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73)
2023(14293)
2022(12476)
2021(11821)
2020(9745)
2019(22468)
2018(22298)
2017(43077)
2016(23590)
2015(26524)
2014(26659)
2013(26032)
2012(24039)
2011(21570)
2010(21848)
2009(20243)
2008(19794)
2007(17571)
2006(15669)
2005(14003)
作者
(66863)
(55494)
(55038)
(52658)
(35408)
(26459)
(25073)
(21621)
(20960)
(20063)
(18891)
(18673)
(17651)
(17553)
(17223)
(17018)
(16557)
(16530)
(15848)
(15841)
(13804)
(13712)
(13347)
(12616)
(12417)
(12338)
(12312)
(12270)
(11185)
(10805)
学科
(89322)
经济(89192)
管理(73962)
(67692)
(57392)
企业(57392)
方法(38346)
数学(32710)
数学方法(32271)
(27118)
(26303)
中国(24519)
业经(21944)
(21922)
(18677)
地方(18560)
农业(17172)
(16576)
财务(16503)
财务管理(16467)
(16396)
贸易(16385)
(15946)
理论(15793)
企业财务(15598)
(15510)
银行(15473)
(15042)
环境(14897)
(14858)
机构
大学(331437)
学院(331290)
管理(132602)
(131199)
经济(128138)
理学(114125)
理学院(112890)
管理学(111078)
管理学院(110465)
研究(109775)
中国(82662)
(70246)
科学(66040)
(65315)
(54185)
财经(50521)
(49928)
中心(49881)
(49673)
研究所(48837)
业大(47300)
(45739)
北京(44544)
(43767)
师范(43432)
(40213)
(39922)
农业(38676)
经济学(38450)
财经大学(37324)
基金
项目(222789)
科学(175364)
研究(167981)
基金(160340)
(137700)
国家(136505)
科学基金(117902)
社会(104535)
社会科(98980)
社会科学(98957)
(87200)
基金项目(84805)
教育(77331)
自然(75485)
自然科(73654)
自然科学(73640)
(72860)
自然科学基金(72287)
编号(70344)
资助(65762)
成果(58638)
(49376)
重点(49341)
课题(48540)
(46904)
(46359)
(44251)
项目编号(43639)
创新(43110)
教育部(42725)
期刊
(148307)
经济(148307)
研究(101405)
中国(65887)
(50442)
管理(49782)
学报(48494)
(46443)
科学(45243)
教育(40714)
大学(37497)
学学(35127)
农业(31992)
(31605)
金融(31605)
技术(28947)
业经(24707)
财经(24378)
经济研究(22688)
(20714)
问题(18863)
图书(17486)
理论(17022)
科技(15783)
实践(15637)
(15637)
现代(15443)
(15403)
技术经济(15243)
(14785)
共检索到4946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琛伟  张德元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和执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制约了振兴东北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央政策支持方式、地方落实政策的积极性、政策制定实施中的协调性、地方竞争与地方保护等诸多因素影响振兴东北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当前,构建中央与地方分责、协同、共治,保障中央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在振兴东北中的政策支持定位,建立促进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激励机制,构建政策制定实施的全方位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先行先试授权机制与改革容错机制,完善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琛伟  张德元  
近年来,国家出台多项支持东北振兴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操作和执行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存在政策落实难的问题,制约了振兴东北战略的有效实施。中央政策支持方式、地方落实政策的积极性、政策制定实施中的协调性、地方竞争与地方保护等诸多因素影响振兴东北政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当前,构建中央与地方分责、协同、共治,保障中央政策落实的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要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在振兴东北中的政策支持定位,建立促进地方政府落实政策的激励机制,构建政策制定实施的全方位联动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的先行先试授权机制与改革容错机制,完善区域利益共享、成本共担合作机制,构建激励政策落地的地方竞争调控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帆  
作为一个由庞大系统组成的事业,精准扶贫不但担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时代重任,也被视为实现乡村振兴和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前提。在这一过程中,借助金融力量扶贫、以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正成为现阶段金融系统的一项重要工作。鉴于此,文章对新时期金融扶贫的现实要求进行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障碍和瓶颈,并借此从多个层面构建乡村振兴战略中金融扶贫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代兴梅  张艳  刘彦博  
农科生作为掌握农业技术的实用型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事实上,农科生基层就业面临着机制制约的各种短板,真正愿意到农村基层就业并长期扎根的人数较少,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影响深远。因此,从政府、高校、农科生三个视角构建农科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让人才"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流得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峰华   刘洪萌   郭长英   林露   王敏   郑建华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转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阶段,需要根据新出现的问题,建立防返贫的长效机制,实现高质量的可持续脱贫。文章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的减贫现状,针对黑龙江省农民收入总体水平偏低、农村集体经济多数偏弱、乡村治理水平有待提升、低收入群体依然大量隐形存在等面临的挑战及困难问题,提出了建立黑龙江省防返贫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即积极向上争取国家支持,拓展增收保障机制;及时调整贫困线标准,完善兜底保障机制;持续巩固脱贫成效,优化乡村振兴发展路径机制;强化队伍能力建设,优化基层治理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娜  
