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27)
2023(8010)
2022(6909)
2021(6425)
2020(5707)
2019(12662)
2018(13007)
2017(25390)
2016(13996)
2015(16121)
2014(16287)
2013(16041)
2012(15131)
2011(13795)
2010(14278)
2009(13948)
2008(13976)
2007(12999)
2006(11978)
2005(11341)
作者
(40729)
(33714)
(33564)
(32254)
(21367)
(15954)
(15541)
(12872)
(12756)
(12484)
(11443)
(11353)
(10921)
(10902)
(10534)
(10364)
(9955)
(9905)
(9904)
(9866)
(8902)
(8244)
(8035)
(7805)
(7769)
(7701)
(7613)
(7489)
(6842)
(6524)
学科
(51856)
经济(51756)
管理(49744)
(41753)
(35336)
企业(35336)
方法(20823)
(19549)
(18954)
中国(17699)
数学(17602)
数学方法(17364)
(14860)
业经(13357)
(12729)
银行(12718)
(12175)
(11875)
(11785)
财务(11752)
财务管理(11720)
企业财务(11127)
(10811)
(10689)
贸易(10680)
(10550)
金融(10547)
(10479)
体制(9998)
(9556)
机构
大学(207900)
学院(205610)
(83367)
经济(81377)
管理(78458)
研究(66645)
理学(65034)
理学院(64364)
管理学(63466)
管理学院(63067)
中国(55322)
(47629)
(44529)
科学(37148)
财经(35847)
(33630)
(33217)
中心(32139)
(32051)
研究所(28885)
北京(28758)
(28397)
(27031)
财经大学(26223)
(26205)
师范(25989)
业大(25779)
经济学(25545)
(24036)
经济学院(22920)
基金
项目(122816)
科学(96115)
研究(94565)
基金(88248)
(75043)
国家(74412)
科学基金(63601)
社会(59941)
社会科(56718)
社会科学(56706)
(46928)
基金项目(45884)
教育(43993)
编号(40827)
(39400)
自然(38564)
自然科(37518)
自然科学(37505)
自然科学基金(36844)
成果(36761)
资助(36269)
(28394)
(27950)
课题(27689)
重点(27174)
项目编号(26166)
(25077)
(24952)
(24826)
国家社会(24627)
期刊
(99623)
经济(99623)
研究(67237)
中国(45492)
(39126)
管理(30641)
学报(28725)
(26313)
科学(25503)
(25366)
金融(25366)
教育(24686)
大学(22097)
学学(20163)
财经(18622)
技术(17357)
农业(16606)
业经(16301)
(15933)
图书(15705)
经济研究(15509)
问题(13824)
理论(12863)
(11961)
实践(11726)
(11726)
书馆(11123)
图书馆(11123)
会计(9945)
国际(9871)
共检索到3340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蒲舟军  
个人信用征信体系通过采集、披露和使用个人信息,在有效保障市场交易安全的同时也对个人信息安全造成极大危险。在我国目前信用征信体系已初步建立的情况下,对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却仍然空白。我国应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对征信体系下个人信息采集、披露和使用的目的、主体、范围和程序进行规范,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的配套机制,将个人信息置于法律的切实保护之下。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海应  蒲舟军  
法律保护缺乏已成为我国征信业长远发展的软肋。由于缺乏个人信息隐私权保护的法律义务的约束,我国信用征信业的运营成本比征信法律较为完备国家的同行相对较低。而该低成本恰是以侵犯公民隐私权而导致的社会高成本换来的,这种外部不经济使个人信用征信业获得较大利益而社会为此付出了额外成本。而且,这种低成本对外资也更具吸引力,并可能导致大量的寻租活动和巨大的社会成本。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吕炳斌  
金融消费者是消费者概念在金融领域的延伸和专业化,是指与金融机构建立金融服务交易关系、接受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自然人。在金融消费者保护问题上实行统一监管模式,创设金融消费者保护的官方机构已经成为西方金融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我国有必要构建和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法律制度,使金融消费者保护有法可依。首先要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我国应完善相关法律及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金融消费者保护的规定。其次,从制度构建角度看,借鉴国外经验,健全金融消费者保护的机构设置。建立统一的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是我国金融业走向统一监管模式的一个尝试和最佳突破口。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夏韵  
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这就意味着WTO有关的原则和规则对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完善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作为多哈谈判的重要议题的环境问题,更对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通过对WTO相关环境规则的剖析,结合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状况,探讨在WTO法律框架下如何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卫华  
一、立法理念滞后。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商业银行法》、《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涉及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均是在20世纪90年代制定和颁布的,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等因素相适应的。从当前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实际需求来看,这些法律的立法理念已明显滞后。一是与其他领域产品和服务相比,金融领域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具有特殊性,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以一般商品与服务中的消费者为主体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黄德林  汪琳  
