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29)
2023(4486)
2022(3760)
2021(3872)
2020(2939)
2019(6822)
2018(6843)
2017(11050)
2016(7320)
2015(8968)
2014(9581)
2013(8250)
2012(7583)
2011(6815)
2010(7198)
2009(5862)
2008(5912)
2007(5635)
2006(4884)
2005(4402)
作者
(17696)
(14348)
(14194)
(13796)
(9118)
(6947)
(6920)
(5813)
(5651)
(5623)
(4985)
(4887)
(4757)
(4667)
(4509)
(4495)
(4404)
(4393)
(4270)
(4177)
(3898)
(3863)
(3572)
(3478)
(3477)
(3407)
(3300)
(3178)
(3173)
(3058)
学科
管理(16199)
(13215)
经济(13188)
(11294)
教学(10836)
教育(10287)
(9807)
企业(9807)
理论(9511)
中国(7980)
学法(7020)
教学法(7020)
学理(5725)
学理论(5725)
学校(5630)
(5390)
(4996)
政治(4519)
思想(4455)
业经(4400)
思想政治(4307)
政治教育(4307)
治教(4307)
(4281)
德育(4274)
技术(3846)
(3827)
工作(3669)
(3667)
方法(3655)
机构
学院(87936)
大学(82543)
研究(25397)
管理(24085)
职业(21407)
(20272)
技术(20062)
经济(19203)
理学(18766)
(18695)
理学院(18444)
中国(18107)
管理学(17759)
管理学院(17595)
(17592)
(17536)
师范(17391)
教育(16324)
科学(15890)
技术学院(15537)
职业技术(15427)
(14847)
师范大学(13363)
(12878)
(12638)
中心(12437)
北京(12159)
研究所(10902)
(10477)
业大(10075)
基金
项目(48453)
研究(46370)
科学(35892)
教育(28486)
基金(25861)
编号(25631)
(24192)
成果(23272)
社会(22127)
课题(20466)
社会科(20451)
社会科学(20443)
(20159)
国家(19806)
(19309)
(19013)
科学基金(16565)
项目编号(14893)
研究成果(13658)
规划(13538)
基金项目(12977)
(12847)
(12583)
大学(12375)
重点(11919)
(11533)
(11355)
(11346)
阶段(11307)
年度(11018)
期刊
教育(41594)
中国(30869)
研究(29989)
(29449)
经济(29449)
职业(15184)
技术(14371)
(12556)
学报(11341)
图书(10607)
(10220)
大学(9980)
管理(9499)
技术教育(9379)
职业技术(9379)
职业技术教育(9379)
科学(8011)
书馆(7919)
图书馆(7919)
(7711)
论坛(7711)
学学(7076)
(6920)
金融(6920)
农业(6883)
高等(6383)
业经(5817)
成人(5400)
成人教育(5400)
高等教育(5138)
共检索到1508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靖华  
人文素养是文科高职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因此,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要实现对"人"的关注,课程目标要实现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的同步培养,课程内容要追求经典、高雅和具有理想的文字作品。在构建文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实践中,应凝练课程教育理念,丰富学生职业化的文化内涵;精选经典教学内容,契合时代形成共鸣;教师主导,深度挖掘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学生为主题,创新教学方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秦朝晖  傅书华  
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应为大学生个体精神的成长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具体为:由"问题意识"构建大学语文的主体内容,通过"人文母题"的形式组织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用"深度语文"及通过体验、理解、表达实现对学生语文潜在能力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松毅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是近年来不断被教育界探讨的重要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是课程改革的关键所在。突出地域文化特色,紧扣职业特点和要求,才能够将其人文性与工具性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穆厚琴  
面对大学语文的存废之争,文章指出,大学语文应该摆脱中小学语文应试教育思想、教学模式的束缚,以崭新的教育理念致力于确立科学的课程目标,选取立足于语文文学性、人文性和当代大学生视角的优秀教材,完善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从而形成大学语文特色教学,增强课程魅力,为大学生实现思想和文化的超越奠定基础。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专题式教学是提升大学语文的课堂活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意识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教学目标的人文性、教学内容的立体性、思维空间的开放性、学习方式的探究性、学习过程的延展性、评价方式的综合性为基本理念,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燕  
近年来,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语文教学受到了较大冲击。如何正确定位高职语文教育,如何成功转型高职语文课程,是每一个高职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旨在寻找探索高职语文教学的新途径,并为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晓楠  杨冬  范晰  孙小越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迎来了全新的春天。然而,从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缺少对语言、文字的重视程度。大学语文是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公共课,它对于提高大学生理解和应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前,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必须对目前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于晓楠  杨冬  孙小越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一半。随着高等职业院校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多,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从高职院校的教育和设置的研究机构来看,很多高职院校将重点放在专业课程建设上,缺少对语言、文字教育的重视程度。当前,从《大学语文》这门课程的授课情况来看,其教学观念、目标定位、授课内容、授课模式、考核评价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就必须对目前不合理的教学现状进行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秦朝晖  
针对大学语文合班课无法保障学生多样个性能动学习,以及课时少、任务重的问题,充分发掘"学习共同体"的优势,创建了宿舍学习共同体为主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和社团学习共同体共同支撑的大学语文课程"学习共同体",最终形成过程与结果并重,把考试融入教学全程的发展性评价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林莎  
本文分析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提出在更新教学理念的前提下构建大学语文网络教学平台的可行性,并讨论了平台核心模块与功能的设置。依托网络平台的新型教学模式,可拓展大学语文课程体系外延,使大学语文教学从固定的教室延伸到无限的网络中,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从而实现语文终身学习的目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姝琼  
大学语文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传统文化传承和人文精神弘扬的历史重任,对全面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传统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都已经无法适应新课标的改革需求,在以人为本的新形势教育理念之下,大学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重新定位大学语文教学目标和优化教学方法,全面改革大学语文教材,为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出一条新路。由何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邓梦兰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文章主要从在教学内容上采取"专题式"教学,在教学设计上注重"立体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上强调"开放式"教学三个方面,对《大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进行了探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郑飞艺  
儿童在学习汉字书写和运用中出现错字和别字是普遍现象,如何降低错别字率一直是小学语文课程关注的重要问题。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语文课程的探索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低年级较大的汉字认读量有助于儿童较早成为高识字能力的学习者;认读与书写各行其道,可使大量书写在儿童具有明确汉字规则意识后进行;识字教学内容注重汉字本体特征,可以从汉字图式建构伊始就防患于未然;大量阅读与写作可给予儿童更多在用字中识字的机会,促进书写内容的语境化,有利于字形和音义联结的建立。这一个案经验启示我们:识字教学内容应符合汉字本体特征和儿童认知特点、认读量与书写量之间应保持合理的距离、识字宜在用字中进行,错别字问题的解决应立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琼阁  
创造力的缺乏难以满足飞速发展的文化创意产业对创意人才的需求,也对学生的职业发展不利,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而大学语文课以学科本身的特点和优势,可以在创造主体人格培养、开拓思维、训练学生创意思维方式等方面,为培养学生创造力作出很大的贡献。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帆  
以语用观为指导,开发了聋人大学生语文课程教学媒介素养实践项目,以切合信息时代聋生语言能力的发展需求。项目遵循能力本位、主题引领、实践取向原则,依照重构课程内容、确立项目目标、构建项目框架的过程进行开发。以"微电影广告中的人物形象解读"为例,通过"确立主题—设计项目—明确任务—开展活动—完成评价"呈现具体实施步骤。该项目在实践反思基础上对语文课程内容进行重组与二次开发,形成活动化教学单元样章,使聋生语言应用能力显著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