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96)
2023(8324)
2022(7067)
2021(6499)
2020(5424)
2019(12316)
2018(12071)
2017(22390)
2016(12524)
2015(13816)
2014(13742)
2013(13331)
2012(12302)
2011(10960)
2010(11153)
2009(10322)
2008(10215)
2007(9739)
2006(8465)
2005(7928)
作者
(33400)
(28144)
(27813)
(26678)
(17703)
(13415)
(12643)
(10670)
(10493)
(10111)
(9571)
(9310)
(8984)
(8937)
(8904)
(8706)
(8250)
(8189)
(8155)
(7991)
(6983)
(6804)
(6779)
(6474)
(6335)
(6307)
(6295)
(6268)
(5610)
(5522)
学科
(42238)
经济(42150)
管理(40339)
(35580)
(29319)
企业(29319)
(17843)
(16770)
方法(15760)
(14432)
(13983)
贸易(13978)
(13813)
中国(13611)
数学(13512)
数学方法(13345)
(11771)
业经(11293)
(11112)
(10817)
银行(10804)
(10400)
(10026)
金融(10022)
体制(9569)
(9474)
财务(9455)
农业(9454)
财务管理(9427)
企业财务(8891)
机构
学院(168762)
大学(168027)
(70026)
经济(68398)
管理(61957)
研究(56217)
理学(52219)
理学院(51638)
管理学(50857)
管理学院(50531)
中国(44480)
(38526)
(34755)
科学(31068)
财经(29038)
(27484)
(27404)
中心(26639)
(26294)
(25508)
研究所(24204)
(23438)
师范(23262)
经济学(22723)
业大(22010)
北京(21748)
财经大学(21424)
(21259)
经济学院(20499)
(20471)
基金
项目(110041)
科学(87842)
研究(85637)
基金(79875)
(68548)
国家(67918)
科学基金(58531)
社会(55589)
社会科(52739)
社会科学(52730)
(42928)
基金项目(41476)
教育(41437)
(36423)
编号(35488)
自然(35024)
自然科(34212)
自然科学(34200)
自然科学基金(33623)
资助(31907)
成果(30766)
(27624)
(25876)
课题(25666)
重点(25228)
国家社会(23513)
(23439)
(23260)
(23157)
教育部(22968)
期刊
(80625)
经济(80625)
研究(54508)
中国(41948)
(32370)
教育(26375)
(24973)
管理(23791)
学报(23585)
科学(21658)
(20873)
金融(20873)
大学(18918)
学学(17737)
农业(16102)
财经(15056)
技术(14759)
(12889)
经济研究(12516)
业经(12440)
问题(10921)
(10901)
国际(9276)
(8426)
职业(8168)
财会(8042)
(7895)
理论(7715)
会计(7647)
世界(7561)
共检索到269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景迅   柳镁琴  
“县管校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政策,其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师合理流动实现县域内优秀师资的均衡配置。然而,在推进优秀师资在城乡均衡配置的同时,少部分难以满足聘任要求及不适合从教的教师,需要引导其有序退出教师行列。一个理想、有序、高效的教师人事制度,应该是有进有出,既能源源不断地提供优秀师资,又能实现师资有效良性流动的体制,而我国当前教师退出机制的缺失成为影响“县管校聘”政策顺利实施的瓶颈。构建可行有序的教师退出机制,需要建立清晰的教师退出的领导、督导和问责机制,健全教师退出机制的实施方案,建立和完善具有人情味的教师退出保障机制,提升基层教师对教师退出机制的理解度和支持度。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征  谢辰  
教师流动政策的提出是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县管校聘"是当前开展教师流动的主要工作机制。目前,"县管校聘"教师流动政策在实施中存在着各行政部门之间协调难,"校"聘权小责大,教师不愿参与交流等问题。为了更好地保证教师流动顺利开展,"县管校聘"政策可在执行过程中考虑相应调整:提高教育行政部门财权和事权,加强学校枢纽功能,切实保障教师权益。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朱金霞  郑震  
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是博士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已建立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但在实施中存在导师育人积极性参差不齐、个别学生消极反应所带来的压力、管理职责不明确、分流渠道不畅通、信息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与挑战。为了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博士生类型、学科特色分类完善分流退出机制,实行博士生分流退出招生名额补偿机制,加强博士生培养前端质控,进一步畅通分流渠道,同时以信息化技术为助力,构建博士生培养过程中的预警机制,从而促进博士生分流退出机制的顺利实施,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钟景迅   钱行  
教育政策的实施总是与特定的制度情境密切相关,而其中的治理制度逻辑则是影响政策实施效果的关键因素。“县管校聘”政策实施是近些年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为重要的人事制度改革,这一政策当前面临的各种实施困境需要从中国特色治理制度逻辑的视角来进行深入剖析:在正式制度层面,我国供给主导型的制度情境所导致的中央和地方之间对政策目标理解的错位,庞大的治理规模形成的行政机构条块分割的现状,对“县管校聘”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而在非正式制度层面,对教师职业的固有认识、复杂的人际关系、共谋和拼凑等非正式行为等也对“县管校聘”实施形成了冲击。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又会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容易形成制度运作死结,最终影响“县管校聘”效用的发挥。针对以上困境,需从构建“县管校聘”深入推进的权责与问责机制、发挥和凸显县域政府推进“县管校聘”实施的核心作用、建立公平合理的教师激励和考核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对教师职业正确认识的氛围等措施进行优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师资。然而,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较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在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在专业选拔、培养等环节的弊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要提高培养效率,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多地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就必须健全专业选拔机制,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润  周先进  
