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9)
2023(8958)
2022(7654)
2021(6882)
2020(5833)
2019(13078)
2018(13135)
2017(24460)
2016(13450)
2015(15518)
2014(15826)
2013(15044)
2012(14076)
2011(12843)
2010(13321)
2009(12691)
2008(12567)
2007(11703)
2006(10521)
2005(9996)
作者
(38505)
(32309)
(31915)
(30615)
(20402)
(15325)
(14804)
(12387)
(12029)
(11644)
(10930)
(10780)
(10630)
(10436)
(10311)
(9817)
(9551)
(9545)
(9500)
(9185)
(8365)
(7896)
(7826)
(7497)
(7364)
(7359)
(7086)
(7037)
(6556)
(6440)
学科
(47987)
经济(47888)
管理(42296)
(35543)
(30636)
企业(30636)
(20497)
贸易(20486)
(19900)
(17103)
方法(16793)
(16486)
中国(15679)
(13842)
数学(13088)
数学方法(12893)
业经(12526)
(12393)
金融(12386)
(12310)
(12263)
银行(12246)
(11814)
(10637)
理论(10349)
地方(9847)
体制(9228)
(9194)
财务(9158)
财务管理(9129)
机构
大学(192303)
学院(191679)
(80416)
经济(78549)
管理(67723)
研究(67285)
理学(56174)
理学院(55571)
管理学(54696)
管理学院(54333)
中国(53222)
(42738)
(41033)
科学(36789)
(33454)
(32446)
财经(31859)
中心(31350)
(29711)
研究所(29518)
(28563)
北京(25880)
(25342)
经济学(25064)
(24961)
业大(24948)
(24800)
师范(24686)
财经大学(23218)
农业(23106)
基金
项目(118232)
科学(92136)
研究(91676)
基金(84031)
(72170)
国家(71547)
科学基金(60419)
社会(57759)
社会科(54732)
社会科学(54723)
(46113)
教育(43016)
基金项目(42935)
(38558)
编号(38502)
自然(35918)
自然科(35073)
自然科学(35061)
资助(34522)
自然科学基金(34416)
成果(34351)
课题(27894)
(27630)
重点(26997)
(26943)
(25200)
(24769)
(24648)
国家社会(24009)
项目编号(23862)
期刊
(96245)
经济(96245)
研究(64297)
中国(46108)
(34950)
学报(28299)
(28083)
管理(27596)
教育(27252)
科学(24421)
(23235)
金融(23235)
大学(22416)
学学(20726)
农业(18251)
(17384)
国际(16837)
技术(16505)
财经(16208)
经济研究(15706)
业经(15345)
(14002)
问题(13893)
世界(10573)
图书(10000)
(9397)
(9250)
论坛(9250)
(9126)
理论(9019)
共检索到318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廖凡  
互惠原则是以WTO为核心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之一,强调成员国在关税减让及履行其他WTO义务方面的对等性和相互性。然而,由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实力方面的巨大差距,以及发达国家长期以来对多边贸易谈判议程的操控,广大发展中国家难以从形式上的“互惠”中真正获益。现有的作为互惠原则例外的特殊和差别待遇存在标准模糊、范围狭窄、缺乏约束力等缺陷,无法有效发挥确保实质公平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对互惠原则进行重新诠释,以“同级互惠”代替“一体互惠”,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更为公平、更有利于发展的多边贸易规则。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斌  韩润江  
互惠是人类合作关系的基石,国际贸易协定将之作为基本原则原因正在于此。在多边贸易体制中,互惠虽未得到明确界定,但却被公认与最惠国共同构成其两个基本原则,互惠是双边谈判的动因和策略,最惠国则是双边谈判成果多边化的实现机制。与最惠国的有条件性和无条件性相对应,互惠有特定和一般之分。由于一般互惠缺乏严格的减让对等和利益平衡,多边贸易体制始终是特定互惠和一般互惠的混合,并在对发达成员、发展中成员和"非市场经济"成员分别强调不同互惠待遇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三层结构。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郝荻  
美国贸易政策的"对等"诉求严重冲击并挤压了非互惠的理念和制度空间。为此,学界有必要进一步论证并夯实多边贸易体制中非互惠的法理基础。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非互惠既契合了国家经济主权、公平互利以及全球合作几项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还为塑造包容性发展理念、构建包容性发展格局创造了空间,推动了发展权基本理念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落实与完善。多边贸易体制中的非互惠还能够提升多边贸易规则治理的正当性,增进规则形成的民主化程度与规则输出的有效性,在化解WTO规则生成危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鉴于非互惠坚实的法理基础,WTO成员应强化非互惠在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法律地位,努力达成非互惠制度体系建设的共识,推动非互惠从贸易体制的边缘向核心区域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静波  
国际贸易是受政治因素影响最大的经济领域之一,GATT/WTO的规则和体系实际上也反映了这种经济与政治交织的复杂性。国家利益的驱动使得各国政府在贸易政策运用方面处于选择偏向自由贸易或贸易保护的“两难境地”。GATT/WTO在倡导贸易自由化、建设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过程中也不得不兼顾保障各国国家利益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以务实、折衷以及规则导向为特征的GATT/WTO理念,来支持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中渐进的但又是持续的贸易自由化取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一、定义与历史最惠国原则虽起源并主要适用在国际贸易领域,但历史演变使之早已越出这个范围,围绕贸易这个轴心辐射到国际运输(海陆空运)、外国侨民从事经商、设立机构的权利,历史上还包括领事的职能与特权,进而扩展到国际私法方面种种民事权利、国民待遇、外国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乃至1952年《难民地位公约》。要在这么广泛的背景上为最惠国原则下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定义,概括其性质、基本要素与特征,当然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再者,就表述最惠国规则的法律术语来说,从立论的不同需要与角度有各种说法。最常见和有法律准确性的是“最惠国待遇”和“最惠国条款”,其他诸如“最惠国地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赵维田  
