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2)
2023(7111)
2022(6362)
2021(6094)
2020(5546)
2019(12975)
2018(13388)
2017(25911)
2016(14296)
2015(16148)
2014(16326)
2013(16129)
2012(15033)
2011(13652)
2010(14335)
2009(13739)
2008(13592)
2007(12103)
2006(11150)
2005(10442)
作者
(38977)
(32345)
(31965)
(30931)
(20618)
(15138)
(14974)
(12397)
(12117)
(11817)
(10945)
(10810)
(10470)
(10350)
(9983)
(9958)
(9402)
(9361)
(9342)
(9284)
(8428)
(7997)
(7743)
(7385)
(7332)
(7296)
(7280)
(7223)
(6758)
(6295)
学科
(55620)
经济(55548)
管理(41237)
(37298)
(28322)
企业(28322)
方法(26105)
数学(23864)
数学方法(23447)
中国(19438)
(17847)
(16553)
(14261)
(12995)
银行(12993)
(12540)
(10949)
(10927)
金融(10926)
(10922)
贸易(10912)
业经(10884)
(10663)
(9737)
制度(9729)
地方(9721)
(9342)
工作(9296)
体制(9132)
理论(8917)
机构
大学(198110)
学院(195023)
(82499)
经济(80507)
管理(75653)
研究(65679)
理学(63285)
理学院(62644)
管理学(61479)
管理学院(61064)
中国(54513)
(45180)
(42728)
科学(36111)
财经(33347)
(32765)
(31410)
中心(31262)
(30058)
研究所(28709)
北京(28238)
(26308)
(26094)
师范(25895)
(25416)
经济学(25214)
财经大学(24541)
业大(23655)
(23372)
经济学院(22627)
基金
项目(117386)
科学(91976)
研究(90959)
基金(83647)
(71035)
国家(70414)
科学基金(60125)
社会(57024)
社会科(54012)
社会科学(53996)
(45117)
教育(43376)
基金项目(42732)
编号(39228)
(38116)
自然(36395)
资助(35867)
自然科(35549)
自然科学(35542)
成果(34887)
自然科学基金(34884)
课题(27328)
(26800)
重点(26111)
项目编号(24854)
(24831)
(24132)
教育部(23640)
(23228)
国家社会(23201)
期刊
(96699)
经济(96699)
研究(67208)
中国(45600)
(34235)
管理(29846)
教育(28600)
(25804)
金融(25804)
学报(24663)
(23316)
科学(22537)
大学(19660)
技术(18327)
学学(17455)
财经(16586)
经济研究(16248)
图书(15854)
业经(15064)
农业(14800)
(14237)
问题(13228)
统计(12094)
理论(11744)
(11688)
书馆(11578)
图书馆(11578)
实践(10645)
(10645)
(10432)
共检索到321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谢洪波  高宝华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与经济体制改革大致同步,进行了六次政府机构改革。这些改革虽然因所处阶段不同而思路和具体措施不一样,但由浅入深、从模糊到清楚,清晰地显示了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率的轨迹,并最终以构建服务型政府为终极目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汉川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应该看到,政府机构庞大臃肿,层次过多,职责不清,互相扯皮,也是形成官僚主义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下决心对政府工作机构自上而下地进行改革。”那么,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机构应该如何进行改革呢?为什么建国以来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经历了多次改革,却走了一条“精简——膨胀——再精简——再膨胀”的路子?有必要认真回顾与总结其经验和教训,从中寻求其内在规律性及其制约它顺利进行的条件,从而为我国今后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改革提供有益的思考。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涛  张怡梦  
改革开放四十年,历次政府机构改革基本上围绕"精兵简政、转变职能、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主线。通过对中央机构改革政策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在政策导向层面,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历经从"被动配合"到"主动作为"的转变,新一轮党政机构改革更是以职能逻辑为主线,呈现出整体性和协同性的特征。受公共价值导向的影响,政府职能的内涵、属性、结构、运作体现了责任、服务、分权、法治的导向;受绩效管理工具导向的影响,机构调整的操作逻辑以基于大部制的整合为主。为巩固改革成果,今后的党政机构改革应兼顾管理和政治两个层面。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周传龙  
政府机构改革综述周传龙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的报告中作出了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的战略部署,这是我们面向21世纪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即对有关这方面的问题作一综述。一、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回眸建国以来,中国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小宁  佟健  
