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04)
2023(3391)
2022(2634)
2021(2284)
2020(1681)
2019(3628)
2018(3616)
2017(7162)
2016(3763)
2015(4164)
2014(4193)
2013(3926)
2012(3406)
2011(3184)
2010(3164)
2009(3017)
2008(2685)
2007(2473)
2006(2304)
2005(2109)
作者
(10110)
(8846)
(8563)
(8158)
(5101)
(4097)
(3812)
(3320)
(3305)
(3014)
(2973)
(2827)
(2660)
(2657)
(2633)
(2558)
(2434)
(2408)
(2401)
(2399)
(2158)
(2123)
(2034)
(2034)
(2034)
(1993)
(1931)
(1801)
(1771)
(1736)
学科
(19605)
(19560)
经济(19551)
农业(13813)
(11572)
地方(8658)
业经(8609)
(8416)
金融(8416)
中国(7973)
(7005)
银行(7001)
(6916)
农业经济(6865)
管理(6213)
(5674)
发展(4903)
(4900)
(4382)
(3974)
企业(3974)
中国金融(3938)
(3887)
(3847)
农村(3835)
建设(3562)
方法(3422)
及其(3161)
(3141)
数学(3119)
机构
学院(51205)
大学(46253)
(22339)
经济(21891)
管理(18220)
研究(18104)
(17258)
中国(16031)
理学(15464)
理学院(15333)
管理学(15110)
管理学院(15028)
农业(13037)
科学(10757)
业大(10152)
中心(9469)
(9323)
(8911)
(8883)
(8305)
研究所(8119)
农业大学(7631)
(7275)
(7065)
(6985)
财经(6779)
(6681)
师范(6625)
经济学(6623)
(6488)
基金
项目(34461)
研究(28115)
科学(26994)
基金(23636)
(20043)
国家(19777)
社会(18191)
社会科(17106)
社会科学(17103)
科学基金(16851)
(16144)
基金项目(12779)
编号(12647)
(11545)
教育(11167)
(10820)
(10401)
成果(9777)
自然(8947)
发展(8836)
自然科(8697)
自然科学(8694)
(8665)
课题(8588)
自然科学基金(8527)
资助(8453)
重点(7974)
国家社会(7481)
(7391)
(7205)
期刊
(30484)
经济(30484)
(21715)
农业(14989)
研究(14417)
中国(12211)
(10005)
金融(10005)
业经(9062)
学报(7324)
科学(7020)
农业经济(6586)
(6309)
大学(6023)
学学(5902)
农村(5635)
(5635)
(5522)
管理(4861)
问题(4350)
教育(4346)
技术(4175)
农村经济(3772)
经济研究(3721)
经济问题(3601)
(3362)
世界(3304)
社会(3026)
资源(2960)
现代(2911)
共检索到80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慧玲  
建设中原经济区,金融支持是关键。结合河南省实际,以加大金融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点,在发挥政策性金融保险的基础上,着力发挥商业金融和合作金融的作用,通过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和中介组织,完善农业保险,创新金融支农方式,形成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合理、功能互补、适度竞争、可持续发展的农村金融体系,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路燕  孟俊杰  蔡世忠  
在阐述有关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理论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河南省农区的发展特点及其在"三化"协调发展中面临的障碍进行了剖析,提出农区必须通过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走出一条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支撑、以城镇化为依托,工农互促、产城互动、城乡融合的"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包括以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为纽带,推进工农互促;以集聚发展为载体,推进产城互动;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推进城乡融合。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皓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主要是多层次、广覆盖的农村金融组织尚未形成。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对于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利益博弈模型分析,指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产生源自农民的内在需求,能够很好地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严格市场准入条件、加强风险控制能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完善监管和政策扶持机制、优化金融环境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等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南阳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赵德旺  李相才  祁敬之  武鑫海  李明运  赵慧芳  于淼  
经济金融和谐互动、协调发展是实现经济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从河南省经济、金融发展现状为切入点,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金融效率三个层面对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进行了实践检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分析模型,以1990—2010年为研究时间段,通过编制金融业发展水平指数和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对河南省金融业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进行纵向比较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论有针对性地提出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对于实现中国农村社会结构转型、城乡发展融合、消费结构升级、经济稳步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构建适用于河南省的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变异系数法与耦合协调度测算其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的权重及二者的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划分其耦合与协调阶段类型。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现代化发展超前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郑州、许昌与洛阳新型城镇水平居于河南省前列,周口、南阳、驻马店与商丘的农业现代化发展名列前茅;河南省新型城镇化高值区集聚在以郑州为核心的区域,南部区域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明显高于北部地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处于中高水平拮抗耦合阶段,多数城市已达到高水平拮抗耦合,北部地区耦合强度远高于南部,三门峡—洛阳—焦作—新乡—鹤壁—濮阳的耦合高值区串联成片;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整体隶属于轻度失调,多数城市已达到濒临失调,中部、南部的协调发展水平高于北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红玲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兰英  
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三化"协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力。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近70%,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心理素质、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三化"的协调发展。本文在论述"三化"协调发展的含义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村劳动力界定为普通高校的农村大学生、普通农民工和"金蓝领"三类人群,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兰英  
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是我国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三化"协调发展迫切需要高素质劳动力。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农村人口占比近70%,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目前,农村劳动力在就业观念、心理素质、就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三化"的协调发展。本文在论述"三化"协调发展的含义与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相互关系的基础上,将农村劳动力界定为普通高校的农村大学生、普通农民工和"金蓝领"三类人群,通过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提升农村劳动力就业素质的相应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黄芳  
[目的]从时空角度探讨农旅协调发展程度,为河南省农业旅游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从农业发展规模、农业发展保障、农业集约化水平、旅游经济、旅游保障和旅游市场等几个方面构建了农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主成分分析法构成的组合法对指标赋权,用改进的TOPSIS法计算协调度,用标准差椭圆法分析协调度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1995—2015年河南省农旅协调度从勉强协调向良好协调发展; 2007、2010和2015年各地协调度差异不大,郑州、洛阳和南阳3市的农旅协调度为中度协调,中度协调区域大致呈C字形分布,其余城市为勉强协调;协调度重心靠近郑州、许昌交界处,分布方向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分布的方向性和集聚性不是很明显。[结论]根据各地旅游业、农业及农旅协调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科学合理的、差异性的农旅协调发展对策:以旅促农、以农带旅和旅农共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邱书钦  
河南省面临着城镇化发展滞后、三农问题突出的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河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构建了反映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对于二者协调发展的水平进行了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采用VAR模型,探讨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动态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科  
一、充分认识转变金融发展方式的现实意义,切实增强构建新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农村社会的第二次转型,其与第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董玥玥  
河南省作为我国传统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天然优势,随着农业土地流转速度加快,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态势日益明显,农业基础条件设施逐步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农地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与品质稳步提升,适度规模经营效益逐步呈现。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保障,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河南省也迎来了城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必然伴随土地的占用增加,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与城镇化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成为河南省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加快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经之路。文章着重对河南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及城镇化现状进行探讨分析,旨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德强  
本文以孟加拉国、印度、美国、法国、日本的农村金融发展为例,探讨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在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并在充分借鉴国外农村金融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当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出在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必须做好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的创新工作,不断构建和谐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步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