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84)
- 2023(8008)
- 2022(6970)
- 2021(6479)
- 2020(5663)
- 2019(12684)
- 2018(12883)
- 2017(25601)
- 2016(13958)
- 2015(15992)
- 2014(16141)
- 2013(16068)
- 2012(15049)
- 2011(13570)
- 2010(13982)
- 2009(13576)
- 2008(13785)
- 2007(12847)
- 2006(11840)
- 2005(11292)
- 学科
- 济(49622)
- 经济(49521)
- 管理(46193)
- 业(40441)
- 企(34231)
- 企业(34231)
- 制(26718)
- 银(23263)
- 银行(23118)
- 行(21711)
- 方法(20306)
- 财(19660)
- 中国(18213)
- 数学(17562)
- 数学方法(17389)
- 融(15336)
- 金融(15332)
- 度(15265)
- 制度(15262)
- 体(13997)
- 农(13980)
- 业经(12215)
- 体制(12160)
- 业务(11698)
- 务(11273)
- 财务(11248)
- 财务管理(11207)
- 企业财务(10655)
- 贸(10611)
- 贸易(10596)
- 机构
- 大学(198484)
- 学院(196203)
- 济(83513)
- 经济(81432)
- 管理(74415)
- 研究(64490)
- 中国(61085)
- 理学(61013)
- 理学院(60413)
- 管理学(59684)
- 管理学院(59293)
- 财(49472)
- 京(42699)
- 财经(36838)
- 科学(33362)
- 江(33119)
- 经(33096)
- 中心(32236)
- 所(31748)
- 银(28416)
- 北京(27757)
- 农(27740)
- 研究所(27472)
- 财经大学(27288)
- 银行(27235)
- 州(26683)
- 经济学(26391)
- 行(25393)
- 经济学院(23742)
- 范(23632)
- 基金
- 项目(114214)
- 科学(89929)
- 研究(88923)
- 基金(82820)
- 家(69605)
- 国家(69002)
- 科学基金(59438)
- 社会(56980)
- 社会科(54046)
- 社会科学(54033)
- 省(43350)
- 基金项目(42819)
- 教育(41838)
- 编号(37389)
- 划(36424)
- 自然(35465)
- 自然科(34592)
- 自然科学(34584)
- 资助(34506)
- 自然科学基金(34001)
- 成果(33338)
- 制(27762)
- 部(26946)
- 课题(26272)
- 重点(25413)
- 性(24344)
- 教育部(23840)
- 项目编号(23734)
- 创(23690)
- 国家社会(23516)
共检索到333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延进
如今,第三方支付服务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张、加速创新的状态,而与之相关的监管配套措施相对不足,非银行支付机构风险事件频发。通过分析工作思路、指标和操作设计,有针对性地提出在我国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管体系中引入分类监管方法的方案和建议。分类监管是提升支付机构监管效能的有效方式,它可以促进支付机构优胜劣汰和有效监管力量的充分高效利用,也是监管深化、细化的客观要求。分类监管应遵恤公平性、适应性、包容性原则,坚持鼓励和规范并重,培育和防险并举。实施支付机构分类监管,应尽快探索构建支付机构分类监管机制,构建以客户备付金风险管理为核心的评价指标体系,还应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和上下沟通联动,并借助专业评级机构参与评价。
关键词:
中央银行 支付机构 分类监管 金融监管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恒阳
随着非银行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内容不断扩充,监管边界也不断延伸,自2010年人民银行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监管范围,初步建立了涵盖支付机构市场准入、机构经营、资金安全、业务运行与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法规制度、支付机构监管机制逐步成熟完善。鉴于监管资源的稀缺性,非现场监管是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措施由于技术、资源、人员的局限性,仍存在未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数据质量欠佳、主动性不足、与现场检查结合不够等问题。本文尝试设计一个非现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非银行支付机构 非现场监管 改进措施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恒阳
随着非银行支付市场的快速发展,监管内容不断扩充,监管边界也不断延伸,自2010年人民银行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纳入监管范围,初步建立了涵盖支付机构市场准入、机构经营、资金安全、业务运行与风险防范等方面的法规制度、支付机构监管机制逐步成熟完善。鉴于监管资源的稀缺性,非现场监管是监管工作的重要一环,但目前的非现场监管措施由于技术、资源、人员的局限性,仍存在未建立完善的指标体系、数据质量欠佳、主动性不足、与现场检查结合不够等问题。本文尝试设计一个非现场监管体系的基本框架,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非银行支付机构 非现场监管 改进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戴玉明
当前国际上金融竞争愈发激烈,金融风险越来越大,如何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下,进行有效银行监管,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课题。我国银行监管历史较短,现有监管体制依然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监管协调机制刚刚起步,协调监管效率较差。本文反思我国银行监管协调机制存在的不足,从银行监管者的角度出发,对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银行监管协调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若干建议,力求对提高监管有效性有所裨益。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监管 协调机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奚宾
新常态下,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金融市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面临着巨大挑战。近几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快速发展,但违约事件频繁发生,折射出非银行金融机构自身和监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基于新常态下金融市场环境的新变化提出了包括整合监管架构、提高监管能力、加强执法力度和整合其他信息在内的多项监管建议,以期促进非银行金融机构健康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关键词:
