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30)
- 2023(16136)
- 2022(13505)
- 2021(12722)
- 2020(10825)
- 2019(24792)
- 2018(24788)
- 2017(47476)
- 2016(25488)
- 2015(28544)
- 2014(28285)
- 2013(27331)
- 2012(25143)
- 2011(22609)
- 2010(23074)
- 2009(21721)
- 2008(20813)
- 2007(18372)
- 2006(16525)
- 2005(14902)
- 学科
- 济(100197)
- 经济(100027)
- 管理(70953)
- 业(66138)
- 企(54966)
- 企业(54966)
- 方法(43146)
- 数学(37847)
- 数学方法(37339)
- 中国(34921)
- 财(30511)
- 融(29544)
- 金融(29536)
- 银(28692)
- 银行(28657)
- 行(27640)
- 农(27571)
- 制(26181)
- 贸(22276)
- 贸易(22261)
- 业经(22196)
- 易(21793)
- 地方(20435)
- 学(20252)
- 体(17946)
- 理论(17892)
- 务(17653)
- 财务(17568)
- 农业(17530)
- 财务管理(17519)
- 机构
- 大学(352571)
- 学院(350662)
- 济(146470)
- 经济(143381)
- 管理(131107)
- 研究(118545)
- 理学(111412)
- 理学院(110198)
- 管理学(108173)
- 管理学院(107513)
- 中国(96910)
- 财(75285)
- 京(74120)
- 科学(68820)
- 所(58682)
- 财经(58210)
- 中心(55952)
- 农(54280)
- 江(53756)
- 经(52821)
- 研究所(52789)
- 业大(48037)
- 范(47279)
- 师范(46802)
- 北京(46728)
- 经济学(46552)
- 财经大学(43332)
- 院(43213)
- 州(42825)
- 农业(42285)
- 基金
- 项目(228245)
- 科学(180036)
- 研究(171294)
- 基金(165632)
- 家(143442)
- 国家(142219)
- 科学基金(121733)
- 社会(109538)
- 社会科(103866)
- 社会科学(103835)
- 省(88763)
- 基金项目(86390)
- 教育(80195)
- 自然(75799)
- 划(74936)
- 自然科(74000)
- 自然科学(73973)
- 自然科学基金(72634)
- 编号(69663)
- 资助(67707)
- 成果(58891)
- 重点(51832)
- 部(51582)
- 发(49308)
- 课题(49166)
- 创(47819)
- 国家社会(45912)
- 教育部(44901)
- 创新(44779)
- 科研(43519)
共检索到5441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军新 熊海斌 邱家明
当前金融业巨额不良资产问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掣肘,地方金融不良资产处置问题也列入议事日程。本文运用金融改革协调配套推进论,基于构建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体系的整体目标,回顾其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与宏观演进,分析金融不良资产处置体系构建中由于金融整体改革缺位等因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和障碍,进而提出以处理好五大关系为核心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巴曙松
近年来,商业银行体系存在的不良资产问题开始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即使是在传统的“一逾两呆”(逾期、呆滞、呆帐)统计体系中,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率也相当高;如果1999年按预定计划实行新的、与国际接轨的五级风险资产分类办法,商业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比...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晏艳阳 李治 许南
目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处置金融机构不良资产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但同时也表现出许多局限性。本文在对我国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不良资产交易中心的组织构架及其运作思路,并分析了它的合理性及深远意义。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处置 交易中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洪涛 杨宏略
本文分析了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定价现状和问题,介绍了建立不良资产处置估值定价模型的思路,提出了不良资产估值定价模型的参数设定、计算方法和步骤,阐述了该定价模型的可行性及不足。
关键词:
不良资产 处置 估值 定价模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建松
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从1979年开始拉开序幕,贯穿整个八十年代,经历了扩大领域、分设机构,围绕目标、建立央行,开拓市场、发展机构等几个阶段,进程曲折复杂,成绩令人鼓舞。如何从更深层次上总结和认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并将改革向深层次推进,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从微观到宏观都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实践证明,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寄望于突破效应,也不能过多过快地超前于整体改革步伐而孤军深入,而必须选择协调配套的推进策略。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旨在加快处置当前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维护金融稳定发展。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中国"四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一方面稳定了国内经济增长,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银行业等金融机构积聚了大量不良资产。为保障中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该文首先对不良资产产生的经济、金融环境进行了分析;其次,从四个方面对比了本轮不良资产(第二轮不良资产)与上世纪90年代不良资产(第一轮不良资产)之间的差异性;再次,总结归纳了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不良资产的处置经验;最后,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探讨了中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处置可以采取"AMC收购处置""债转股""互联网+不良资产"及"引进社会资本"等方式
关键词:
不良资产率 处置策略 金融机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一直以来,理论界及金融业界将不良资产视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世界各国也将防控和处置金融业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规模面临"双升"压力。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不良资产生成背景进行理论回顾;其次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对不良资产的具体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之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侯亚景 罗玉辉
一直以来,理论界及金融业界将不良资产视为金融业健康发展的一大毒瘤,世界各国也将防控和处置金融业不良资产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金融业的不良资产率及不良资产规模面临"双升"压力。基于这种现实背景,本文首先从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双重视角对不良资产生成背景进行理论回顾;其次从宏、微观两个层面分析我国不良资产产生的具体原因,进而对不良资产的具体特征进行剖析;最后从政府、金融机构及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我国金融业不良资产的"处置之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博逸 赵连祥
本文对中国不良资产三年来的管理和处置实践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从当前尚未建立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和缺乏科学的资产定价系统的事实出发,结合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转向,认为不良资产的管理和处置应该纳入资本市场的运作范畴,按照金融创新的要求,提出和创设了不良资产金融超市的营销思想和在此基础上构建不良资产管理和处置的新体系,从而实现中国不良资产的科学管理和高效处置。
关键词:
资产超市 营销 运作机制 新体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吕敬文
我国设立信达、长城、华融、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是面向21世纪的金融体制改革与国企改革的重要战略举措。资产管理公司及类似的机构在国际上并不鲜见,韩国、美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应当指出,资产管理公司应在市场化、阶段性、相对独立的基础上运作;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应分步进行,剥离不良贷款的资金应主要通过金融创新来取得,通过杠杆收购实现不良资产的转让;不良资产处置的主要方向是债转股、证券化与灵活出售。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杠杆收购 债转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琳
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处置问题逐渐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随着近几年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业务是大势所趋。文章以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为背景,分析了我国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种类,以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分析了目前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业务模式和存在问题,最后并提出了处置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对于全国和地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介入非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市场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非金融机构 不良资产 处置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侯亚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伐明显放缓,同时金融业在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及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中积聚了巨额不良资产,不良资产率不断升高。基于中国金融业的严峻形势,本文使用社会生产理论解释了当前不良资产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在传统不良资产处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不良资产处置的新方式,如对地方性AMC放量、放权、打造互联网+不良资产处置平台、重启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掀起新一轮债转股等。提出树立绿色金融服务绿色经济的发展理念,依法推进存款保险制度,补齐农村金融短板及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信用体系等方面来构建中国金融业发展新生态。
关键词:
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率 资产处置 新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