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23)
2023(9281)
2022(7933)
2021(7350)
2020(6428)
2019(14295)
2018(14479)
2017(28388)
2016(15856)
2015(17642)
2014(17795)
2013(17693)
2012(16544)
2011(15007)
2010(15484)
2009(14828)
2008(14812)
2007(13702)
2006(12369)
2005(11611)
作者
(45637)
(37902)
(37869)
(36371)
(24091)
(18030)
(17236)
(14492)
(14146)
(13875)
(12949)
(12613)
(12357)
(12217)
(12043)
(11728)
(11253)
(11178)
(11069)
(10900)
(9773)
(9345)
(9169)
(8750)
(8606)
(8583)
(8573)
(8496)
(7807)
(7391)
学科
(58049)
经济(57942)
管理(50281)
(45521)
(37709)
企业(37709)
方法(24179)
数学(20909)
数学方法(20644)
(20613)
(20477)
中国(19637)
(16856)
(14396)
银行(14381)
(13797)
业经(13594)
(13097)
(12392)
(12065)
(12060)
金融(12057)
财务(12034)
财务管理(12000)
(11913)
贸易(11904)
(11676)
企业财务(11400)
体制(10981)
农业(10215)
机构
大学(226138)
学院(225108)
(93435)
经济(91300)
管理(83086)
研究(76810)
理学(69926)
理学院(69144)
管理学(68039)
管理学院(67610)
中国(61766)
(51597)
(48039)
科学(44199)
财经(39057)
(38978)
(36466)
中心(35832)
(35608)
(35174)
研究所(34449)
北京(30773)
业大(30348)
经济学(29121)
(28923)
财经大学(28873)
(28549)
师范(28258)
(27841)
农业(27642)
基金
项目(139370)
科学(109499)
研究(103854)
基金(101086)
(87608)
国家(86878)
科学基金(73685)
社会(66372)
社会科(62905)
社会科学(62889)
(53850)
基金项目(52620)
教育(48784)
自然(45971)
(45590)
自然科(44856)
自然科学(44841)
自然科学基金(44065)
编号(42312)
资助(41710)
成果(37016)
(32017)
重点(31490)
(30821)
课题(30312)
(29157)
(29021)
(28919)
教育部(27668)
国家社会(27572)
期刊
(109000)
经济(109000)
研究(73344)
中国(49423)
(41877)
学报(33895)
管理(33309)
(32923)
科学(30799)
(28332)
金融(28332)
教育(26605)
大学(26228)
学学(24509)
农业(21199)
财经(20223)
技术(18524)
经济研究(17667)
业经(17614)
(17347)
问题(14954)
(12746)
理论(12037)
实践(10759)
(10759)
图书(10630)
国际(10566)
(10396)
(10382)
商业(10122)
共检索到358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顾国爱  
构建弹性退休制度,必须坚持基础性与普遍性原则,即充分就业原则与养老保障弹性化原则。第一,在确保不影响年轻劳动力就业、保持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的前提下实行弹性退休制度,以促进劳动力市场吸纳老年人。要针对不同行业设置弹性退休准入门槛,科学确定退休年龄上限,对弹性退休群体的就业方式实行弹性化。第二,弹性退休制度要与养老保障制度弹性化相结合,建立多层次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实行多元化、个性化的养老金给付水准、给付方式,有效分散和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风险。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晓晖  
本文围绕影响退休年龄设定因素,从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缓解养老金危机、保障经济稳步增长等方面论证了推行弹性退休制度的合理性,并提出制定清晰制度实施路径框架,设计公平、合理的制度内容,以及给予当事人退休时间的可选择权是弹性退休制度顺利推行的保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翁仁木  
各国在普遍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也引入了弹性退休年龄的制度设计。文章从历史发展角度全面分析了国外弹性退休制度的产生和变化,考察了美国、德国、英国和日本弹性退休制的具体实施,深入研究了弹性退休制的特点和实施效果,这将为我国退休年龄政策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义  
作者认为,我国现在退休政策存在很多问题,必须进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逐步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实行弹性退休年龄、弹性退休方式和弹性退休收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新伟  
随着人口老龄化,提高退休年龄成为趋势。文章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涉及到就业、企业成本和社会公平等诸多问题,因此,必须在保证就业和社会公平目标下延迟退休年龄。文章指出,建立以最低工作年限为法定退休条件的弹性退休制度,需要通过经济激励,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并以政策限制和避免国有企业滥用制度。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孟令国  
