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5)
2023(9898)
2022(8553)
2021(7911)
2020(6884)
2019(15422)
2018(15807)
2017(29937)
2016(16936)
2015(19540)
2014(19720)
2013(19448)
2012(17991)
2011(16142)
2010(16852)
2009(16369)
2008(16615)
2007(15738)
2006(14257)
2005(13495)
作者
(48849)
(40435)
(40253)
(38644)
(25713)
(19057)
(18567)
(15588)
(15150)
(14819)
(13775)
(13489)
(13216)
(13130)
(12817)
(12414)
(12014)
(12003)
(11881)
(11750)
(10500)
(10013)
(9839)
(9413)
(9342)
(9221)
(9045)
(8933)
(8250)
(7924)
学科
管理(63319)
(61279)
经济(61171)
(52974)
(48254)
企业(48254)
(24364)
方法(23675)
(22622)
中国(20346)
数学(19449)
数学方法(19248)
(16813)
业经(16661)
(16140)
贸易(16130)
(16001)
银行(15983)
(15804)
(15726)
财务(15673)
财务管理(15628)
(15117)
(15079)
企业财务(14754)
(12828)
金融(12821)
(12248)
体制(11720)
理论(11702)
机构
大学(241847)
学院(240926)
(97823)
经济(95358)
管理(91958)
研究(78844)
理学(74811)
理学院(74002)
管理学(73027)
管理学院(72512)
中国(67087)
(56329)
(52583)
科学(43818)
财经(41484)
(41228)
(39900)
中心(37644)
(37149)
(35293)
研究所(34846)
北京(33716)
(32623)
业大(30622)
财经大学(30370)
经济学(29810)
(29786)
师范(29452)
(28540)
农业(27463)
基金
项目(141204)
科学(109915)
研究(108834)
基金(100109)
(85347)
国家(84566)
科学基金(71995)
社会(67701)
社会科(64087)
社会科学(64071)
(55185)
基金项目(51541)
教育(51266)
编号(46148)
(46126)
自然(43849)
自然科(42726)
自然科学(42713)
自然科学基金(41949)
资助(41851)
成果(40849)
课题(33064)
(32220)
重点(31708)
(31535)
(29315)
(29109)
(29049)
项目编号(28896)
教育部(27971)
期刊
(121615)
经济(121615)
研究(79743)
中国(57677)
(48685)
管理(40606)
学报(33465)
(32331)
(31501)
金融(31501)
教育(31172)
科学(30571)
大学(26446)
学学(24362)
技术(22282)
财经(21868)
农业(20673)
业经(19553)
(18877)
经济研究(18342)
问题(16352)
(15169)
图书(13586)
会计(13215)
国际(13163)
理论(13012)
财会(12880)
现代(11663)
实践(11575)
(11575)
共检索到402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忠奎  周健  喻杰  
本文首先对港口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分析,指出港口基础设施的资产属性不同于一般的竞争性国有资产,港口资产的特殊属性迫切要求与之相适应的资产管理体制。然后对目前我国港口国有资产的规模、特点、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港口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原则和可选模式,并对可能的四种管理模式进行了利弊分析,最后推荐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共同行使出资人职能为目前港口建设任务繁重阶段的可行模式。根据过渡经济学的理论,文章最后对港口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近期和远期两套改革方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天宇  
通过对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现存的“政企分开”、“统一所有,分级管理”、“分类管理”等问题的分析,提出构建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的设想:从纵向上看,应实行分级所有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从横向上看,国有资产应实行分类管理;从总体上看,应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三层次”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社林,昌永慧  
用系统全面的视角论述了建立有序而清晰的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这一热点问题,首先指出我国现行医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进而阐述了构建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系的核心问题和新的管理程序,并联系实际提出了构建我国医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必须进行的相关配套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昂  赵行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框架构想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国有资产量大面广,分布不平衡,结构复杂。同时,必须从我国经济发展实情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现状出发,并借鉴国内外国有资产的先进管理方法和改革经验,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框架结构。(一)改革的总体思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通过强化国有资产的管理和宏观调控,促进国有资产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政府转变职能,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以保持和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建立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规范、高效的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促使国有资产管理实现三个转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胡家勇  
政企分开在改革之初就已经提出来了,但至今仍没有达到设想目标,政企关系实际上一直处于矛盾状态:一方面,出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考虑,政府依然以各种理由、各种身份(改制以前以行政长官的身份,改制以后则以国有股权代表的身份)对企业实施行政干预,结果政企不分现象仍十分普遍;另一方面。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权代表,受信息、利益、人力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并没有很好地履行所有者职责,相当一部分国有资产处于失控状态,“所有者缺位”和“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大量国有资产流失。这种情况表明,我们尚没找到适合市场经济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饶莉  
以三级架构为特征的新型国资管理体制已在各地得到建立,其本身并非完美,同时还有许多制度上、观念上、手段上的问题有待重视和解决。本文从制度架构和运行中的两个问题即新体制中委托代理层级关系、运营机制的市场适应性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许仲彦  孙锐  
改革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探索有效的国有资产实现形式,是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从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分析了我国现有国有资产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主要弊端和问题,对建立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思路和新举措进行了深入讨论,指出新体制的建立必将有力推动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宝库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属性1.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内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指国家所有并由行政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能以货币计量的各种经济资源总和,是为行政事业单位履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晓晖  王锐  
建立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新体制王晓晖,王锐17年来改革的经验表明,如果不对传统的国有资产管理与运营体制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进行变革,大量发生的国有资产闲置、浪费和流失等现象就无法消除,国有经济实力衰弱、日见萎缩和国有企业改革难以深化、发展难以继续的势头就...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宝库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新体制的定位与基本框架 (一)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运营新体制的定位。 1.国有资产的分类及其管理、监督、运营新体制。 国有资产是以国家作为出资者而形成的、并在法律上得以确认属于国家的资产。我国现存的国有资产大体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松森  
本文提出应建立"分级所有,分层管理"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探讨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必要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建文  刘继广  
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下,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1.国资委受政府委托履行出资人职责,国资委的职能行使如何与作为公共管理者的政府相协调。2.如何建立一个既有利于市场化的有序退出,又有利于市场化的便利进入的国有资本流动机制。3.国有资本运营收益的使用问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传谌  周海金  
本文从澄清国有文化资产、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等关键概念出发,将产权理论、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构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制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现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政府职能交叉,权责利不明;管理条块分割,融资受阻;政企不明,管办不分;监管法律缺失,政策缺乏保障,而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存在一系列问题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产权不清。以此为据,作者从宏观框架和微观制度上提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新体制构建的方向与路径是:改革的方向为国有文化资产管理的企业化和市场化,而改革的着力点则在于产权制度的优化。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总体设计》课题组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应当尽快进行税收、财政、金融体制和投资管理体制的配套改革,争取在三五年内,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国家宏观调控体制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同时,也要积极推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为市场经济运行建立一个公有制为主的新的产权制度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