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8)
2023(9946)
2022(8771)
2021(8444)
2020(7085)
2019(16417)
2018(16697)
2017(31881)
2016(17902)
2015(20507)
2014(20604)
2013(19724)
2012(17699)
2011(15779)
2010(15681)
2009(14031)
2008(13557)
2007(11869)
2006(10230)
2005(8554)
作者
(49145)
(40659)
(40536)
(38463)
(25881)
(19490)
(18450)
(16160)
(15473)
(14581)
(14071)
(13418)
(12666)
(12577)
(12512)
(12417)
(12229)
(12082)
(11547)
(11528)
(10097)
(9851)
(9748)
(9324)
(9214)
(9040)
(8982)
(8920)
(8200)
(8124)
学科
(62561)
经济(62493)
管理(50342)
(44349)
(37680)
企业(37680)
方法(30937)
数学(26564)
数学方法(26253)
中国(16992)
(16721)
(15475)
(14962)
业经(14215)
地方(13308)
理论(12742)
教育(11931)
(11543)
(11024)
农业(10958)
(10479)
贸易(10474)
环境(10435)
技术(10396)
(10145)
(9972)
财务(9907)
财务管理(9884)
企业财务(9344)
(9128)
机构
大学(242143)
学院(238907)
管理(97518)
(85892)
理学(85083)
理学院(84166)
经济(83669)
管理学(82597)
管理学院(82194)
研究(74633)
中国(53482)
(51307)
科学(48815)
(38801)
业大(36902)
(36457)
(35814)
中心(34324)
(33841)
(33652)
研究所(33630)
师范(33566)
北京(32272)
财经(31435)
(28544)
(28524)
农业(28015)
(27511)
师范大学(26659)
技术(26559)
基金
项目(169982)
科学(132404)
研究(127737)
基金(120012)
(103201)
国家(102281)
科学基金(88229)
社会(76583)
社会科(72361)
社会科学(72340)
(68184)
基金项目(64875)
教育(59924)
自然(57749)
(56784)
自然科(56359)
自然科学(56349)
自然科学基金(55292)
编号(54625)
资助(49081)
成果(45144)
课题(37474)
重点(37346)
(36581)
(35560)
(35497)
项目编号(34247)
创新(32891)
科研(32432)
大学(32415)
期刊
(90528)
经济(90528)
研究(67961)
中国(45494)
学报(37723)
教育(36262)
管理(34166)
科学(33479)
(31998)
大学(28578)
(28517)
学学(25785)
农业(23070)
技术(21266)
图书(19129)
(15895)
金融(15895)
业经(15601)
财经(13971)
经济研究(13692)
书馆(12816)
图书馆(12816)
理论(12705)
科技(12496)
情报(12494)
实践(12036)
(12036)
(11731)
(11573)
问题(11465)
共检索到3373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孔祥金  赵明杰  刘薇薇  闻德亮  
目前,我国的医学人文研究"学术化"倾向严重,对政府政策和社会管理贡献率低,新型高校智库建设将为医学人文研究提供新的进路。以医学人文研究为主要任务的新型高校智库的主要特征有:"向上服务"与"向下服务"相结合、政策基础理论与回顾性评价研究相结合、医学人文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专题研究与综合研究相结合、政策服务研究与医学人文培训相结合、普适的医学人文思想与中国文化相结合。建设对策主要包括:建立专门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智库型"研究队伍建设,确立智库性医学人文研究模式,组建医学人文协同研究机构,加强服务于智库性医学人文研究机构的研究基地建设,医学人文研究要融入中国文化元素,政府加大经济投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应峻   王钰琛   金淑霏   赵宇翔  
医学图书馆是汇集医学信息资源、提供医学信息服务和传播医学知识的中心,有望在面向健康中国战略、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健康智库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目前学界对医学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的探索尚在起步阶段,相关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系统梳理。首先,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和案例梳理总结图书馆与智库建设、医学图书馆参与智库建设的现状,并从推动面向健康中国的新型智库建设、赋能医学科技创新与医学科普行动、促进医学图书馆数字化转型与业务创新三个角度阐释了医学图书馆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价值前景;其次通过深度访谈,从行动路径和发展过程两个维度分析医学图书馆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主流模式,包括“战略驱动+品牌转型”“机构重组+精准循证”“协同创新+业务拓展”三种,纵向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在智库活动起点发挥信息资源保障作用,在智库活动前端发挥情报支撑作用,参与智库建设全过程中的核心活动。再次,从动机障碍、机会约束、能力瓶颈三个层面剖析了医学图书馆参与新型智库建设实践中的挑战。最后对医学图书馆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未来发展提出若干建议。图2。表5。参考文献49。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金姗姗  
在顶层设计的引领驱动下,高校智库在智库潮中渐趋鼎足之势。但高校智库同质化程度高、发展不均衡;研究成果转化难、贡献率低;影响力也不高,影响渠道又较为单一。为突破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的困局,应构建一整套完备的高校智库评价体系。科学的智库评价能明确标准,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指挥棒";能汇聚信息,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听诊器";能改进效能,是新型高校智库建设的"过筛网"。在新型高校智库构建过程中,以下几点尤为关键:在评价标准上,注重结果评价和系统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内容上,注重投入评价与产出评价相结合;在评价对象上,注重机构评价与项目评价相结合;在评价主体上,注重同行评价与社会评价相结合;在评价方法上...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林素仙  何义珠  