中国社会正呈现出一种未富先老的状态,沿用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退休政策使得中国的养老保险体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笔者通过建立两期的世代交叠模型,分析不同的弹性退休年龄对劳动力人口的缴费率、老龄人口替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收现付养老保险制度下,人口老龄化率会随着退休年龄的推迟而不断降低,一方面在替代率不变的情况下,养老保险的缴费率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在保持缴费率不变的情况下,替代率不断升高。因此建设应根据性别、年龄、地区和行业的不同特点,渐进式地推迟退休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斌  
本文以甘肃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仿真模拟了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在"并轨"后几年的运行情况。预测结果是:"并轨"后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退休时的替代率远低于其现行水平,其替代率随着年份的增加变化也很小。要平稳实现两种制度的"并轨",建议采用逐步过渡法。而且,事先应做好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使其替代率保持在80%以上;给机关事业单位现有职工补建以前年度的职业年金;统一名词,规范概念等工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陈春  杨琴  杨洁  
依据生命周期假说理论,结合中国目前面临"未富先老"的社会背景,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以及医疗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退休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可以采取从弹性退休逐步向延迟退休过渡,区分工作类别、劳动强度差别,分不同地区分批逐步推进实施我国退休制度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增文  
社会保障基金收支缺口日益加大,2012年政府欲延迟领取养老金计划而征求意见,从效率的视角来看,这种计划能否顺利实施呢?本文将从社会保障制度的流程视角进行切入,分析如何调整才能使得在公平条件下,制度改革更具效率,也就是个体达到退休年龄时的社会保障缴费率与工资税率的一个均衡问题。笔者采用了生命周期模型,在非分离性偏好和残疾概率条件下,估计个体在退休后生活消费支出的变化状况,并且采用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变化幅度以及退休年龄的自我决定的家庭行为来确定生命周期模型的关键性结构参数。我们估计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变化幅度取决于家庭成员子女的消费,实证结果显示,改革可以延长弹性退休年龄1年以上,从个体所得税的视角来看...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邓继光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中老年化趋势加快使得养老金负担压力加大,退休制度改革是应对老年化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有利于从根本上扩大内需,但路径依赖使得强制性延长退休年龄会遭遇很大阻力。上海可在柔性延长退休年龄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探索实施弹性退休政策,做到与现行退休制度的有效衔接并兼顾各方的利益,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熙  
受人口老龄化等诸多经济、社会因素影响,退休制度改革成为国际热点。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对退休进行新的认识和界定。发达国家通过将弹性机制引入退休制度框架,提高了退休制度的灵活性,在遏制提前退休、激励延迟退休、提高老年劳动参与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我国退休制度改革日渐步入公众视野。为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弹性退休机制,需要深入探讨西方国家弹性退休制度,深入分析我国建立弹性退休机制的特殊约束条件,为弹性退休机制设计做好理论上的先行准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汪浩  
在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下,职工有动机选择尽早停缴养老保险或退休,这不利于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现收支平衡,且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形成矛盾。本文在精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弹性退休方案。职工在达到最低退休年龄后,可选择延迟退休或推迟领取养老金。每延迟一年退休,养老金月领取额增长9.9%左右。每推迟一年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月领取额增长8.9%左右。在此基础上再加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才能对职工产生经济激励。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国生  刘铱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荣  
伴随人口老龄化,弹性退休制已成为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选项,而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是现行养老金保险制度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证。作为政策评价的基础,必须对这一养老制度下的养老金隐性债务进行测算。本文根据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非连续的随机精算模型对弹性退休制下中国基本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进行测算,为相关部门在弹性退休制下应对隐性债务的相应积累基金的建立、防范养老账户债务风险决策等提供了有效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