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8)
- 2023(7629)
- 2022(6527)
- 2021(6056)
- 2020(5211)
- 2019(11579)
- 2018(11523)
- 2017(22962)
- 2016(12298)
- 2015(14087)
- 2014(13967)
- 2013(13782)
- 2012(13035)
- 2011(11829)
- 2010(12495)
- 2009(12323)
- 2008(11509)
- 2007(10908)
- 2006(10146)
- 2005(9542)
- 学科
- 济(47215)
- 经济(47163)
- 管理(39975)
- 业(38201)
- 企(32302)
- 企业(32302)
- 融(26345)
- 金融(26344)
- 银(25605)
- 银行(25603)
- 行(24877)
- 中国(23905)
- 方法(18069)
- 制(16115)
- 财(16021)
- 数学(15471)
- 数学方法(15310)
- 农(14248)
- 地方(12074)
- 环境(11962)
- 业经(11920)
- 中国金融(11239)
- 贸(10681)
- 贸易(10665)
- 易(10498)
- 务(10408)
- 财务(10380)
- 财务管理(10357)
- 企业财务(9851)
- 划(9540)
- 机构
- 学院(175094)
- 大学(172478)
- 济(74898)
- 经济(73068)
- 管理(65713)
- 研究(55835)
- 理学(54519)
- 理学院(54003)
- 管理学(53349)
- 管理学院(53009)
- 中国(52710)
- 财(40484)
- 京(36265)
- 财经(31020)
- 科学(29096)
- 中心(28520)
- 江(28131)
- 经(27691)
- 所(26969)
- 州(23928)
- 北京(23694)
- 研究所(23624)
- 经济学(23415)
- 银(23033)
- 财经大学(22752)
- 银行(22225)
- 范(22148)
- 师范(21990)
- 农(21693)
- 融(21245)
- 基金
- 项目(100825)
- 研究(80404)
- 科学(78805)
- 基金(71238)
- 家(58935)
- 国家(58371)
- 社会(51013)
- 科学基金(50249)
- 社会科(48522)
- 社会科学(48509)
- 省(40022)
- 教育(37157)
- 基金项目(36739)
- 编号(35009)
- 划(32798)
- 成果(30540)
- 资助(29880)
- 自然(28805)
- 自然科(28047)
- 自然科学(28039)
- 自然科学基金(27517)
- 课题(24437)
- 发(22797)
- 部(22613)
- 重点(22480)
- 项目编号(22107)
- 性(21510)
- 创(21373)
- 国家社会(20548)
- 年(20436)
共检索到288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莹
金融创新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进入21世纪,金融创新活跃在与环境相关的金融领域,主要是围绕"气候变化"而形成碳排放市场并进而演进成碳金融和环境金融。环境金融的要义在于通过创新金融制度和金融工具,降低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带来的成本、转移气候和环境风险及不确定性。当前我国经济正面临向低碳化、生态化和循环化的转型,构建环境金融,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大有必要,而且大有可为。本文从国家、金融业和国际参与等层面探讨了构建我国环境金融的可行战略与可选路径。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金融创新 环境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鹂
建立碳金融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构建碳金融市场体系、碳金融服务体系和碳金融监管体系,鼓励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参与碳金融的投融资活动,这就需要积极从碳金融市场发展步骤、发展动力、发展环境、微观主体以及风险规制等方面探索碳金融市场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实施机制和措施。
关键词:
碳金融市场 清洁发展机制 自愿减排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陆红军
金融主导全球化的趋势表明,国际金融中心的博弈历来是大国崛起与博弈的制高点。全球化战略新思维应成为我国发展国际金融中心首先必须明确的定位思路,同时,借助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抓紧构建主动金融战略与策略,尽快完成从被动金融向主动金融的转型;最后提出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中心网络体系。
关键词:
国际金融中心 主动金融 网络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泽华
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生的金融自由化改革浪潮中,广大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金融自由化并未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鉴于此,西方某些经济学家提出了金融约束理论。目前国内也存在一些观点认为我国的现阶段已具备了实行金融约束的条件,应该选择金融约束战略。在对金融约束理论框架及其政策主张进行分析之后,可以认为金融约束在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可行性,逐步深入地推行渐进式的金融自由化战略乃是我国金融发展的可行选择。
关键词:
金融约束 金融自由化 金融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董静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夏斌
在世界对中国可能于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的"未知"、"不安全"猜疑太多的状况下,中国更需要以清晰的和谐金融战略昭示天下,回答维护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全球包容性增长的命题。文章提纲挈领地论述了中国未来金融发展战略的若干问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元龙 田野