普惠金融近年来在我国经济和民生领域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帮扶小微企业、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效,因此普惠金融之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逐步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因此当前对其长效机制的探索成为热议的话题。而党的十九大作出重大决策部署,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放在优先位置,加快建成农村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强国。本文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的视阈,对我国当前农村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的现状进行回顾分析,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其长效发展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朱斌斌  冯彦明  
乡村生态振兴具有丰富的内涵,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乡村生态振兴面临着长效机制之困,这是由直接和间接的多重因素造成的。解决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之困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应在妥善协调三大矛盾的基础上,采取进一步的针对性措施,建立乡村生态振兴的长效机制,保证乡村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永续发展,使乡村生态振兴从战略变成现实。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晶晶  
当前我国集中于农村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战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乡村振兴战略也在密切跟进。从政策角度来看,两大战略相辅相成、各有侧重,加快推进两者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能够使脱贫攻坚的成果得以巩固和延续,另一方面也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奠定良好基础。要实现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需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完善与之配套的相对贫困动态识别机制,加强短周期动态监测;开展常态化长效治理,推动治理模式平稳转型;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关注特殊群体需求;强化保障兜底衔接,增强弱势群体防护性保障。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邵学峰  
东北老工业基地税收征管机制仍旧存在计划性色彩、税源监控边缘化、税收技术虚耗以及税收服务意识淡化等问题。国外税收征管模式提供了有益启示。东北地区税收征管机制亟待创新,逐步改变税收计划导向观念,强化税源监控动态机制,发挥税收技术优势,建立服务型税收管理模式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助力。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谷成   盛敏玥  
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实现新突破面临重大机遇。在现代国家治理背景下,税收能够通过保障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驱动经济总量与结构合理化以及促进政府与社会成员间有效互动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但同时也会受到减税降费政策、税收非中性效应和地方财力基础等现实因素的约束。针对既有税收政策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中存在的问题,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税收政策应从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合作水平、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以及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巍  冯星  
文章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和全国范围内贫困现状,发现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背景下东北地区贫困发生率、贫困深度与强度要低于全国总体贫困,东北振兴政策具有较明显效果,但是贫困依然存在。进一步分析收入增长与收入分配在贫困中的作用发现: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对于东北地区与全国居民减贫效应存在非一致性,促进收入增长降低东北地区贫困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调节收入分配,而调节收入分配对于降低全国贫困的作用效果明显高于促进收入增长,说明东北振兴政策带来的经济增长将成为完成东北脱贫攻坚的关键性因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金凤君  陈明星  
回顾了2003年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国家针对东北地区出台的主要区域政策。财税和金融支持是东北振兴的重要外力,产业发展和企业改革是东北振兴的主体和关键。时间上政策出台年际波动性较大,空间上以面向全区政策为主。区域政策在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社会效益和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两类问题: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力度不够、政策难以落实等;政策制定和执行后,包括政策的项目和国企指向等。未来东北地区区域政策的重点应强调四个方面内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国企改革,省际区增长极与产业空间布局,社会和谐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改革开放与区域合作机制建设。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吴琼  
办好农村的事,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战略部署。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好美丽乡村的进程中,审计为保证乡村振兴政策的落实起到积极作用。本文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及2021年政府乡村振兴审计的工作报告,分析当前在乡村振兴政策审计上存在的不足,并对应提出改善路径,以此让审计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政策落实。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仲怀公  王思婕  陈双  
本文根据审计署2019—2021年审计署公告对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主要表现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不到位、资金使用绩效低、项目管理不规范、效果未达预期,文章从国家审计的角度出发,针对相关问题从聚焦审计重点、加强审计公告公开披露以及注重全过程审计等方面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推进建言献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静然  赛娜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是国家监督公共政策制定与执行情况的一项制度安排,是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进而实现良治目标的重要手段。乡村振兴政策是现阶段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公共政策,对其进行跟踪审计尤为必要。本研究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基于公共政策过程,论述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作用机理,以2018~2020年审计署审计公告为研究对象,分析实践中乡村振兴政策落实跟踪审计的困境,并提出相应优化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