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71)
- 2023(5119)
- 2022(4279)
- 2021(4057)
- 2020(3355)
- 2019(7307)
- 2018(7312)
- 2017(13194)
- 2016(7489)
- 2015(8298)
- 2014(7617)
- 2013(7113)
- 2012(6482)
- 2011(5808)
- 2010(6093)
- 2009(5365)
- 2008(5398)
- 2007(5087)
- 2006(4445)
- 2005(3804)
- 学科
- 管理(24500)
- 济(23937)
- 经济(23926)
- 业(23325)
- 企(21062)
- 企业(21062)
- 技术(11451)
- 中国(9081)
- 方法(8979)
- 技术管理(8814)
- 理论(7486)
- 数学(7326)
- 数学方法(7210)
- 财(7047)
- 农(6558)
- 制(6551)
- 业经(6507)
- 教学(6099)
- 教育(5977)
- 产业(5860)
- 地方(5381)
- 学(5319)
- 银(5270)
- 银行(5252)
- 结构(5228)
- 行(5064)
- 体(4850)
- 融(4752)
- 金融(4751)
- 务(4363)
- 机构
- 学院(96203)
- 大学(92951)
- 济(37008)
- 经济(36192)
- 管理(35338)
- 研究(31693)
- 理学(30247)
- 理学院(29892)
- 管理学(29345)
- 管理学院(29144)
- 中国(22754)
- 京(19238)
- 科学(18987)
- 财(17297)
- 江(15669)
- 所(15356)
- 中心(14091)
- 研究所(13978)
- 农(13865)
- 技术(13656)
- 范(13617)
- 师范(13460)
- 财经(13442)
- 业大(13068)
- 州(12565)
- 经(12120)
- 院(12009)
- 北京(11960)
- 经济学(11584)
- 职业(11164)
- 基金
- 项目(64625)
- 科学(51195)
- 研究(50823)
- 基金(43694)
- 家(37609)
- 国家(37246)
- 科学基金(32425)
- 社会(31196)
- 社会科(29582)
- 社会科学(29571)
- 省(28638)
- 教育(25539)
- 基金项目(23084)
- 划(22935)
- 编号(21310)
- 自然(19306)
- 自然科(18913)
- 自然科学(18907)
- 自然科学基金(18575)
- 成果(17471)
- 创(17391)
- 资助(16879)
- 课题(16372)
- 创新(16358)
- 重点(15380)
- 发(14416)
- 部(13580)
- 年(13350)
- 项目编号(13194)
- 规划(12962)
共检索到146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克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陈希
教育思想观念的转变是教育改革的先导。清华大学通过全校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在一系列教育思想观念上取得了共识。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清华大学把教育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加速建立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骨干人才。为达此目标,清华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实践。
关键词:
高等教育创新 研究型大学 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郭玉梅
本文认为,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构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尽快在教学中建立以工学结合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实践教学从传统的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是高等职业教育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工学结合 实践教学体系 技能库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汤筱玙
智能时代社会生活形态的重塑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诉求,迫切呼唤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立足于时代特征和社会需求,本文从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评价机制和治理体制五个层面阐述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转型。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以前沿的认知科学规律为引领,以释放人机结合的分布式智能为目标,以多态多境跨域的课程体系为基础,以面向成长的发展性评估为导向,以开放弹性适应性的治理为保障,从而实现人才供给和需求的有机衔接、培养理念和过程的一体贯通、教育环节和要素的协同配合、育才价值和育人旨归的内在统一。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金土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层次上看属于高等教育,从类型上看属于职业教育,即国际通称的"技术与职业教育"。为了正确认识它的内涵特质,不妨以史为鉴。本文试图通过部分史实来表达如下两个基本观点:①高职教育必须"崇实",它以培养"实务性"人才为己任,在重视理论教学的同时,更注重理论的实际应用。一旦偏离这一特性就会导致事业的倒退。②在大部分产业领域,"实务性"人才主要包括"技术型"和"技能型"两大类,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宜单一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陆国栋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先进并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地指导我们的工作。国外高等教育界有很多先进的教学理念,但中国的大学与国外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国外的理念与做法,否则培养的学生不适应、老师不习惯、教学资源也不够,因此必须不断探索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路径,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有必要构建"六个协同"的人才培养体系,即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许爱军
"双师"工作室是在教师工作室的基础上,由企业专家和专业骨干教师合作组建的新型教师工作室。与传统的校内教师工作室相比,"双师"工作室具有与企业更接近、项目来源更充足、校企合作更深入、人才培养更高效等特点。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IT专业为例,探讨了"双师"工作室作为教学平台、科研平台、技术服务平台以及技能竞赛培育平台的具体实践。最后从历史沿革、实施保障和应用成效方面,总结了从教师工作室到"双师"工作室的建设启示。
关键词:
教师工作室 IT专业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吴中江 黄成亮
今天的中国正处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变革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时期:从注重增长速度向关注增长效益转变;从外需拉动型经济向内需驱动型经济转变;从重视技术引进向依靠自主创新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资源节约型转变;从注重产量提升向注重产业结构提升转变。"五个转变"对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在全社会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背景下,在继续加强学术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郎秋洪 周志翠
职业教育的实践性、应用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走产学结合之路,这在教育界早已达成共识。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国唯一一所邮政类高职院校,担负着向邮政企业基层输送高素质技能型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始终将密切校企结合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学院自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陈晓阳
华南农业大学以科学发展观为理论指导,把人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和根本动力,构建因人而异、分类培养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分类培养,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统一,个性发展和社会需求相统一,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目标,为终身教育奠定坚实的本科基础。多年改革实践,积累了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
关键词:
分类 多样化 人才培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徐坚成
上海经济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人才作支撑。本文从上海产业发展走向切入,直面上海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相适应的现实,揭示当前上海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借鉴国外人才培养的经验,提出建立适应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人才教育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粉莲 赵慧 王晓娟 李小明 袁晋锋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在引进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以旅游酒店业中、高级管理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新洛桑"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工学结合课程设置思想,构建以职业岗位发展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块,形成由酒店服务实务、酒店督导实务、酒店经理实务和企业实践构成的层次化课程体系;设置专业认识实习、酒店服务技能、企业实践、酒店管理技能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形成"SC-SMP"实践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瑶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2017年5月19日至20日,全国电子商务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常州召开高等职业教育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会议提出了高职"新商科"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倡议。商业、技术和人文愈发深层次融合的新商业时代,商业人才需要逐步构建起"计算思维""数据思维""交互思维""哲学思维""伦理思维"和"美学思维",这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以省现代职教体系试点项目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为抓手,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扎实开展专业调研,搜集一手资料和真实数据,切实把握本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明确就业岗位(群)和典型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莉 张圆圆 郭晓琴 赵彪
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关乎未来社会发展以及人才教育,所以,高校教改需要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出发,基于“专业—创新—竞赛”环节,实现材料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螺旋提升式“育人”目标,大力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