三、关贸总协定的规则有了前述理论分析作背景,我们对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的规则就比较容易作出解说了。有些问题在上篇已顺便讨论过的,就不再重复。(一)第1条第1款释义总协定集中规定最惠国待遇的条款是第1条第1款。该款全文如下:“在对进出口或有关进出口而征收的、或者为进出口产品的国际支付转移而征收的关税及任何种税费方面,在征收这些税费的方法方面,在与进出口有关的所有规则与手续方面,以及在第3条第2款与第4款规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升起  
国家商务部的成立将国内贸易与国际贸易纳入统一管理,是中国贸易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贸易管理制度的这一重大创新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国内资源有效配置,提高我国农产品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贸易管理体制的创新对我国农产品生产经营一体化、国际化和现代化,对消除部门、地区利益冲突,对加快实施生态环境改善的"休养生息"策略,对构建有利的农产品国际贸易市场竞争条件等,都将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德祥  
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新阶段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王德祥战后,国际贸易体制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前者为战后初期到70年代初,以关贸总协定(GATT)为主导的多边贸易合作阶段,后者为70年代以来,多边合作逐渐衰弱、区域贸易集团逐步发展兴盛的阶段。当前,随着...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马艺榕  阮志群  
各国之间关于转基因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已成为当今国际贸易的新领域,由此带来的环境与贸易之间关系的大考验也逐步进入白热化阶段。起源于环境保护领域的风险预防原则在以W T O为代表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中的确存在着部分痕迹,但其地位仍不明确。风险预防原则要发展成为贸易领域的一项国际习惯法是具有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的,在WTO中以SPS协定第5.7条为代表的法律条款要明确发展成为风险预防原则也是具有的可行性与必然性的。如若风险预防原则在国际贸易领域能够迈出这样一步,对于环境与贸易之间种种问题的解决将有着深远的意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东艳  
国际贸易战略是一国根据本国的总体经济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发展情况、阶段特征、产业结构及生产要素情况,国际生产分工和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本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分工的模式、程度和方式,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实现方式及管理体制所进行的规划。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青龙  
从内涵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某种物品的产权在跨国转移中,发生于国际贸易过程,进而涉及生产和消费、经济和生态、今人和后人,使用一切资源要素的代价总和;从外延看,"国际贸易的全成本"是以国际贸易中的生产成本、交易成本、环境成本和代际成本等为子系统的动态开放系统。其中,使用劳动、资本、土地等传统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生产成本;使用制度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交易成本;使用生态环境要素的机会成本为环境成本;耗费"可持续性"要素的机会成本为代际成本。贸易理论和现实的发展表明,国际贸易的动因是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本质是比较成本优势,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同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差异。比较优势理论的"硬核"在于"比较之比较",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龙英锋  
国际税收体制与国际贸易体制发展的历史相互分开,互相独立,但根本目标一致,那就是减少、消除对国际商务活动的阻碍,促进资本、商品及人员的自由流动。然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上两者是不同的,国际税收体制是通过分配税收管辖权、减少和消除双重征税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体制是通过减少和消除关税及非关税壁垒来实现这一目标。国际贸易协议不能忽视税收问题,税收对国际贸易能产生扭曲性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自强  
互惠是利益和特权的相互让与,是两国之间确立起商务关系的一个基础。互惠原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总协定文本的前言中,对总协定的宗旨和目的,就明确规定缔约各国政府“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岐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总协定的互惠原则的规定,还可见诸于第二十八条附加的《关税谈判》第一款。该款规定:“缔约各国应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进行谈判,以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特别是降低那些使少量进口都受到阻碍的高关税,并在谈判中适当注意本协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