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778)
- 2023(5534)
- 2022(4654)
- 2021(4445)
- 2020(3746)
- 2019(8397)
- 2018(8509)
- 2017(15183)
- 2016(8758)
- 2015(9899)
- 2014(10373)
- 2013(9876)
- 2012(9032)
- 2011(8336)
- 2010(8495)
- 2009(8021)
- 2008(7862)
- 2007(7186)
- 2006(6504)
- 2005(5618)
- 学科
- 济(30072)
- 经济(30038)
- 管理(23495)
- 业(17464)
- 企(14247)
- 企业(14247)
- 方法(11854)
- 学(10301)
- 农(9311)
- 数学(8838)
- 数学方法(8653)
- 中国(8306)
- 理论(7994)
- 地方(7702)
- 资源(7464)
- 业经(7059)
- 制(7016)
- 和(6856)
- 农业(6383)
- 环境(6295)
- 财(6263)
- 体(6071)
- 土地(5538)
- 发(5021)
- 教育(4674)
- 划(4596)
- 银(4473)
- 银行(4453)
- 策(4398)
- 教学(4337)
- 机构
- 学院(125671)
- 大学(122719)
- 研究(46158)
- 管理(45995)
- 济(38729)
- 理学(38226)
- 理学院(37690)
- 经济(37464)
- 管理学(36825)
- 管理学院(36588)
- 中国(34152)
- 科学(33307)
- 京(28244)
- 农(26423)
- 所(24992)
- 研究所(23076)
- 业大(21620)
- 江(20979)
- 农业(20856)
- 中心(20805)
- 范(20335)
- 师范(20079)
- 财(19090)
- 北京(17872)
- 院(17577)
- 州(16993)
- 省(16732)
- 技术(16688)
- 师范大学(16025)
- 财经(14563)
- 基金
- 项目(86675)
- 科学(66135)
- 研究(61690)
- 基金(58945)
- 家(53734)
- 国家(53272)
- 科学基金(43773)
- 省(36661)
- 社会(35776)
- 社会科(33686)
- 社会科学(33671)
- 基金项目(31673)
- 划(30429)
- 自然(29401)
- 自然科(28487)
- 自然科学(28471)
- 教育(27954)
- 自然科学基金(27916)
- 编号(26330)
- 资助(24511)
- 成果(21338)
- 重点(20013)
- 发(19579)
- 课题(19127)
- 计划(17578)
- 部(17370)
- 创(16954)
- 科研(16278)
- 科技(16249)
- 创新(15852)
共检索到1913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高亚芳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黎志逸 赵云 程道品
本文以幸福感的基本内涵为出发点,着眼于幸福源头的两个方面,从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得以实现的三个层次把握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感的三元性,进而构建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评价体系。
关键词:
幸福 幸福感 旅游目的地居民幸福指数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勇 颜琪 陈小连
旅游目的地是低碳旅游发展必须依托的空间载体,在充分吸收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进行了解读,并从低碳旅游目的地核心理念以及其涵盖内容的角度出发,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由目标层、准则层、要素层和指标层所组成的低碳旅游目的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低碳旅游目的地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信章
中国旅游发展的路径一般都是按照资源开发建景点——土地开发建宾馆——市场开发建品牌——综合开发建目的地这一过程进行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属于这一进程的最后一环——旅游目的地建设。近年来,旅游公共服务日益受到各旅游目的地的重视,无疑与旅游业的逐渐成熟相关,也与各旅游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和平 冯学钢
文章从游客对气候、资源、需求感知等要素在时间维度的变化进行分析,构建游客出游季节性特征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在气候舒适度、资源禀赋、形象感知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四个城市,刻画其旅游季节性随时间变化的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蒋满元
从我国旅游业发展的现状上看,应该说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间内,国家级、省级的整体旅游营销任务还是有必要由政府及政府的相关部门来承担;毕竟单个的地区及企业在旅游促销时,所关注的主要还是推销他们自己的产品,难以顾及到整个地区整体旅游目标的实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东和
自驾车旅游是一种适应现代生活时尚的自助旅游方式,是一项集观光、健身、度假、休闲于一体的深层次旅游。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网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居民拥有私家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我国自驾车旅游呈现蓬勃的发展态势。为满足自驾车旅游的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赵安周 白凯 卫海燕
