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3)
2023(8795)
2022(7439)
2021(6800)
2020(5356)
2019(12519)
2018(12428)
2017(23147)
2016(12409)
2015(14196)
2014(14041)
2013(13835)
2012(13453)
2011(12309)
2010(12518)
2009(11103)
2008(10926)
2007(9708)
2006(8895)
2005(8215)
作者
(36439)
(30561)
(30385)
(28560)
(19399)
(14781)
(13831)
(11819)
(11778)
(11016)
(10446)
(10271)
(10131)
(9659)
(9441)
(9310)
(8966)
(8909)
(8907)
(8659)
(7691)
(7651)
(7461)
(7156)
(6929)
(6878)
(6845)
(6753)
(6202)
(6063)
学科
(55827)
经济(55780)
管理(27363)
(26371)
地方(23474)
(19916)
贸易(19900)
(19177)
中国(18758)
(18457)
(17807)
企业(17807)
方法(14924)
业经(13560)
农业(12411)
地方经济(12092)
数学(11954)
数学方法(11835)
(10971)
(10319)
环境(10201)
(9714)
金融(9711)
(9231)
银行(9214)
(9037)
(8787)
(8780)
(8308)
技术(8089)
机构
学院(174069)
大学(168082)
(70869)
经济(69239)
研究(67366)
管理(58434)
中国(50742)
理学(48372)
理学院(47605)
管理学(46747)
管理学院(46424)
科学(42062)
(37815)
(34944)
(32469)
研究所(31563)
(30581)
中心(30288)
(28815)
(27078)
师范(26848)
业大(26021)
农业(25230)
(25045)
北京(24275)
(23705)
(22982)
财经(22888)
师范大学(21461)
科学院(21110)
基金
项目(112213)
科学(86167)
研究(85501)
基金(75816)
(66212)
国家(65568)
科学基金(54387)
社会(51755)
社会科(48902)
社会科学(48891)
(47256)
基金项目(40747)
(38526)
教育(37872)
编号(36864)
自然(33136)
自然科(32174)
自然科学(32167)
(31507)
自然科学基金(31504)
资助(29885)
成果(29883)
课题(26999)
重点(26026)
发展(25421)
(24997)
(23164)
(22917)
(22159)
创新(21676)
期刊
(89657)
经济(89657)
研究(55196)
中国(42045)
(31373)
学报(26205)
科学(24245)
教育(23517)
(22208)
农业(22154)
管理(21260)
大学(19848)
学学(18484)
(18163)
金融(18163)
业经(17162)
技术(15529)
经济研究(14402)
(14208)
问题(13319)
国际(12796)
(11931)
资源(11325)
财经(10098)
图书(9850)
(9599)
世界(9421)
商业(8962)
(8829)
(8748)
共检索到285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陈韬  
自2017年4月1日挂牌以来,经过三年多的持续建设,湖北自贸区对湖北省乃至对全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在新时期,为积极响应中央提出的关于贯彻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号召,加快湖北全方位的复兴重振,湖北省适时推出多项政策,抓住机遇构建湖北自贸区发展新格局,加强自身改革,整合国内外资源,努力弥补高端产业的核心短板。虽然湖北自贸区的建设目前已取得了可观的成就,但仍存在着高端产业发展水平不高、内外联动较差、外资使用率较低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湖北自贸区应利用环境优势,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提高外资利用水平、促进内外联动、形成完整的高端产业链,进而推动湖北省自贸区的高效良性循环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兆磊  尹叶叶  王高洁  
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新时期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落脚点。需要厘清自由贸易试验区与构建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内在关系,以此促进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通过分析经济循环周期与自由贸易园区的双向演化,探寻新发展格局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的新要求,并结合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区位优势、发展定位等因素,提出开展跨境电商新模式、"公铁空"联运新物流、数字经济新业态、"自贸区+"新局面的实施路径,助力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启创新升级新征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胡剑波  任香  
2013年,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挂牌,几年来,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了东中西三大区域,统筹陆海形成全方位和高水平区域开放格局。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向高开放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升级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深入探讨了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并为自由贸易试验区向自由贸易港深化发展提供对策与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爱俭  方云龙  
立足于现阶段中国发展实际,以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基本逻辑,在深刻解读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历史背景、现实逻辑、理论内涵及战略意义的基础上,对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之间的发展脉络以及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新定位进行剖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以系统集成思维开拓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理论的新境界,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视域下,自由贸易试验区不仅是驱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循环的改革试验田和有力抓手,也是国内发展参与国际大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和重要窗口,在链接国内国际双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关键枢纽作用。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差别化探索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行先试制度红利,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布局融入国家开放发展战略,用高水平开放实践助推国内外经济良性循环,共同驱动中国经济奔向高质量未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亚波  杨荣海  
