服务模式能够有效满足大学生科研训练的文献信息需要,提升图书馆学科服务水平,实现学生、教师、图书馆和学校的"四赢"局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郑冬梅 张喜春 李奕松 史何新
以北京农学院为例对"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项目的实施效果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影响"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项目实施效果的因素并提出对策建议。该研究对180位参加"本科生科学研究训练"项目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提高本科生科研项目的实施效果应主要着眼于端正学生的参与动因;增强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实施的"积极"意愿;提高"导师因素"在科学研究项目实施效果中的推动作用。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靳明 王献玲 韦丽红 闰明涛 刘磊 白国义 杨瑜涛
设计了以生活固体废弃物制备活性炭及吸附性能测定实验,实验原理简单、操作简便,适合作为本科生科研创新的尝试。实践表明,通过对活性炭的碳源选择、制备条件、形貌和吸附性能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巩固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由于实验对象与生活息息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固体废弃物 活性炭 科研创新能力 本科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李晨光 廖明 张永亮 叶晖有
为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提出在本科生中开展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目前,已经创建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平台,构建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课程体系,建立了跨学科通识技能训练机制,有效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提供一种参考和借鉴。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永春 冯钧 王刚 周军
从功能定位、建设方案与思路、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3个方面阐述了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实践创新训练中心的建设成效,学生在实验教学、工程项目、竞赛获奖、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从实践中可以看出,智能制造与机器人技术中心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智能制造 机器人技术 实践创新训练中心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陈新
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全面实施,有助于推进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模式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在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的立项、组织、执行和管理方面的情况,从学生和教师2个方面,分析探讨了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结合项目实践,从其他本科教学环节、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生教育体系、本科生导师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改革措施。
关键词:
创新训练项目 教学改革 本科生导师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坤
应用技术大学的实习训练是实践教育环节的最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关键时期。应加强组织与管理,创新管理体系,校企共管,规范教育管理制度,实施"双导师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陈乐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面向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了全员必修的"写作研讨课"(Writing Seminars),并为该课程构建了囊括"观念"(Philosophy)、"能力"(Skill)、"知识"(Knowledge)的"三元三层"学习成果体系,旨在塑造"可迁移的"(transferable)综合性研究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与发展装配一套研究与写作的"工具箱"(toolkit)。从理念创设、制度安排与成果输出的探析中可以窥见,该课程表征出浓厚的研究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本科生的"前学术训练",其对我国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本科课程建设与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宁 于立蕾
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对我们而言是新事物,但国外一流大学的实践已证明,它对进一步完善学分制,提高本科教学的质量,加速培养创新人才,增强学校综合竞争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围绕学分制中设立本科生科研学分的现实背景和意义、国外一流大学本科生科研学分的个案分析与启示、对我国本科生科研学分设立的思考展开阐述。
关键词:
本科生 科研学分 学分制 一流大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