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52)
- 2023(13736)
- 2022(11506)
- 2021(10591)
- 2020(9067)
- 2019(19752)
- 2018(20001)
- 2017(38825)
- 2016(20873)
- 2015(23458)
- 2014(23152)
- 2013(23073)
- 2012(21115)
- 2011(18885)
- 2010(19543)
- 2009(18838)
- 2008(19020)
- 2007(17812)
- 2006(16224)
- 2005(14771)
- 学科
- 业(98115)
- 济(87597)
- 经济(87454)
- 企(80121)
- 企业(80121)
- 管理(78642)
- 农(46934)
- 方法(34811)
- 业经(32271)
- 农业(31070)
- 财(30960)
- 中国(26685)
- 数学(26289)
- 数学方法(26117)
- 制(25581)
- 技术(23581)
- 务(21140)
- 财务(21115)
- 财务管理(21082)
- 企业财务(19952)
- 体(18455)
- 策(17472)
- 银(16537)
- 银行(16517)
- 贸(16491)
- 贸易(16477)
- 易(16110)
- 划(16034)
- 行(15876)
- 理论(15875)
- 机构
- 学院(306951)
- 大学(298793)
- 济(134801)
- 经济(132209)
- 管理(125407)
- 理学(106745)
- 理学院(105848)
- 管理学(104640)
- 管理学院(104079)
- 研究(95971)
- 中国(79669)
- 财(66383)
- 京(62142)
- 农(57827)
- 科学(52454)
- 财经(51018)
- 江(49237)
- 所(47042)
- 经(46023)
- 中心(45491)
- 业大(44406)
- 农业(43775)
- 研究所(41300)
- 经济学(40019)
- 北京(38988)
- 州(38365)
- 财经大学(36990)
- 经济学院(36153)
- 经济管理(35473)
- 范(34979)
- 基金
- 项目(189987)
- 科学(152130)
- 研究(148113)
- 基金(137685)
- 家(116530)
- 国家(115322)
- 科学基金(101233)
- 社会(97065)
- 社会科(91809)
- 社会科学(91788)
- 省(76633)
- 基金项目(73089)
- 教育(66459)
- 编号(61650)
- 划(61342)
- 自然(60871)
- 自然科(59458)
- 自然科学(59444)
- 自然科学基金(58465)
- 资助(53920)
- 成果(49755)
- 创(45791)
- 部(43205)
- 制(43165)
- 创新(41886)
- 发(41814)
- 重点(41649)
- 业(41632)
- 课题(41532)
- 国家社会(40081)
- 期刊
- 济(162645)
- 经济(162645)
- 研究(93727)
- 中国(67306)
- 农(60182)
- 财(54538)
- 管理(51585)
- 农业(40232)
- 科学(39366)
- 学报(37961)
- 融(35221)
- 金融(35221)
- 业经(32295)
- 大学(31433)
- 技术(30851)
- 教育(30681)
- 学学(29898)
- 财经(25939)
- 经济研究(23824)
- 经(22381)
- 问题(21814)
- 业(21363)
- 技术经济(18905)
- 贸(15850)
- 科技(15760)
- 世界(15694)
- 商业(15587)
- 现代(15520)
- 农村(15428)
- 村(15428)
共检索到4807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恩君 顾焕章
构建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夏恩君,顾焕章一现代经济增长理论表明,技术进步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之一,其贡献份额将占有越来越大的比重。而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的形成,只有不断地产生技术创新才能促进技术进步速率的提高,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一般来讲...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东宁
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是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作用的关键。本文在分析农业技术创新链循环中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生成机制的基础上,剖析了各类主体以价格机制为基本保障机制,通过竞争机制、供求机制、价格机制、信用机制、协同机制、激励机制等相互作用的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设定了各类主体技术创新动力强化机制生成的价格支撑条件,并为政府强化各类主体的农业技术创新动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农业技术创新链 动力生成机制 强化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湾
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增长模式转型的重要支撑。辽宁省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如何充分利用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来更好服务农业发展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我省农业绿色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从内生和外生两个方面来完善我省农业绿色创新动力机制的具体路径,既要从企业角度入手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同时将绿色发展纳入企业战略规划中去,也要从政府和市场角度入手推动我省农业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关键词:
农业 绿色 技术创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建华 郭儒鹏
新中农阶层是近几年在农村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双重压力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因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资源禀赋成为村内各阶层间的"缓冲带",并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彰显出独特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对新中农阶层在农业技术信息传播过程中内推和外拉的动力机制分析,得出其具有参与农业技术信息传播、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作用,并给出其具体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
新中农 信息传播 动力机制 实践样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任方旭,朱师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潮
一、技术创新的概念技术创新的概念最先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其概念:创新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实现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结合。其内容包括:1.制造新产品;2.采用新工艺;3.开辟新市场;4.开辟和利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5.建立新的管理、组织形式。熊氏创新理论主要着眼于创新的经济效果。如果把新技术代替旧技术、新工艺代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焰恒
本文认为构建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是可持续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文中着重界定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的概念、内涵、特征和创新主体 ,并提出了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框架和主要内容。
关键词:
可持续农业技术创新 构建 框架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启杰 姚云浩 马力
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剖析了合作农业推广的主体要素、辅助要素和环境要素三大动力结构及其功能,认为利益驱动、技术带动、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是合作农业推广的四大动力来源,提出了推广物品属性、交易成本和合作协同三大动力原理,并以广东省金稻种业的合作农业推广为例,对合作农业推广的动力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提出了多元农业技术推广组织合作动力机制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农业技术推广组织 合作农业推广 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晓庆
速水佑次郞和弗农.拉坦关于农业技术变迁理论与农业技术发展的历史事实真相到底有多近呢?本文认为,农业技术变迁之所以发生,不是单一的或几个因素的简单组合,而是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动力系统在起作用。农业技术变迁动力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各个分力有机构成的统一体,各个分力都对农业技术变迁有所贡献。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白硕 刘剑飞 吴江
论文从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与特点入手 ,分析了加入WTO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面临的严峻挑战 ,在此基础上 ,提出了在WTO框架下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WTO 农业技术 创新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春香 闫国庆
本文在界定农业技术创新内涵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效和存在问题作系统分析发现,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整体水平偏低,具体表现在农业技术研究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农业集约化程度和单产水平较低,农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比较落后。促进我国农业技术创新的对策包括探索农业科技发展道路,正确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技术类型;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建立可持续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形成创新合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杨 杨锦秀 傅新红
本文通过选取11个原始指标构建出农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与分类,结合地区实际情况对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特殊现象进行了分析,有针对性地给出了提升区域农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少杰
一、引言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科学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具有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技术创新促进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如何激励技术创新,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促使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与先进的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这个问题对于技术和经济都很落后的中国来说就显得格外重要,因而问题的解决也就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龚建立 王飞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