离岸贸易是一种新兴的贸易模式,近二十年以来,得到了极为快速地发展。离岸贸易主要集中于具有优惠税收政策、低廉运输成本、稳定贸易环境的区域或城市,世界上许多港口城市都通过离岸贸易实现了贸易增长的结构性转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正式挂牌,它成为了中国境内首个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自贸区的建立为发展离岸贸易创造了一个重大的契机。在上海建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自2013年9月29日成立以来,上海自贸试验区经过两年的发展,在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并且形成了可供上海市以及全国范围可复制和推广的经验。随着中国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形势的演变,上海自贸试验区正面临多方面的挑战。为进一步推动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本文建议上海自贸试验区首先要加强制度创新,朝全球高标准自贸区迈进;其次要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进行战略性对接;最后要服从国家发展战略,构建协作机制实现协同发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春玲  全毅  
福建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在商事制度改革、扩大开放、深化闽台融合发展、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重招商引资与经济增长、轻制度创新等问题。未来福建自贸试验区应主动适应国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改革开放新形势新任务,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加快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前沿地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秦丽平   蒋曼曼   左文进  
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国新一轮扩大对外开放的重要实践探索。本文基于双重差分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对我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能够显著提高我国城市发展质量,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本积累是主要的作用机制。基于此,应优化自贸区的空间布局、充分发挥自贸区的制度优势、深挖自由贸易试验区带来的人才优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融资租赁开创了"资产信用"这一新金融理念,具有集金融、贸易、服务为一体的全新金融功能特点。融资租赁有一个特殊功能—规避功能,可以绕过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和贸易壁垒,成为促进一个国家资本输出的重要方式。随着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设立,融资租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全毅  张婷玉  
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为应对当前国际经贸形势剧变与国际经贸规则重构推出的战略措施,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变化新趋势分类分批展开系统化协同改革与差异化探索试验,取得显著成绩。当前为因应中美博弈加剧、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全球治理区域化与碎片化趋势,我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应当加快转型升级,打造一批特色自由贸易港和自由贸易区,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加快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冠凤  郭羽诞  
关键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梁明  夏融冰  
离岸贸易作为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因其贸易业态的特殊性尚未在中国得到充分发展,面临外汇管理制度、审核机构能力、税收优惠政策、总部企业聚集度和配套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发展瓶颈。参考现有典型模式,我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将为离岸贸易创新发展提供重要的压力测试和高水平开放平台。未来,自贸试验区应更加注重离岸贸易与在岸业务、数字技术、企业“走出去”和人民币国际化相结合,在顶层制度设计、外汇管理理念与方式变革、信息系统互联与资源共享、银行展业能力及服务水平提升、税收优惠政策制定和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加快离岸贸易创新发展步伐。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小和  邹江  汪办兴  
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是上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本文提出票据业务创新发展成为票据便利、增强票据业务金融服务功能的构想。从发展前景看,票据便利有利于满足自贸区内结算需求的增长,实现跨境人民币便捷支付以及改善金融机构融资需求。为完善票据业务发展和服务上海自贸区建设的需要,建议修改完善票据业务法规制度,加快纸质票据电子化和电子票据业务发展,推动境外人民币参加银行运用电子商业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业务的发展,在上海自贸区内先行先试融资性票据业务,试点电子票据交易平台建设并在全国推广应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建民  丁烨  
文章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分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研究上海自贸区建设对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的积极影响。研究表明:入境旅游消费结构不合理,出境旅游购物消费过高,是造成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不高的主要原因。上海自贸区建设将在旅游消费、国际商务旅游和国际会展发展以及旅游企业对外开放三方面产生溢出效应,推进旅游产品、体制机制以及运营管理等方面创新,对提升我国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产生积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