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84)
2023(8546)
2022(7185)
2021(6490)
2020(5515)
2019(12515)
2018(12724)
2017(22047)
2016(11974)
2015(13581)
2014(13807)
2013(13197)
2012(12415)
2011(11761)
2010(11988)
2009(11224)
2008(10660)
2007(9655)
2006(8731)
2005(7973)
作者
(36507)
(30771)
(30754)
(29038)
(19586)
(14343)
(13872)
(12059)
(11634)
(10844)
(10705)
(10219)
(10087)
(9873)
(9566)
(9404)
(9175)
(8950)
(8767)
(8564)
(7982)
(7605)
(7498)
(7132)
(7013)
(6776)
(6704)
(6529)
(6384)
(6123)
学科
(73106)
经济(73049)
管理(33572)
方法(26142)
(25698)
数学(23320)
数学方法(22951)
(21724)
企业(21724)
地方(18132)
中国(15685)
(14477)
地方经济(12902)
业经(12587)
(11603)
理论(10523)
(10365)
(9951)
(9170)
金融(9163)
(9148)
(8844)
环境(8568)
(8460)
银行(8441)
(8214)
(8029)
贸易(8025)
经济学(7745)
(7662)
机构
大学(180142)
学院(179778)
(80148)
经济(78529)
管理(65824)
研究(65370)
理学(56095)
理学院(55441)
管理学(54103)
管理学院(53759)
中国(47844)
科学(39310)
(37786)
(34501)
(33202)
研究所(30159)
中心(29032)
(27844)
(27701)
财经(27173)
经济学(25501)
业大(25071)
(24537)
北京(23985)
(23900)
师范(23632)
(23606)
经济学院(22454)
(21931)
农业(21630)
基金
项目(117571)
科学(92398)
研究(85576)
基金(84543)
(74075)
国家(73529)
科学基金(62546)
社会(55153)
社会科(52190)
社会科学(52176)
(47009)
基金项目(43214)
教育(40132)
自然(39283)
(38888)
自然科(38445)
自然科学(38434)
自然科学基金(37702)
资助(35515)
编号(34416)
成果(28800)
重点(26838)
(26006)
(25192)
课题(24977)
(24108)
国家社会(23128)
创新(22562)
科研(21912)
教育部(21842)
期刊
(95551)
经济(95551)
研究(55312)
中国(38532)
学报(28718)
管理(26744)
(25632)
科学(25252)
(25162)
教育(21724)
大学(21509)
学学(20290)
技术(18400)
经济研究(16906)
农业(16803)
(15361)
金融(15361)
财经(14303)
业经(13549)
统计(12543)
(12503)
问题(11716)
(11117)
技术经济(10716)
决策(10128)
图书(9592)
(8536)
(8501)
世界(8309)
商业(8218)
共检索到280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于海峰  王方方  
党的十九大将十八大提出的"加快形成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升到"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新高度,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的对外开放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基于对新时代世界开放型经济格局特征的把握,特别是对十九大精神与经济网络化内在关联的认识,在梳理国内外开放型经济理论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商贸、区域和政府网络三个维度,阐述了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逻辑思路、框架体系与发展路径,以及构建新时代开放型经济网络体系、形成多元平衡开放新格局的战略意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倪外  
世界经济在“逆全球化”趋势中形成北美、欧盟及东亚三大区域性经济体系,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自由贸易区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贸易体系演进并倒逼内部改革。我国不同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持续稳步地推进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新时代以自贸试验区为核心的三层自由贸易区网络体系构建了我国对外开放双循环发展基础。习近平新时代对外经济开放体系在战略布局、“一带一路”倡议、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领域系统构建,相关重要论述和战略实践开创了我国对外经济开放新格局。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俊夫  林勇  
文章根据内陆开放经济发展的特征和内涵,构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要求的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可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科学评价提供支持。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巍  陈万灵  
广州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需要确立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全方位制度性开放战略,推进贸易投资双向开放和内外联动,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民营企业,发挥区位先发优势拓展国内国际开放空间,发挥开放载体的集约功能和创新功能,以及推进南沙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姜巍  陈万灵  
广州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系,需要确立以市场化为基础的全方位制度性开放战略,推进贸易投资双向开放和内外联动,形成先进制造业与现代高端服务业双轮驱动,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民营企业,发挥区位先发优势拓展国内国际开放空间,发挥开放载体的集约功能和创新功能,以及推进南沙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开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殿昆  
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和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大、中城市的流通中心作用愈益突出,建立城市经济区的流通网络体系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议题。流通是连续的交换,或从总体上看的交换。文中“流通”一词的含义是广义的(经济学界称为“大流通”),其主体包括全民、集体、个体以及联合体等各种所有制形式的交易者、经营者;客体包括我国宪法允许作为商品交换的有形(如生产资料、生活资料)或无形(如信息、劳务)产品。文中“流通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晓波  
