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69)
2023(6553)
2022(5405)
2021(4775)
2020(3877)
2019(8483)
2018(8233)
2017(15791)
2016(8207)
2015(9254)
2014(9342)
2013(9382)
2012(8945)
2011(8530)
2010(8798)
2009(8130)
2008(7568)
2007(6944)
2006(6353)
2005(5715)
作者
(24615)
(20942)
(20714)
(19733)
(13246)
(9808)
(9411)
(8083)
(7852)
(7270)
(7252)
(6903)
(6834)
(6641)
(6406)
(6384)
(6244)
(6066)
(5896)
(5738)
(5411)
(5024)
(4980)
(4797)
(4766)
(4590)
(4514)
(4310)
(4253)
(4088)
学科
(62708)
经济(62672)
管理(21046)
地方(19350)
方法(15712)
(14889)
数学(13926)
地方经济(13867)
数学方法(13835)
中国(12646)
(11339)
企业(11339)
(10477)
业经(10456)
(9642)
环境(8126)
(7501)
金融(7499)
(7340)
经济学(7134)
(7100)
农业(6849)
(6711)
(6598)
(6456)
贸易(6449)
产业(6357)
(6048)
(6035)
(5937)
机构
学院(126102)
大学(124490)
(63524)
经济(62329)
研究(49669)
管理(44295)
理学(37325)
理学院(36837)
管理学(36316)
中国(36243)
管理学院(36072)
科学(28155)
(25419)
(25373)
(25213)
研究所(22749)
中心(21687)
经济学(20753)
财经(19891)
(19426)
经济学院(18264)
(17860)
(17814)
(17715)
(17272)
师范(17144)
北京(16193)
(15602)
科学院(15543)
业大(15217)
基金
项目(80779)
科学(63889)
研究(61466)
基金(57522)
(49643)
国家(49272)
科学基金(41783)
社会(40816)
社会科(38758)
社会科学(38748)
(31978)
基金项目(29928)
教育(27311)
(26504)
编号(24747)
自然(23982)
自然科(23352)
自然科学(23347)
自然科学基金(22876)
资助(22680)
成果(20477)
(20092)
重点(18861)
课题(17877)
国家社会(17565)
(17370)
发展(16895)
(16653)
(16465)
创新(15553)
期刊
(80531)
经济(80531)
研究(41828)
中国(26468)
(18328)
管理(17963)
(16567)
学报(15953)
科学(15928)
经济研究(13774)
技术(13143)
教育(12900)
大学(12184)
(12068)
金融(12068)
学学(11597)
农业(11255)
业经(10703)
财经(10512)
问题(9825)
(9341)
技术经济(7842)
世界(7659)
统计(7451)
(7372)
国际(7288)
(6779)
经济问题(6555)
资源(6398)
(6343)
共检索到203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高志刚  
近年来中亚及周边各国经济上采取全方位开放政策,面对这一次区域经济集团化态势,新疆应与中亚国家建立高层次区域经济合作平台,最终建立包括新疆在内的中亚次区域经济圈。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兰凤  安尼瓦尔·阿木提  
新疆具有发展同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得天独厚的条件,是我国开展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窗口和前沿。本文以经济全球化为视角,就我国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方面的几个现实问题加以评述,以期为推进新疆与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高常水  于源  
在当前的国际社会重新洗牌之际,中国新疆地位凸显,新疆成为中国拓展国际空间的重要节点和战略突围点。未来中国应立足新疆,努力建设国际级大城市,设立中亚区域合作机构总部,打造中亚次区域经济圈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秦放鸣  张力民  毕燕茹  
本文通过对中国与中亚国家双边的投资现状分析,总结了双边投资的特点。对影响中国对中亚投资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投资合作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煊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机制(CAREC)的宗旨是以合作谋发展,通过促进交通运输、贸易、能源和其他重要领域的区域合作,促进成员国经济社会发展,减少贫困。其长远愿景是"好邻居、好伙伴、好前景"。以建立区域基础设施网络、促进贸易和投资、提供区域化公共产品、加强知识传播和能力建设为四大支柱。采取"两个结构层次"的工作方法,第一层次活动包括交通、贸易、能源等核心领域,第二层次活动包括人力发展、农业、环境、旅游等新领域。工作机制包括部长会、高官会和各行业协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蔡鹏鸿  