在资源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矿产资源无疑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但矿业是高污染行业,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矿产资源持续大规模的勘探开采,引起了一系列严重的矿山环境问题,矿山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其影响已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矿山生态环境制度建设至关重要。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矿山环境恢复机制的现行制度框架,在此框架的基础上,对我国矿山环境状况恶化的现实进行了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针对矿山环境问题的意识、立法执法、资金技术的现实状况。接下来,对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机制进行了宏观构建。笔者认为,要从三个方面对我国的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进行构建。首先是调整矿山生态环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蓝天尧  
自《海岛保护法》实行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了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当前,我国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法律制度仍然面临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性质及内涵不明、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征收模式存在不足、无居民海岛使用权流转制度不健全以及违法用岛行为惩罚力度不足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当继续推进无居民海岛相关立法,完善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法律规制,保障无居民海岛的有序利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马思萍  方倩  
随着银行法律纠纷的增多,银行相对人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在对银行消费者法律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银行消费者保护的现状及其不足,提出了完善我国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朱绵茂  彭静  
金融危机爆发的过程中,银行监管不到位,致使各国银行消费者的权益严重受损,极大的影响了银行消费者们对银行的信心,一直以来被忽视的消费者保护问题逐步受到各金融国家的重视。2009年6月美国的《金融监管改革—新基础:重建金融监管》和《多德—弗兰克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又名《华尔街改革和消费者保护法案》和《多德—弗兰克法案》)改革方案的相继出台,其用意在于修补当下美国在危机中暴露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调研组  
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包括英国议会通过的法律、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制定的规则和行业自律规则。《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2000年金融服务与市场法》(FSMA)于2001年4月1日生效。该法案标志着英国金融监管体制从1986年《金融服务法》确立的"成文法框架下的行业自律"体制转变为"成文法规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建学  
通过中国与东盟间的相互投资规模日益增大,加强对国际直接投资的法律保护既是最终建成这一自由贸易区的重要条件,也是防范投资风险的必要手段。通过对我国与东盟投资保护法律制度的研究,找出现有保护机制的缺失,为构建更加完善的投资保护制度纳言献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万劲波  陈赛  
建立良好、和谐一致的环境法律体系是我国环境法制建设的重要基础。《环境保护法》确立的环境目标责任制、排污收费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限期治理制度和公众参与制度等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新的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需要变革与创新。许多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亟待上升为法律制度。因此,《环境保护法》扮演着整合性环境立法的角色,修订时应持资源、环境与生态的整体观念。基于调研和理论思考,提出6点建议:提升立法层次、增强法律权威;确立环境优先、追求社会至善;制约行政权力、明确政府责任;提倡环境自治、保障公众参与;突破诉讼瓶颈、鼓励公益诉讼;理顺权责关系、提高管理效率,以期为《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和环境法律制度...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罗娇  
文章采用比较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析各国对个人信息保护的权利路径及其在大数据环境下面临的困境,认为以财产权、人格权、隐私权、姓名权、肖像权、信息自决权、形象权、被遗忘权等单一权利路径,均难以妥善解决大数据环境下个人信息保护与利用之间的冲突。建议突破单一权利路径,以"信息控制"为核心保护信息主体的知情、决定、保密、访问、更正、删除、传输、封锁等权利,并建立数据管理政策、利用技术手段落实个人信息的保护。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邓灵斌  
大数据时代,对敏感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显得重要而迫切,欧盟、美国在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制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我国相关立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意义。文章综合运用比较、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相关研究综述引出研究缘由,然后将欧盟和美国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法律规制进行对比,阐述二者的相同点及主要差异,最后分析了我国的立法特色。文章认为,我国的敏感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吸收了欧盟、美国的有益经验,但又具有自身特色,主要表现为:由“分散立法”走向“统一立法”的法律规制特色模式;采用不完全列举的方式界分敏感个人信息类别,设置“兜底条款”,为未来留有扩充空间;注重敏感个人信息保护与公共利益、个人信息安全之间的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