在信息化网络全覆盖的新环境下,物流网络的优化是促进物流产业深化改革的重要途径,同时是推动农业产业经济全面提升的核心动力。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过程中,主要是围绕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开展工作,对此农产品物流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扶持下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在农产品物流网络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着问题。基于此,本文根据现阶段我国农村物流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保障我国农村物流发展模式有效实施的政策建议,为地方政府规划农村物流发展及完善相关管理政策提供借鉴。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晓生  
城市CBD是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每个城市CBD均以不同的能级与网络中其他城市CBD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得全球城市CBD逐渐形成有层级的网络结构。实践证明,全球城市CBD网络化的整体运行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分析构建我国城市CBD网络体系的背景,探讨城市CBD网络体系的演进过程和基本结构,结合我国目前城市CBD网络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韩晓生  
城市CBD是城市经济与区域经济、特别是全球经济的相互联系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每个城市CBD均以不同的能级与网络中其他城市CBD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使得全球城市CBD逐渐形成有层级的网络结构。实践证明,全球城市CBD网络化的整体运行已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推动力。本文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下,分析构建我国城市CBD网络体系的背景,探讨城市CBD网络体系的演进过程和基本结构,结合我国目前城市CBD网络发展的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戴翔  
党的十八大以来,伴随全球经济格局发生的巨大变化,现行国际经济体系已经出现诸多不适应性,亟待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新的引领理念、以"开放"为基本导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为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指明了方向,必将在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发挥重要的时代价值。适应国际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是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的基本理论逻辑。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在经济全球化发展新阶段需要有新的战略定位和目标,其具体实现路径是走"和平稳定""合作共赢""共建共享""包容联动"的开放发展之路。实践中,中国表现出了大国担当和责任,已经走在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的实践道路上,并仍将不遗余力地为构建开放型国际经济新体系贡献中国力量。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亮  王英  
在详细阐述开放型经济内涵的基础上,从开放基础、开放规模、开放结构和开放效益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24个指标的区域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囊括了前人研究的大部分成果,并主要在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质量与效益方面进行了补充与拓展研究。以东部沿海开放程度较高的七省市为例,运用改进的熵值法测度2010年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并排序,结果显示,七省市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从高到低依次是:上海、广东、江苏、北京、浙江、福建和山东,印证了该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与实用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少斌  曾大斌  纪荣信  
新形势下高校党建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文章就如何构建高校服务型党组织提出了若干措施:夯实基础,构建学院党组织服务体系;抢占阵地,构建学生社区党组织服务体系;整合资源,构建党政机关党组织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构建后勤党组织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健  
本文认为,当前港口成为福建物流的中心节点,港口物流是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要素整合、协调和优化的重要途径,构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港口物流网络体系对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福建省沿海主要港口进行了宏观规划层次分析,根据各个港口与城市的关系、港口特征,将福州港和厦门港定位为主枢纽港(第一层次),泉州港和湄洲湾港定位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第二层次),漳州港和宁德港定位为地方性中小港口(第三层次),构建了一个以主枢纽港为骨干,区域性重要港口为辅助,地方中小港口为补充的层次分明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港口物流网络体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徐杰  鞠颂东  
本文认为,城市物流与城市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城市物流的发展需要物流网络体系的支撑。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城市工商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强城市竞争力的需要,是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产业集约式发展的需要。城市物流网络体系的构建对改善城市乃至周边地区综合投资环境,完善服务功能,降低地区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文章提出,构建城市物流网络体系,要合理规划物流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促进物流节点之间的协调运作和有序竞争,加强物流信息网络系统建设,加强组织协调工作,以促进城市物流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使企业之间协调运作、有序竞争,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卫东  
以科技中介机构在创新网络中的信息中枢地位为基点,从不同逻辑构建以科技中介为核心的网络体系。首先,以技术交易的时间顺序为逻辑,从目标层、技术输出层、技术中介层、技术服务层、技术采纳层等不同环节构筑科技服务中介服务体系;其次,基于空间逻辑,构建跨地域、跨行业,以科技中介机构有效结盟为主要特色的科技中介服务网络体系;最后,结合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的构成要素,构建基于内容逻辑的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