[目的/意义]高校人文社科成果转化是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繁荣和发展创新的需要,对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的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分析我国人文社科成果转化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原因。[结果/结论]从目标诉求一致性和成果价值一致性的角度,对智库介入高校社科成果转化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智库与高校社科成果转化的深度协同和广度协同方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付来  
2014年以来,为响应国家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号召,中国人民大学通过体制创新、战略重构和资源整合,在高校新型智库建设方面进行了深入改革和积极探索,构建了智库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高校智库建设,既面临重大机遇、挑战又很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日新  杨松青  李韵婷  
[目的/意义]基于区域智库特点,探索建立一套客观评级指标评价高校智库影响力并探索不同类别智库影响力差异机理,以引导不同高校智库更好地在决策咨询、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作用。[方法/过程]使用广州58家高校人文社科智库作为样本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2014年的智库影响力按照得到的评估体系进行评分,并利用非参数检验对智库异质性和影响力的关系进行考察。[结果/结论]高校智库的学术方面影响力比决策影响力大,学术影响力可以细分为省域影响力和国家层面影响力;进一步研究发现,依托高校、批准部门、成立时间和依托学科等异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鑫  吴珊燕  
智库作为知识型组织机构,有效的知识管理对其十分重要,也是产生建设性研究结果的保障,智库知识库可以看作是机构知识库的一种特殊形式。文章通过对两个知名的智库RAND和SWP的知识库的分析研究,提出了智库知识库构建的通用流程,并针对智库研究活动全球化的挑战,提出智库知识库联盟发展的策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通  闫天生  马少华  梁海龙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胸外科根据外科学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初步探索和实践,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外科学教师应积极提高自身的人文修养,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外科学教学实践中,培养医学生的人文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培养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岗位胜任能力,培养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丰庆  任保平  白晓  
经过十余年建设和发展,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已实现建设目标,堪称本领域的"学术高峰、人才洼地、交流窗口",但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要求还存在差距。高校重点研究基地应做好顶层设计,整合优质资源,形成集成优势,完善分类评价,突出研究特色,提升社会服务影响力,加快向新型智库转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锋  
一流学科蕴育和支撑一流的智库建设,一流的智库促进和引领一流学科发展,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体制惯性和制度缺陷,当前我国高校一流学科与新型智库建设呈现出"各自为政""一实一虚"现象,严重制约了高校学科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应当从强化外部约束与实施综合改革着手,加快建设高校一流学科与新型智库建设的战略协同机制、制度联动机制、综合发展机制,并通过二者的强关联互动、协同式发展,为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双一流"战略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体制机制基础。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费晶  
高校图书馆的智库化发展为其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知识服务提供了基础,业界对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也开展了诸多研究,为高校图书馆的面向新型智库建设服务提供了理论基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和新型智库建设的内在要求,则为高校图书馆的智库服务提出新要求,开展知识支撑、知识咨询、知识传播、知识评价服务成为高校图书馆面向新型智库建设的新的知识服务增长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张东刚就有关问题做出了详尽解读。《教育与职业》:近年来,智库逐渐成为一个社会关注的话题,能简单介绍下《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出台的背景和过程吗?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韦好  
智库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智库尚处于发展壮大阶段,无论在质还是量上都取得长足进步。然而在门类众多、综合实力与专业实力参差不齐的智库中仍缺乏专业的战略智库。在诸多领域缺乏国家战略以及鲜有战略型智库的背景下,需要专业的战略型智库扮演政府高层"大脑"角色。构建国家新型战略智库是从战略安全角度出发,为政府决策提供可靠、科学的决策咨询。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爱华  蔡宏  蔡越蠡  
[目的 /意义]从图书馆员的视角,研究新信息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建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过程]采用图表形式,以吉林特色新型智库为例,对高校智库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高校图书馆智库能力的内涵与外延,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智库建设中,具备提供、整合、深度挖掘文献资源,撰写信息分析报告,学科评估等能力。[结果 /结论]证实高校图书馆有建设智库的能力,同时,在建设中应遵循智库建设原则,讲究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姚莉  汪锋  
自1999年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人文社科基地)建设计划实施以来,我国已先后建立了151个人文社科基地,其主要战略意图是依托高校已有的国家级重点学科,培养和建设一批具有明显科研优势和特色,参与重大决策能力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人文社会科学"国家队",使其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这些研究基地的功能定位与组织架构来看,具有"准智库"的特征。但是,由于受长期以来"学术本位"的科研评价体系影响,这些基地的社会责任履行与时代发展的内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