课程实施是一项复杂性活动,是课程领域的重要课题。作为其组成部分,云课程这一新生事物在为我国课程改革带来生机与活力的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困境。因此,要使云课程的核心理念真正进入实践领域,必须加强云课程实施过程中的理论指导与澄清。针对以上困境,可采取以下应对性策略:完善云课程"文本",促进云课程实施的科学化;转变课程"人"的传统认识,避免云课程实施的形式化;加大支持性环境建设力度,改善云课程实施的软环境;构建云课程评价范式,监督云课程实施过程和结果。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郭曼  
360度绩效考核法在中国企业中的实施效果差强人意,A公司的实践表明,以客户考核为核心、打击"老好人"和降低被考核者面对自己不足之处的抵触心理,是突破这一困境的关键。360度绩效考核法由爱德华和埃文等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是一种强调由熟悉被考核者的不同层级的人对被考核者进行评价的绩效考核方法,也就是由被考核者自己以及熟悉被考核者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军  
在信息化时代,教师原有的角色定位、教学方法和技能、职责和工作重心、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等多方面都面临着挑战,迫切需要教师持续更新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为实现有质量的教师终身学习,需要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指引,不断完善促进教师终身学习的政策法规,构建学校层面立体化的推动教师终身学习的激励约束机制,激发教师个体将终身学习从一种理念转变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吉标  杨旭  
职业启蒙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是以完善学生职业认知、培养职业情感和养成基本职业习惯为目标的育人形式。家、校、社等相关主体的目标认知褊狭、权责边界难辨以及合作程度不深等问题,影响职业启蒙教育效果,导致其育人实效与应然价值间出现偏差。在交叠影响域理论视野下,需促进家庭、学校以及社会三方主体共同在场,并在积极承担相应责任、理顺主体关系、搭建合作平台的同时,推进职业启蒙教育育人价值落实。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建豪  陈明昆  
技术技能型高考的提出,既有社会经济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有教育体系完善的内部需求,还有个体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社会环境和已有的实践教训,技能型高考的实施将会面临生源、培养质量、普职互通、考试制度设计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可以通过淡化学历意识,保障基础教育质量,严格考试标准;合理规划建设技术型本科院校;构建普职沟通的有效通道等方式来解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郑大喜  
文章回顾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管理相关政策,分析了现行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实施困境:全国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技术规范”色彩较重,未能随技术创新动态调整;省级层面立项准入把关不严,相同价格项目要素不完全统一,影响横向比较。加快完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的政策建议包括:以准许应用并明确技术规范的医疗服务作为新增价格项目申报受理审核范围;推进技耗分离,将耗材、试剂纳入除外内容,按服务项目+专用耗材分开计价;优先通过现行价格项目兼容方式,回应医疗技术改良型创新的正当收费需求;对接医疗服务项目技术规范和立项指南,整合现行价格项目,提升项目规范性、兼容性;做好申报新增立项价格项目创新性、经济性评价,把关质量,合理确定增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迎春  段向云  吕秋慧  
1+X证书制度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举措,自2019年11月启动以来,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落地实践中取得诸多成效。但结合各职业院校实施的实际情况分析发现,1+X证书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组织间联动异步、组织内部信息不对称、信息管理服务平台流程多、教师实践能力缺位、学生考证动力不足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通过组织间建立合作共赢机制,强化组织内部人员配备与服务提升,优化管理服务平台的性能,多管齐下提高"双师型"教师实践能力,提升学生考证驱动力等策略来层层化解。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王旭辉  韩卫霞  时现  
本文介绍了标杆法在内部审计部门规模配置中的应用,并对影响确定内部审计部门规模的因素进行了梳理,为企业配置合理的内部审计人员数量提供参考和依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建云  王其红  
高职教育的公益性、跨界性和主体多元性,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协作的发展之路。但我国高职教育在政校企协同合作中,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特性,依托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优势,可以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学浪  李俊奎  
在我国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地,以及附着于土地之上的一系列利益。虽然我国已建立了相应的利益补偿机制,但现行的机制仍面临着诸多困境,这不仅制约了农民合法利益的获得,更阻碍了城市化的健康发展。要均衡城市化与失地农民利益二者之间的关系,唯有尽快突破现行机制中的种种困境,构建适应城市化发展的城乡一体式的失地农民利益补偿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