加强中日金融合作,对推进双方经济金融发展、地区经济金融一体化和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中日金融合作在东盟"10+3"等多边区域合作的框架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两国之间的金融合作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有待进一步扩展。深化中日金融合作应把握"求同存异、互利共赢,开放包容、创新思路,循序渐进、先易后难"的三大基本原则。具体看来,中日两国可继续推进多边框架下的金融合作、加强两国货币金融政策协调、深化两国金融市场的合作、促进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真正实现互利双赢。
关键词:
中日金融合作 基本原则 合作模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缪建民
大国崛起战略要有大国金融战略的配合与支持。中国的金融战略首先应研究金融如何有效地服务于实体经济;要着眼于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要在坚持宏观审慎原则的基础上梳理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中的国家利益;要在把握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基础上,完善国家外汇资产配置战略;要在不断完美有管理的人民币基础上,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应立足于建立与大国崛起相适应的大国金融。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惠玲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及宏观经济转型、行业变革等多重因素推动下,绿色金融已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蓝海,也是银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论文结合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对我国商业银行构建绿色金融战略体系进行了思考和研究,以期为我国绿色金融战略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
商业银行 绿色金融 战略体系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友成
结构失衡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目前金融市场运行中的主要矛盾和金融市场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制约性因素。优化金融市场结构不仅是金融市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也是转变一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客观需要。因此,必须运用科学发展观来处理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市场结构优化之间的关系,并构建相应的发展战略体系,即协调战略、创新战略、开放战略和保障战略等。
关键词:
金融市场结构 结构优化 优化战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新耀
构建和谐金融是落实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阐释了和谐金融的内涵,指出了当前金融生态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改进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生态 信用环境 金融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霞
2008年标志着自2003年开始的国际投资热潮的终结。由于不断恶化的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与2007年相比,2008年全球FDI和跨国并购总额下降超过20%;考虑到危机对跨国公司投资支出的影响会随着时间而逐步完全显现出来,因此,2009年这种趋势仍将继续。我国鼓励吸引外资方式由绿地投资向跨国并购转变,然而由于各种因素,跨国并购占FDI的投资比重始终过低。分析了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提出在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情况下,如何利用有利条件,更好地吸引跨国并购。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外国直接投资 跨国并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煜宇 温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有赖于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的组织结构与服务体系并不能够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村金融的组织与操作层面仍然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当前农村金融改革应当走出误区,树立产业金融意识,按产业发展规律推进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带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从而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农村经济 产业组织创新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汪洋
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不断深化,个人金融业务在我国商业银行总体经营格局中的地位日益上升,对其作一些战略性思考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首先针对普遍存在于我国商业银行中轻视对私业务的问题,着重讨论了个人金融服务在我国商业银行经营发展中的重要性,并结合我国当前和未来几年的经济形势对个人金融服务中几个需要着重发展的业务领域的前景作了展望。同时也对我国商业银行开展个人金融服务业务需要注意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袁春晓
非金融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是出于营销动因和由于专业化分工深化 ,为维持企业长期竞争优势而作出的战略选择。非金融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主要将面临法律、风险控制和专业知识与技能等方面的障碍。为此 ,本文提出 ,国内非金融企业实施向金融服务领域的战略扩张 ,需要完成一个企业产品线与价值链再造以及市场角色的转换过程。
关键词:
战略扩张 非金融企业 金融服务 分工深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