新常态 非银行金融机构 监管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随着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非银行支付机构业务形式及产品名称更加复杂多样。怎样发挥金融科技的正面作用,又有效消除潜在风险,成为当前非银行支付监管面临的重大挑战。此外,非银行支付行业在高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行业垄断、数据寡头、混业经营等问题凸显,使得传统监管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非银行支付行业的发展。我国非银行支付监管亟需实施适应性监管。本文提出金融监管应秉持适应性、一致性以及穿透性原则,严格落实反垄断审查,推动非银行支付适应性监管创新,在鼓励非银行支付平台金融创新的同时,维护公平市场竞争和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巧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至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人们更加关心金融监管问题。通过对我国金融监管在发展中因其自身存在的不足,以及与国际监管体系的差距进行分析,在现今全球化影响和业务创新发展及综合化经营过程中,金融业应注重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前瞻性法律研究有效防范法律风险、构建我国银行业监管指标与评价体系、设立存款保险机构、改进金融监管手段和方式以合理应对国际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地保障银行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职能的发挥。
关键词:
金融危机 金融监管 银行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忻怡怡 王林华
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商业银行监管制集中而且单一,存在其弊端,按照国际惯例,多头监管模式有诸多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二元多头模式虽然合理但却并不适合我国,并且在我国特殊国情下有放大倾向。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市场环境下,一元多头式为商业银行监管的稳定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商行监管机制努力的方向。本文侧重分析多头监管模式的利弊并且对一元多头模式的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青松
<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6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深改委第二十六次会议强调,要健全支付领域规则制度和风险防控体系,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2023年11月24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于2023年12月9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与金融风险防范问题刘海虹1978年以来,金融部门的多元化改革打破了“单一银行”体系,非银行金融机构获得了生存的空间和发展的机会。10多年来,非银行金融机构增长迅速,对金融领域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我们知道,经济越发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孟丽莎
本文研究了大连市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大连市中小型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在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共同努力下,金融秩序良好,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但是,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监管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依据金融监管理论对大连市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完善监管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金融监管 非银行金融机构 风险防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王兰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银行金融机构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我国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监管尚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对如何完善非银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非银行金融机构 外汇 监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王华章
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传统行业的不断融合,从政府到企业,我国对数字经济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日益加深,"互联网+""分享经济"和"数字经济"也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截至2017年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72亿人,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用户基础。《中国"互联网+"指数报告(2018)》显示,2017年全国数字经济体量为26.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2.28%,数字技术在经济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升。然而,在平台化模式和网络效应的驱动下,数字经济容易出现单寡头或者极少数企业占领大部分市场份额的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胡晓
本文从支付账户发展历程、账户及资金性质、账户特点、国外监管实践等角度对支付账户进行研究和分析,并结合支付账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支付账户 发展历程 账户特点 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