"懒政"是一种隐性腐败,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懒政"的制度根源是什么?文章认为,这源于当前针对地方官员的综合政绩考核制度与不同层级政府机构职能不配套。综合政绩考核中最重要的两项指标是经济和社会指标,而两者是冲突任务,经济改革上要"去产能",社会保障上要保就业。"去产能"可能导致结构性失业,失业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面对冲突任务,地方政府官员会顾此失彼,维持现状是最优选择,这就是"懒政"的制度根源。因此,要解决"懒政"问题,必须减少基层政府官员承担任务的冲突程度。要从纵向政府机构改革入手,重新调整各个层级政府间的任务分工,将冲突严重的一类任务由基层市县政府交给中央和省级政府承担。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乔耀章  
本文从政府行政改革与国家行政和社会行政尤其是政党行政互动的视角 ,从8个方面回顾了我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历史进程 ,展望我国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合力趋势。认为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不够 ,政府行政改革的实践还要趋向于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 ,这就需要有政府行政改革的理论创新和政府行政改革实践的突破 ,为此必须进一步处理好5个方面的关系 ,使之形成政府行政改革的总合力系统 ,在进一步深化政府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政府制度。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本和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确立和企业改制工作的不断深入,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将会发展深刻地变化,政府职能的一系列内在机制也要发生相应的变革。即由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的传统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政府职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陈强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地方政府治理变革中扮演着十分活跃的角色。本文先概述理论研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西方经验对于我国的启示和借鉴。在此基础上,阐述我国现阶段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目的和意义,讨论评估主体多元化和公众参与,价值标准和指标体系设计问题,及数量工具的应用。最后,简要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及其不足之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胜祥  
文章基于政府与市场互动的分析框架,依据相关经验资料,系统回顾了改革开放以来中职招生制度不同时期的改革内容及其效果,在此基础上对即将全面推行的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作了初步探索。研究显示:早期(1988-2002年)中职招生制度改革的实质是"政府退出、市场跟进"的市场取向改革过程,最终使市场在中职生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很快出现市场失灵。接下来近十年(2002年至今)的改革,实质是政府为了纠正市场失灵而不断干预招生市场的过程,但由于政府干预措施与中职学校生存和发展目标相抵触,从而导致政府失灵。为此,新一轮中职招生制度改革要求政府尊重与引导市场理性,在此基础上选择能够促进政府与市场良性互动的短期...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群慧  
对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安置的两点忧思黄群慧政府机构改革作为我国市场经改革的重大举措无疑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经济学惯用的成本──收益思维方式出发,也就是说,政府机构改革的预期收益是巨大的。但这种巨大收益应是相对其改革成本而言的,能否降低...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从环  
社会中介组织是政府联系社会和企业的桥梁 ,也是社会自身发育成熟的重要标志。我国社会中介组织行政色彩太浓 ,缺乏应有的独立性 ;在实践中 ,社会中介组织缺乏专业化人才 ,似乎成了政府分流人员的“蓄水池” ;同时政府缺乏对它有效的监督 ,导致社会中介组织管理上的混乱。促进我国社会中介组织的健康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它与政府机构两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宁婷  
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取决于各级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成效。笔者指出了当前地方政府机构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简析政府改革的动因,阐释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和侧重点,结合诏安县案例,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做出可行性分析,以期对中国地方政府的改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亲培  
日本新一轮的中央政府机构改革的目的在于追求政治主导的行政运营、造就精干的小政府。它是以往行政改革积极成果的延续 ,它的成功进行有赖于日本政府的行政推进机制。此次改革对日本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红霞  
公共选择理论是将经济学的经济学交换模式、个人主义方法论和理性人假设运用到政治行为研究中,其独特性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具有一定借鉴意义。本文将在探讨公共选择理论历史渊源和具体内涵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国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现状,从而提出相应的意见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