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78)
2023(10391)
2022(8824)
2021(8194)
2020(6616)
2019(14342)
2018(13977)
2017(25534)
2016(13624)
2015(14998)
2014(14341)
2013(13428)
2012(12359)
2011(11109)
2010(11663)
2009(10577)
2008(10469)
2007(9897)
2006(8903)
2005(8035)
作者
(36713)
(30770)
(30671)
(28835)
(19627)
(14854)
(13785)
(11728)
(11589)
(10949)
(10515)
(10367)
(10011)
(9765)
(9570)
(9451)
(9075)
(8901)
(8900)
(8653)
(7735)
(7451)
(7198)
(7115)
(6897)
(6866)
(6802)
(6792)
(6080)
(6038)
学科
(52883)
经济(52828)
(44813)
管理(44057)
(38752)
企业(38752)
技术(18312)
中国(18126)
地方(17114)
(15904)
方法(15567)
业经(13942)
技术管理(12392)
数学(12185)
数学方法(11976)
(11790)
(11481)
农业(10763)
(10390)
银行(10383)
(10098)
(10030)
地方经济(9762)
(9632)
金融(9629)
(9582)
理论(9504)
(8942)
(8766)
(8448)
机构
学院(183996)
大学(181501)
(73373)
管理(72509)
经济(71571)
研究(63723)
理学(61467)
理学院(60640)
管理学(59724)
管理学院(59328)
中国(48569)
(38764)
科学(38011)
(34124)
(30869)
(30311)
中心(30072)
(27340)
研究所(27293)
师范(27163)
财经(26203)
(24828)
(24343)
北京(24343)
(24096)
(23535)
业大(22575)
师范大学(21706)
经济学(21087)
技术(20994)
基金
项目(123477)
科学(100480)
研究(95215)
基金(88509)
(77143)
国家(76064)
科学基金(66498)
社会(61714)
社会科(58586)
社会科学(58570)
(50835)
基金项目(47154)
教育(43479)
(42141)
自然(40737)
自然科(39865)
自然科学(39854)
自然科学基金(39133)
编号(38862)
资助(32836)
(31814)
成果(31770)
创新(28650)
(28418)
课题(28166)
重点(28049)
(25879)
国家社会(25555)
项目编号(23844)
规划(23710)
期刊
(88845)
经济(88845)
研究(57858)
中国(45251)
管理(31266)
教育(28065)
(25842)
科学(25187)
(22905)
学报(22897)
(18535)
金融(18535)
大学(17969)
技术(17871)
学学(16324)
业经(15435)
农业(15353)
经济研究(13368)
科技(13143)
财经(12351)
(11735)
论坛(11735)
图书(11703)
(10801)
问题(10736)
技术经济(9793)
(9245)
现代(9096)
(8989)
商业(8702)
共检索到2925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业强  胡浩  
首先简要评述了区域科技创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而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地区差异、影响因子及其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分级构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网络体系,积极打造新型国家区域科技创新空间格局。进而通过差别化的区域科技创新引导政策,实施不同的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战略,重视多元创新驱动环境的培育,提高科技创新低值区域的科技扶持和相关政策、资金、人事的支持力度,缩小区域间科技创新驱动能力的地域差异,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更多支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叶良均  徐飞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是近年来较受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在分析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意义、特征及其功能的基础上,探讨了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区域中心的有关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辜胜阻  洪群联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在于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国家创新体系。本文从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院所、中介机构以及创新载体高新区产业集群出发,阐述了各自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定位及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克俊  
创新是高新科技园区的本质特征。我国高新区发展新阶段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赋予高新区的历史使命,是高新区"二次创业"进一步提升竞争力的需要。本文在提出国家高新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基本思路的基础上,指出了重要途径是整合创新资源,关键是培育创新型企业,重要抓手是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战略工程,而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则是不可缺少的环境支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兴文  
科技人才战略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和科技人才的创新素质入手,分析了科技人才对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科技人才政策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与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于喆  张铭慎  郑腾飞  
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重构科技创新领域的治理机制,是攻克"卡脖子"等科技难关、实现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的重要举措。构建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既要提升市场增进能力,以弹性的方式满足不断增长的创新发展需求,又要提升控制动员能力,以创新的方式获得跨域解决方案,并实现效率的优化和竞争能力的提升。围绕建立组织更灵活、协调更顺畅、管理更高效、决策更科学的体系架构这一主线,按照"建构—协调—管理—评估"流程式逻辑,对组织模式、协调模式、管理流程和评价标准做出适当改变,推动广泛的网络接入、普遍的资源共享、快速可测量的评估标准,实现效率的提升、成本的降低、安全性的增强,适应不断快速变化的外在环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烈军  
本文认为,建立国家级区域性人才市场新体制,现阶段主要是构建框架。首先,要确立市场的生存方式,弄清楚市场是不是一个独立的组织,是什么性质和类型的组织,以及建立起新型的内部管理体制和动力机制;其次,要建立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从体制上为扩大市场辐射能力奠定基础,明确市场的组织形式;最后,要理顺市场与几个主要外部相关组织的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天佐  
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是反映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程度和检验衡量一个地区或国家科技资源投入产出效能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体系的视角,分析了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大幅度增加政府科技投入,加强政府部门间沟通协调,注重整体性制度设计,选择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科技创新活动产业化能力建设综合试验示范区等基本思路。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巫建国  王华  
区域发展战略与转向是国家发展战略与转型的基础。我国区域开发具有典型的“转型期”区域开发的特点,已由重在“改革开放”的探索到重在追求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我国区域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世界区域发展的五大趋势,我国政府应在区域发展中重点把握区域发展的基本原则,遵循区域发展的客观规律,实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经济非均衡发展,建立有实质意义的大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将区域分工纳入国家战略,并加强对外开放的客观调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滕飞  
东北地区拥有较为深厚的创新基础,但目前面临人才大量流失、研发投入不足、企业创新引领作用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东北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在新形势下,东北地区应在人才、企业主体、协同创新、市场对接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发展,努力提高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海波  张瑾  刘洁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提升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提出了提升江苏省区域创新能力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周利梅  王珍珍  
“双碳”目标是我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以及推动构建生态共同体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双碳”目标离不开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可以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战略支撑作用。本文从科技创新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科技创新对各地区“双碳”目标实现的战略价值作用,以及当前我国各地区在依托科技创新推动“双碳”目标实现所取得的成效,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双碳”目标下区域科技创新政策的难点和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宏愚  
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并对其配置分析提出若干新的理性思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双杰  白玉莹  
根据2011-2014年科技部《国家重点科技基础条件资源调查表》以及国家统计年鉴数据,首先,使用赫芬达尔指数定量描述了利用国家重点科技资源进行创新活动的非均衡性。其次,使用网络DEA方法,实证分析了2012-2014年中国(内地)各省份国家重点科技资源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研究表明,国家重点科技资源对区域创新发展的支撑作用不仅取决于资源创新生产阶段,而且受制于重点科技资源支持下的区域创新发展阶段。重点科技资源的支撑作用还有较大提升空间,70%的省份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且大部分省份的国家重点科技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