80年代中期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间关系开始出现新的互动现象,相互依赖理论发现,新型的国家间关系已使相互之间的存在“不能缺少对方”,这对国际关系的权力分配和行为体能力的发挥具有新的意义。东亚地区的现行格局是特定时代国际斗争或权力争夺的产物。90年代后期以来广泛兴起的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尽管大多处于较低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阶段,但是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政治效应正在悄悄地发生作用。东亚国际关系和格局正是在次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和相互依赖日趋紧密背景下发生着潜在变化。东亚格局中各行为体及其各自内部,在多边互动中为确保自己利益而发掘拓展行动的能力。东亚国际格局处于变动和重组的前夜。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卢国正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中国和亚洲国家经济造成明显的影响,但亚洲国家经济的基本面没有受到破坏。金融危机加快了中国等国经济进入调整期,为亚洲各国经济的可持续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志刚  
在阐述世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和新疆面临的中亚国家次区域经济集团化压力的基础上,分析了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的有利条件,提出了新疆可采取的三种模式即“增长三角”模式、“跨国经济合作开发区”模式和“边境自由贸易区”模式,最后提出了新疆参与中亚次区域经济集团的对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孙文娟  安尼瓦尔·阿木提  
我国西部地区如何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历史机遇,利用自身的地缘、人文等优势,结合中亚国家的利益需求,积极参与和推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实现中国经济的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分析,提出了我国西部在参与中亚经济合作过程中的战略选择。一方面要利用西部地区自身的优势,抓住东部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会,主动被国内发达地区和企业整合,最大限度优化自身的经济结构,然后再利用被整合的经济架构主动去整合中亚地区市场,结合中亚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需要,努力提升我国西部开放水平,扩大与中亚地区的经贸合作。同时还...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豫新  倪超军  
自古以来,新疆在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中处于特别重要的位置。无论是从地缘政治角度考虑,还是从地缘经济角度考虑,新疆与中南亚区域经济整合趋势是不可避免的。环新疆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明确了中国新疆参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必然性和可行性。可以预见,21世纪的新疆将成为沟通中国与中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的中介纽带,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循环与协作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成为欧亚大陆的又一国际经贸中心,从而为"大中华经济圈"在世界东方的崛起做出历史性的贡献。本文在环新疆经济圈概念背景下,深入分析了新疆在中国与中南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许慧萍  
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通道是中国从中亚进口资源与向西方进行加工产品出口的必经之地,CAREC通道有6条国际运输通道,这6条通道运输性能的高低也就直接决定了丝绸之路是否通畅。通过建立时间-距离-成本调查表与ExCEl的TCD模板,计算这6条走廊具体的4类物流贸易便利化的指标,寻找到跨国运输的瓶颈,为解决跨国运输相关问题指明方向。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经济圈"是指从地域的自然资源、经济技术条件和区位特点出发,通过位于该地域的不同行政区域或不同国别的经济合作,形成某种具有内在联系的地域性产业配置与经济相互依存关系,逐渐发展成为某种特定意义上的经济共同体。中国把长期坚持的睦邻友好外交政策引入经济领域,与周边国家开展次区域经济合作并构建"经济圈",为世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卢漪  贺友华  汤健  
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应该是宽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合作、能源与水力资源开发合作、贸易与投资合作、人力资源开发合作、旅游合作、信息通讯合作、农业合作、环境保护合作、禁毒合作和科技文化合作等。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施本植  
一、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 几个毗邻国家间的合作还是几国毗 邻地区之间的合作 澜沧江——湄公河是同一条国际河流的两段。它发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流经云南后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和越南五国,最后在越南胡志明市注入南海。该国际河流的中国境内段被称为澜沧江,出中国境后称湄公河。近来年,湄公河流域国家次区域经济合作问题已开始起步并引起人们的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