本文以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级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为案例地,构建了包括入境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商品的兴趣度、对旅游服务质量和对整体旅游环境氛围的评价的入境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旅游意象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运用极小极大离差法进行指标的筛选,并应用变异系数法进行指标权重的确定。将所采集的北京和上海的数据代入该评价体系进行计算后发现,上海的总得分高于北京。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周坤 王进 颜珂
旅游服务具有典型的公共性,良好的旅游公共服务供给依赖于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旅游产品供给的主体之一,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迅速,但是长期以来却缺乏学界的关注,是旅游城市理论研究的盲区。本文首次定义了亚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解析了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体系的构成和特点,对亚旅游目的地城市旅游公共服务系统的优化提出了针对性意见。
关键词:
亚旅游目的地城市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优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名俭,黄猛
文章首先解析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等概念,归纳出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三个层面构建了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最后将此体系应用于长江三峡旅游目的地空间结构体系的构成,分析了三峡工程给三峡区域旅游空间结构体系造成的影响和空间格局的演变,提出了旅游开发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空间结构体系 长江三峡
[期刊] 征信
[作者]
冯晓兵 马力强 刘群 冯琦 王芳
旅游信用体系建设是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优化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从政府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行业要素三个主体出发,构建目的地旅游信用评价体系,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对乐山市旅游信用度进行评价,发现乐山市旅游信用度总体评价不高,政府管理部门、当地社区居民、旅游行业要素与目的地旅游信用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当地社区居民对于目的地旅游信用的影响最大。为提高旅游目的地的旅游信用度,应强化政府服务意识,健全旅游信用评价机制,建立奖励惩罚机制,营造诚信旅游氛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京传 李天元
服务接触是指顾客与服务传递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过程,既包括顾客与服务人员之间的互动,也包括顾客与设施设备、服务环境以及其他顾客等所有可感知服务要素的接触。基于此,关注服务接触环节,并以其相关要求来制定服务规范、设置服务设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朝武 黄锐
在风险社会背景下,集群化旅游安全事件是旅游目的地安全管理面临的巨大挑战,但目前学界对于聚合化、群落化形态的旅游安全事件集群尚缺乏基本的概念界定和测度指标。研究对“集群”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并从本体论视角建立了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概念框架,同时基于多学科基础建构了目的地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测度体系。研究发现:(1)安全领域“事件集群”的产生依托于主体对象集聚的二元结构效应。(2)本体论的“实体-结构-属性-功能/作用”的理论结构为认知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概念框架提供了逻辑基础,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时空尺度和压力强度是构成事件集群概念框架的重要结构维度。(3)密度、重心、轮廓、多样性、集中性、演化性、压力、烈度、强度等多维指标构成了事件集群的综合测度系统。研究为科学认知旅游安全事件集群的本质内涵以及测度事件集群的内部结构特征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工具支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董建新
旅游目的地营销与旅游者的兴趣和态度高度相关。旅游目的地品牌建构已经成为旅游市场营销中的关键手段。就如何对旅游目的地进行品牌打造的相关研究在国内还刚刚起步,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形象构建来塑造旅游目的地品牌。
关键词:
旅游目的地 品牌塑造 形象构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永生 李莹莹
为科学合理地评价绿道资源,为绿道网的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包括资源条件、开发条件和利用条件等3个Ⅱ级指标以及欣赏价值、游憩特征、文化价值等9个Ⅲ级指标。并用该体系对安徽皖南片区绿道资源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片区绿道资源评价值均在3级以上,表明资源基础条件较好,旅游资源优良。规划最终形成"一主四支"的绿道布局结构。
关键词:
绿道资源 评价 指标体系 旅游功能 皖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