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99)
2023(11870)
2022(9969)
2021(9140)
2020(7676)
2019(16862)
2018(16865)
2017(31755)
2016(17183)
2015(19494)
2014(19546)
2013(19167)
2012(18095)
2011(16862)
2010(17262)
2009(16337)
2008(15730)
2007(14574)
2006(13235)
2005(11969)
作者
(51710)
(42926)
(42747)
(40531)
(27172)
(20344)
(19495)
(16720)
(16220)
(15266)
(14744)
(14270)
(13978)
(13794)
(13244)
(13180)
(12656)
(12488)
(12390)
(12254)
(11183)
(10525)
(10359)
(9839)
(9827)
(9600)
(9543)
(9510)
(8747)
(8610)
学科
(88518)
经济(88442)
管理(53245)
(47233)
(39655)
企业(39655)
方法(29419)
数学(25428)
数学方法(25167)
中国(24764)
地方(22741)
(18880)
业经(17919)
技术(17800)
(17457)
(16889)
(16764)
地方经济(14946)
(14275)
银行(14246)
(13787)
(13434)
金融(13426)
(12839)
环境(12666)
理论(12502)
农业(12379)
技术管理(12340)
(12173)
(11690)
机构
学院(256555)
大学(255071)
(112859)
经济(110490)
管理(95497)
研究(91901)
理学(80676)
理学院(79724)
管理学(78503)
管理学院(78008)
中国(70215)
(54385)
科学(54354)
(52592)
(46931)
研究所(42200)
财经(40771)
中心(40566)
(40298)
(38138)
(36664)
经济学(35091)
北京(34839)
(34161)
业大(33928)
师范(33816)
(33548)
(32078)
经济学院(31254)
财经大学(29743)
基金
项目(161708)
科学(127336)
研究(122056)
基金(113806)
(98872)
国家(98032)
科学基金(83098)
社会(78184)
社会科(74092)
社会科学(74070)
(65993)
基金项目(59653)
教育(55950)
(54632)
自然(50043)
编号(49609)
自然科(48826)
自然科学(48806)
自然科学基金(47903)
资助(45373)
成果(41400)
(38187)
(37220)
重点(37020)
课题(36462)
(35224)
创新(34901)
国家社会(32239)
发展(30430)
项目编号(30190)
期刊
(136488)
经济(136488)
研究(82881)
中国(56430)
管理(39425)
(39159)
学报(36484)
科学(34652)
(34219)
教育(31926)
大学(27541)
学学(25855)
(25770)
金融(25770)
技术(25247)
农业(23086)
经济研究(22947)
业经(21087)
财经(20957)
(18311)
问题(17562)
技术经济(15313)
统计(13699)
科技(13648)
(13575)
(13412)
商业(12847)
(12155)
(12023)
论坛(12023)
共检索到40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了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是关键。经济特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缩影,自建立以来就备受国内外关注,构建经济特区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经济特区创新能力,为其他地区创新发展提供借鉴作用。文章遵循科学性和可操作性、针对性和可比性、长远性和内涵性原则,围绕技术创新投入、技术创新产出、环境创新和制度创新四个方面来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中文  姜小冉  张序萍  
技术创新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已成为提高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文献调研和专家筛选的基础上,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从技术创新投入能力、技术创新支撑能力、技术扩散能力、技术创新产出能力和可持续创新能力5个方面选取了22个要素作为评价指标,构建了一套系统、量化、适用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改进的模糊积分评价方法提出了基于模糊积分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方法。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许崴  林海明  
区域创新能力可划分为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创新资源配置能力和创新环境优化能力。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四大能力评价子指标体系整合而成。根据动态分析结果可知:广东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七年持续增长,2004年~2005年增幅最大。其中科技发展因子持续增长,新产品开发效果与科技资源配置因子、技术研发能力因子、科技投入效果补充因子起伏较大,直接影响了其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元三  李惠娟  
文章首先提出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根据2006年江苏省各市的科技统计数据对其科技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得出各市科技创新能力排名,为各地制定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政策、提高各市的科技创新能力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月征  袁乐平  
区域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是区域经济稳定增长以及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有助于发现区域创新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对策。文章借用管理熵理论,从区域创新的系统角度出发,构建了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得到了各评价指标的熵值计算公式,并根据Brusselator模型给出了区域创新系统耗散结构的判据,为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燕萍  罗静子  沈晨  
作为社会科学研究中初步发展的新兴领域,区域创新至今尚未形成思想一致、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相关学术研究也处于广泛探索的初级阶段,亟需构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文章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区域创新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指标体系中各因素的权重进行了测算和分析,验证了其可行性和科学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党晶晶  王艳  孙斌  
文章以区域创新环境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区域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应用AHM赋权法和熵权法对指标赋权,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我国30个省际区域与理想点的关联程度,以此为基础进行排序、分析;最后,对我国三大经济区创新环境的差异性和变动趋势性以及创新环境与创新能力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爱华  
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文章基于区域发展相关的理论,构建了一套度量区域创新能力的理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统计评价理论以及数据可得性,给出了包含创新环境、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三个维度共计22个具体指标的区域创新实证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并利用2000—2016年间数据,对湖北省的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颜莉  
本文在创新投入中引入创新环境变量,构建一套相对完善的创新效率评价指标体系模型,并首次提出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和DEA的组合方法测量我国区域创新效率,最后用我国30个省市的创新数据进行测量实证分析,结合国内外实证研究进行比较分析,该评价体系和效率测量值得到检验和验证。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陈蕾  张军涛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取决于各个行为主体的创新行为,更取决于创新系统中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区域创新系统理论为出发点,从技术创新系统、知识创新系统、创新扩散系统和创新支撑环境4个子系统维度,从创新资源的投入、创新成果的产出、创新合作以及创新环境等几个层面,共96项评价指标,构建一个既能够从总体上衡量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又能够描述各个区域创新子系统和区域创新主体自主创新能力,同时又能体现创新主体之间互动关系的区域自主创新评价指标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钦玉  杨胜刚  
在知识经济崛起和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科技进步与创新已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国力增强的关键因素,通过加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发展已形成共识。文章为了分析与把握区域自主创新现状,找出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建立了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向军  董伟  龚雪萍  乔青松  陈金波  
会展业已成新时代城市经济的助推器,会展行业创新能力已显著制约其发展。有鉴于此,本文以武汉会展业为研究对象,以会展业创新能力评价为落脚点,构建武汉会展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武汉会展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艳华  柳卸林  刘建兵  
在对现代服务业的概念与创新特征进行界定的基础上,从创新投入、创新环境、创新技术产出、创新经济绩效四个维度设计了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代表城市,运用实际数据对其现代服务业创新水平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该评价指标体系在实践应用中具有可行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单东方  
文章以服务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为导向,立足资源型城市创新需求重点,从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产业转型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绩效四个维度构建了适用于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现阶段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山西为例,发现山西省创新能力发展不均衡,中部地区太原市一支独大,对周边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不足;晋北大同、朔州等城市创新能力,尤其是知识创造能力、创新环境建设能力与晋南城市差异明显;晋南内部创新发展不均衡,晋城市无法在短时期内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等问题。城市需要立足自身资源优势,通过相关手段提高城市创新能力,最终实现由创新带动资源型经济转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安亚娜  
文章通过回顾技术创新能力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方法,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便于企业客观的认识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并据此制定合理的技术创新战略,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