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8)
2023(7439)
2022(6285)
2021(5562)
2020(4706)
2019(10446)
2018(10539)
2017(19425)
2016(10813)
2015(12331)
2014(12636)
2013(12178)
2012(11486)
2011(10809)
2010(11206)
2009(10563)
2008(9920)
2007(9077)
2006(8233)
2005(7493)
作者
(33358)
(28076)
(28017)
(26467)
(17859)
(13087)
(12633)
(11015)
(10676)
(9997)
(9707)
(9365)
(9258)
(9121)
(8856)
(8594)
(8308)
(8138)
(7850)
(7749)
(7282)
(7035)
(6901)
(6550)
(6418)
(6218)
(6185)
(5951)
(5879)
(5579)
学科
(69198)
经济(69144)
管理(29883)
方法(24500)
(22416)
数学(22163)
数学方法(21807)
(18694)
企业(18694)
地方(17526)
中国(14265)
(13745)
地方经济(12588)
业经(11073)
(10976)
(9581)
(9556)
理论(9136)
(8802)
(8612)
金融(8605)
环境(8410)
(7783)
银行(7764)
(7691)
经济学(7626)
(7565)
农业(7157)
(6722)
(6701)
机构
学院(162793)
大学(161456)
(74161)
经济(72692)
研究(60542)
管理(58185)
理学(49548)
理学院(48953)
管理学(47728)
管理学院(47418)
中国(44596)
科学(36416)
(34002)
(31906)
(31415)
研究所(28507)
(26892)
中心(26619)
(25371)
财经(24968)
经济学(23788)
业大(23387)
(22466)
(21701)
北京(21559)
农业(20938)
经济学院(20933)
(20839)
师范(20583)
(20007)
基金
项目(105385)
科学(82323)
研究(76016)
基金(75094)
(66030)
国家(65518)
科学基金(55197)
社会(48736)
社会科(46173)
社会科学(46161)
(42757)
基金项目(38282)
教育(35449)
(35300)
自然(34645)
自然科(33864)
自然科学(33853)
自然科学基金(33179)
资助(32201)
编号(30094)
成果(25008)
重点(24232)
(23732)
课题(22510)
(22510)
(21247)
国家社会(20316)
创新(19955)
科研(19580)
计划(19310)
期刊
(89814)
经济(89814)
研究(51221)
中国(34445)
学报(26478)
(24464)
(24058)
管理(23890)
科学(23364)
大学(19807)
学学(18954)
教育(17856)
技术(16954)
农业(16272)
经济研究(15862)
(14265)
金融(14265)
财经(13391)
业经(12336)
统计(12072)
(11702)
问题(11196)
(10438)
技术经济(10058)
决策(9714)
(8300)
世界(7809)
(7660)
商业(7326)
经济问题(7316)
共检索到2550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惠茹  陈志国  叶慧君  
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方面,需要通过形成资源与生态环境得以永续利用的循环型国民生产体系,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实现国民财富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要通过形成适应资源与环境容纳能力、具有可持续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谢洪礼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economic security,builds an indicator system to assess China's national economic security,and presents assessments to China's economic security status in 1990s.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游士兵  高原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改革,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文章以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为研究对象,通过整理分析其发展史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建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引入量化方法,从多个角度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史进行了验证与解释,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文献整理的方法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评估,以期丰富我国国民经济统计与量化史学的相关理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詹云乔  
由国家统计局岳巍等部分核算专家集体编写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1991年3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既是新体系研究论证和试点实践的总结,又是新体系基本原理和方法论的论述;无论作为专业知识的培训教材,还是作为广泛宣传新体系基本知识的学习材料,都是非常必要的,及时的,而且是实用的。它具有以下特点。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启贵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朱启贵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涵义国民经济核算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或社会面生产为对象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或社会再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系统的计算、测定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是整个经济信息系统...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袁维海  
循环经济以统筹人与自然关系为基础,遵循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活动规律,以达到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物高效回收的目的。毫无疑问,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于我国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由于完善的循环经济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因此,构建适合循环经济良性发展运行的政策体系,势在必行。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澎田   綦良群   宋立龙   栾杰  
从国内外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来看,都经历了开发——上升——稳定——衰落的过程。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经济运行模式,使其发展的特点与众不同。如何实现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成为资源型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产业结构的调整,实现可持续发展,客观上要求核算体系要适应。要根据资源型城市经济运行的特点,主要是经济运行流程和经济结构的演变,建立新的核算体系。研究的重点是:根据资源型城市特点,细化和扩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将国民经济核算、资源环境核算和社会核算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统计方法上的调整等。一、自然资源与环境核算提出的原因和背景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郑菊生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论郑菊生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特有的基本方法是平衡方法和平衡模式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方法和模式取决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性质、功能和内容。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反映国内(民)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等来龙去脉的国民经济会计。它提供用于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茉楠  
对传统GDP核算局限性的再思考一直以来,在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一直占据主导,但GDP核算有非常大的局限性:一是GDP是流量核算,只能反映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不能反映该国的实际富裕程度(即国家财富存量)。二是GDP核算只反映了最终产出和总收入,未反映为获得总产出而付出的成本和代价,没有考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刘奇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为指导。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就是要根据马克思的再生产原理和剩余价值理论,坚持区分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界限,正确反映经济的循环和周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宝瑜  
一 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有借鉴地自行设计。联合国统计局推荐各国采用的帐户体系(SNA),是以资产阶级经济学理论为基础设计的。在SNA中,全部指标均采用资本主义经济统计口径,很难适用于社会主义制度国家。要建立我国的国民经济帐户体系,必须以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有借鉴地自行设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坚白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设计,是不是要联系理论问题来考察?有的人认为核算体系问题技术性很强,没有必要从意识形态方面来论证。我的看法是:在具体的计算方法上,可以博采众长,不问来自东方或西方;但关于核算范围和核算体系的形成,因涉及指导思想问题,在理论原则上,我们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能和稀泥。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课题组  许宪春  彭志龙  吕峰  魏媛媛  
本文是"SNA的修订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系列研究的收篇之作。文章从基本概念、基本分类、基本核算方法、基本统计指标等方面对2008年SNA的变化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对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修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宪春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问题我国现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对现有核算体系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类进行认真的清理,继承其中科学合理的部分,修改或淘汰其中存在问题或已经过时的部分。现有核算体系是以MPS为基础、兼容SNA的核算内容,在实际核算中采用的SNA指标带有明显的MPS相应指标的痕迹。所以在新核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