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
- 2023(952)
- 2022(722)
- 2021(666)
- 2020(468)
- 2019(1092)
- 2018(999)
- 2017(2176)
- 2016(1056)
- 2015(1033)
- 2014(1098)
- 2013(1049)
- 2012(987)
- 2011(988)
- 2010(1030)
- 2009(920)
- 2008(865)
- 2007(832)
- 2006(766)
- 2005(572)
- 学科
- 农(5189)
- 济(4506)
- 经济(4502)
- 农业(3324)
- 业(3061)
- 制(1909)
- 业经(1764)
- 管理(1709)
- 中国(1600)
- 地方(1480)
- 农业经济(1479)
- 村(1300)
- 农村(1299)
- 发(1282)
- 体(1256)
- 发展(1205)
- 展(1202)
- 财(1128)
- 策(1121)
- 及其(1098)
- 收入(1085)
- 方法(1044)
- 政策(1019)
- 方针(1001)
- 数学(980)
- 数学方法(978)
- 企(965)
- 企业(965)
- 建设(952)
- 述(926)
- 机构
- 学院(14573)
- 大学(13286)
- 济(6290)
- 经济(6115)
- 管理(5317)
- 研究(5173)
- 理学(4526)
- 理学院(4468)
- 管理学(4397)
- 管理学院(4356)
- 农(4010)
- 中国(3945)
- 财(2967)
- 科学(2839)
- 农业(2717)
- 中心(2656)
- 京(2567)
- 江(2399)
- 所(2342)
- 业大(2303)
- 省(2149)
- 财经(2105)
- 研究所(2098)
- 范(2086)
- 师范(2081)
- 经(1904)
- 经济学(1899)
- 州(1896)
- 发(1835)
- 院(1796)
共检索到22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陆昂
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符合国家战略要求。当前,地方政策性投资基金支持乡村振兴取得一定进展,在基金功能定位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同时,面临财政出资规模和带动比例等制约。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应深化对财政出资与国有资本出资的联系区别、国家级与地方级的功能定位、政策性与非政策性的互补关系、政府有偿支持对无偿支持的适度替代等问题的认识,加快构建以国家级和省级政策性投资基金为核心的多层次的政策性投资基金体系,进一步健全乡村振兴多元投入保障机制。
关键词:
投资基金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铮 魏传成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需要进一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统筹性和针对性,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向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方向全面转变,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助力。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要求,需要重点关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面对土地规模化经营推进速度缓慢、人才要素短缺、发展农业科技的资本要素不足、基层组织功能弱化等问题,应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创新人才聚集机制和金融投入机制,促进生产和生活方式优化,强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 现代化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杨志安 付正淦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直接关系着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程度。本文通过梳理现行税收政策推进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激发乡村创业就业活力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现状,分析现行支持乡村振兴税收政策存在的不足,提出制定农业现代化专项优惠政策、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税收优惠、提升普惠金融税收优惠效能、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以及优化税收优惠方式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均等化与可及性等建议,以期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更大税收支持。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本刊特约评论员 王双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2018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了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目标。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部署了一系列重大计划、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这是
关键词:
振兴战略 全面振兴 价格机制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梅莹莹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及其演进进行总结评价,全面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强化环保科技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等对策建议,对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等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博 梅莹莹
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是深化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主要观点的基础上,对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政策及其演进进行总结评价,全面分析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挑战,提出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制度机制建设、强化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宣传教育、强化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强化环保科技的成果转化及其推广应用等对策建议,对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治理、有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进一步深化相关理论实践研究等具有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高帆 张天帷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现阶段,中国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着城镇化增速趋于放缓而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的分化趋于加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的相对数下降但绝对数持续攀升,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差距和劳动生产率差距仍然显著,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居民收入分化持续趋强等新的实践背景。立足于这些实践背景,中国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思路和方案的创新,城乡连续体理论具有启发意义。该理论存在“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先验性”“范畴界定的统一性”和“分布形态的均匀性”三大隐含假设,这些假设与中国的发展实践并不一致,因此需要探究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乡连续体框架。中国本土化语境下的城乡连续体是一个具有空间扩展与结构多维特征的“复合体”。人口、土地与产业在城乡之间、乡村内部和城市之间这三大场域均具有连续体特征。从这一分析框架出发,新征程上中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将顶层统筹与主体能动相结合,着力推进要素市场改革加速化、社会公共产品均等化、地方实践路径差异化、微观主体选择扩展化、城乡空间格局融合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关长坤 王亚华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战略途径。谋划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战略协同设计,提高两者的衔接度和整合度,对推进中国共同富裕进程意义重大。首先,本文基于新政治经济学相关理论,建立共同富裕的“经济效率—社会正义—精神自由”三维度框架,讨论中国式共同富裕之路对乡村振兴的本质要求;然后,分析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九条路径机制;最后,构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本文有望在理论层面上丰富拓展乡村振兴增进共同富裕机制的科学认知,在实践层面上为中国实践者理解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设计和政策优化提供理论参考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精神富裕 理论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王真 金翎 林劼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兴旺,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明晰财政支持路径,对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阐释了产业及产业兴旺的内涵、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政策目标逻辑,从财政支持政策设计、财政支持资金规模、财政政策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实践探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和政策实践分析,提出了支持产业兴旺加快广西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财政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云帆 谢朝阳
农村社会创新治理研究需要理解乡村全面振兴战略的新内生程序,追溯农村地区社会治理的共同点和地方差异。本研究基于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结构性变化、供需关系变化和可行性,指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存在——失序现实与治理困境、内生性秩序和行政嵌入性秩序之间矛盾、现代治理手段和传统治理资源的不平衡等问题。为此,要采取自下而上的农村自主治理的创新实践、自上而下的国家动员治理的示范实践和横向联动的协同复合治理的多维实践,来构建现代农村社会综合治理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立 赵亮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战略之一。乡村的全面振兴和发展离不开高质量劳动力的支撑,在农村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促进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不仅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而且有利于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农村劳动力质量提升,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实现大学生的人生价值。然而目前受传统历史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赴农村实习就业情况并不理想;学生农村就业数量少、时间短、形式单一,农村相关政策保障不健全;加之社会对乡村的偏见和误解深刻影响着大学生赴农村实习就业的意愿;高校学生对农村实习就业缺乏正确的理解。因此,要全面分析当前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的策略,建立健全大学生农村实习就业体系;构建新型高校毕业生农村就业长效机制,解决大学生就业结构性矛盾和当前农村劳动力质量低等问题。探索大学生农业基层就业与农村劳动力质量提升二者互惠、互促、互进新范式。
关键词:
农村劳动力 大学生 实习就业 乡村振兴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丽姗 杜恒志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视域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当前还呈现出种种问题,如发展固化缓慢的问题、管理机制亟待完善的问题、日益突出的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制约着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加强党对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全面领导,要注重集体精神教育,激发内生动力,完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江泓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闫坤
<正>党的二十大科学全面地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蓝图,并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建设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引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卫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在2022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局大局,对建设农业强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战略部署。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福建农信)将以“深耕八闽、厚植‘三农’”的情怀与使命,推进构建乡村振兴市场共同体,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