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015)
- 2023(5809)
- 2022(4984)
- 2021(4807)
- 2020(4172)
- 2019(9525)
- 2018(9918)
- 2017(19568)
- 2016(10608)
- 2015(12344)
- 2014(12706)
- 2013(12424)
- 2012(11729)
- 2011(10618)
- 2010(10922)
- 2009(10346)
- 2008(10412)
- 2007(9832)
- 2006(8968)
- 2005(8312)
- 学科
- 济(35720)
- 经济(35663)
- 管理(28768)
- 业(25009)
- 银(20717)
- 银行(20572)
- 制(20265)
- 企(20098)
- 企业(20098)
- 行(19296)
- 方法(15255)
- 中国(14614)
- 数学(13314)
- 数学方法(13197)
- 融(12999)
- 金融(12992)
- 度(12055)
- 制度(12053)
- 财(11903)
- 体(11129)
- 业务(10419)
- 农(10095)
- 银行制(9110)
- 体制(8560)
- 贸(8086)
- 贸易(8074)
- 学(7984)
- 业经(7834)
- 易(7740)
- 理论(6709)
- 机构
- 大学(149223)
- 学院(149102)
- 济(59042)
- 经济(57457)
- 管理(53086)
- 研究(51506)
- 中国(49631)
- 理学(43258)
- 理学院(42767)
- 管理学(42072)
- 管理学院(41789)
- 财(34813)
- 京(32973)
- 科学(29646)
- 所(26912)
- 农(26708)
- 财经(26102)
- 中心(24838)
- 江(24722)
- 银(23974)
- 研究所(23857)
- 经(23534)
- 银行(22936)
- 北京(21582)
- 农业(21317)
- 行(21296)
- 州(20409)
- 业大(20122)
- 财经大学(19346)
- 院(18652)
- 基金
- 项目(87199)
- 科学(66325)
- 研究(65840)
- 基金(60782)
- 家(52714)
- 国家(52250)
- 科学基金(42967)
- 社会(39442)
- 社会科(37257)
- 社会科学(37247)
- 省(34151)
- 基金项目(31537)
- 教育(30755)
- 划(28954)
- 编号(28548)
- 自然(26429)
- 资助(25817)
- 自然科(25766)
- 自然科学(25754)
- 自然科学基金(25289)
- 成果(25181)
- 课题(20336)
- 部(19615)
- 重点(19576)
- 发(18249)
- 项目编号(17911)
- 创(17613)
- 性(17563)
- 教育部(16587)
- 创新(16533)
共检索到251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现场稽核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探索一种新的监管体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稽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设计了一套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稽核的监管体系。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现场稽核 现场稽核 监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民
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一直是中国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而将这些风险降低到与收益相匹配的水平或者降低到可以接受的水平,既需要外部的行政监管、审慎监管、市场力量监管,又需要商业银行内部监管。外部监管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内部监管的健全和有效程度。内部监管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非现场稽核。而非现场稽核作用大小、组织机构的设置、与其他内部控制之间的关系直接受非现场稽核功能定位的影响。需要明确的是,非现场稽核的功能应当包括监督功能、风险管理功能、鉴证功能和评价功能。
关键词:
非现场稽核 功能定位 信用风险 商业银行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李德升
构建非现场监测系统的目的是识别有风险银行,对其进行监测并提出预警。我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起步较晚,存在监测指标设计不合理、没有风险评价体系、监测技术落后、信息收集及监测工作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对此,作者提出构建非现场监测系统的原则和总体结构,在对原有指标进行取舍的基础上,设计和完善了非现场监测指标体系,确立了流动性指标、资产安全性指标、盈利性指标、资产充足性指标及市场风险性指标等指标类别。在构建和实施商业银行非现场监测系统时,还应注意信息的准确度与共享性、建立非现场监测工作机制、实现两种监管方式并重、采用新技术和提高监测人员素质等问题。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施琍娅
发生在银行的外汇收支不仅是社会其他成员外汇收支的全貌,更包括了银行自身金融资本的跨境流动,因此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在外汇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一直以来对银行外汇收支的监管定位比较模糊。本文旨探讨建立一套对银行外汇收支非现场监管的指标体系,一方面与央行对银行经营本外币业务一体化监管相对接,弥合监管真空,另一方面也可为外汇管理从直接走向间接提供思路。
关键词:
银行 外汇收支 非现场监管 指标体系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经伟
一、工商银行稽核监管机制的现状及其分析1、工商银行稽核工作的现状近一个时期以来,工商银行积极加强稽核监管工作,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是,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商业银行运行机制需求比较,还有许多不适应的方面:(1)现行的稽核监管组织体制,不符合商业银行监管要求。目前,工商银行稽核监管的组织体制是双重领导,一级分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景杰 吴文选
建立科学有效的稽核监督体制,应包括垂直的稽核监督组织体系、权威的稽核法规体系以及严格的稽核工作内容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景杰
一、商业银行稽核监督体制存在的弊端多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实行的是“三级管理,一级经营”的管理体制,稽核监督也与之相适应,实行“统一管理,分级领导,分层负责”的体制。这种体制当时适应了国有专业银行管理的需要,较好地行使了稽核监督职能。但是,随着社会主义金融事业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忻怡怡 王林华
我国现在所实行的商业银行监管制集中而且单一,存在其弊端,按照国际惯例,多头监管模式有诸多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借鉴。二元多头模式虽然合理但却并不适合我国,并且在我国特殊国情下有放大倾向。在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和市场环境下,一元多头式为商业银行监管的稳定模式,可以作为我国商行监管机制努力的方向。本文侧重分析多头监管模式的利弊并且对一元多头模式的构建提出合理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春园
论完善中央银行稽核监督体系问题金春园当前,人民银行的稽核监督工作面临的新要求是: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要强化中央银行职能。明确以保持货币的稳定为主要目标,实质上是突出了稳定货币的地位。强调了中央银行的职能主要是,领导和管理全国金融事业,科学地制...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宇龙 吴健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程婵娟
非现场监管作为金融监管的方式之一 ,在整个金融监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是 ,非现场监管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也是不争的事实。其原因除监管不规范及体制缺陷外 ,还在于系统指标体系不够完善所致。所以本文仅就如何完善非现场监管指标体系提出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
非现场监管 指标体系 监管效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锦 李海燕 鲜文铎
随着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将日益发挥其对监管的有效补充作用,相应的信息披露监管问题也逐步提上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日程。但我国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框架体系,用以指导信息披露及其监管实践的发展。本文拟从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理论框架体系的角度,研究相关的主体、对象、原则、手段等方面内容。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披露监管 理论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