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
- 2023(657)
- 2022(546)
- 2021(495)
- 2020(327)
- 2019(969)
- 2018(1104)
- 2017(1245)
- 2016(588)
- 2015(659)
- 2014(707)
- 2013(649)
- 2012(631)
- 2011(594)
- 2010(551)
- 2009(555)
- 2008(687)
- 2007(425)
- 2006(351)
- 2005(328)
- 学科
- 济(4200)
- 经济(4199)
- 管理(1572)
- 地方(1436)
- 业(1227)
- 方法(1201)
- 中国(1177)
- 数学(1152)
- 数学方法(1150)
- 地方经济(1032)
- 关系(989)
- 对外(920)
- 经济关系(818)
- 企(812)
- 企业(812)
- 外经(798)
- 对外经济(792)
- 融(749)
- 金融(749)
- 贸(664)
- 贸易(664)
- 易(638)
- 教育(595)
- 银(586)
- 银行(586)
- 行(578)
- 业经(574)
- 财(488)
- 技术(484)
- 发(470)
- 机构
- 大学(10218)
- 学院(9228)
- 济(5073)
- 经济(5001)
- 研究(4127)
- 管理(3434)
- 理学(2916)
- 理学院(2869)
- 管理学(2841)
- 中国(2834)
- 管理学院(2820)
- 科学(2116)
- 京(2038)
- 财(1917)
- 所(1889)
- 研究所(1759)
- 中心(1730)
- 经济学(1699)
- 院(1536)
- 经济学院(1535)
- 财经(1528)
- 范(1486)
- 师范(1473)
- 经(1410)
- 江(1392)
- 师范大学(1301)
- 科学院(1289)
- 北京(1273)
- 贸(1211)
- 研究院(1194)
共检索到153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长湧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对于我国继续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打造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新时期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的关键一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适应国际国内条件变化新趋势的客观要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与世界的经济关系继续发生变化,加入WTO带来的开放红利已基本释放,迫切需要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再造"开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韩文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题中应有之义,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把握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新要求,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庄芮 张晓静
新时代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以从空间、产业、规则三个层面理解其时代特征。其理论内涵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以新发展理念为价值引领,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以互利共赢、共建共享为基本原则,推进外贸创新发展;注重“引进来”和“走出去”双向投资的协调发展;基于创新驱动的全球价值链地位跃升;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国际经贸规则制定。基于此,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必须突破现有瓶颈,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围绕制度型开放这一关键点,大力推进贸易创新发展、营商环境制度性优化、自贸试验区集成创新、主动对接并引领更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余振 秦宁
新发展格局下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增添我国内循环新动能、提升我国外循环抗风险能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高效的必然要求。当前,面临新兴科技和产业领域的国际规则与标准制定之争加剧、“逆全球化”趋势向纵深发展且影响规模逐渐扩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须改革等复杂的外部环境,要利用我国工业体系、需求结构、科技创新实力、对外开放质量和国际影响力呈现向好趋势的内部基础,以服务业开放和服务贸易为重点,强调“边境内”制度建设,以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为重点任务,以服务业开放为重点构建开放新格局,以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制度型开放新高地,以国际组织、“一带一路”、双边和多边自由贸易引领经济全球化,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论文从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出发,提出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各项措施、各个战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就是各项措施、各个战略的系统集成。具体来说,在外资、外贸和金融创新的关系上,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第一,投资带动贸易,创造贸易,贸易战略因投资战略而升级。第二,金融支持投资,投资的推进需要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开放的扩大来推进。第三,投资改变着国家产业格局,也改变着与各国的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国际产能合作的实现与投资战略紧密联系。在对上海开放型经济建设的重要成果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论文提出以自贸试验区为重点实现上海改革开放各项措施的系统集成的对策建议,包括:通过制度创新获得比较优势,通过金融、贸易和技术政策的协同促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加强上海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联动,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化改革加强与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加快本土跨国公司培育吸引国内外跨国公司集聚,等等。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上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赵蓓文
论文从自贸试验区建设在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作用出发,提出上海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的各项措施、各个战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上海自贸试验区的改革开放就是各项措施、各个战略的系统集成。具体来说,在外资、外贸和金融创新的关系上,就存在着这样一种关系:第一,投资带动贸易,创造贸易,贸易战略因投资战略而升级。第二,金融支持投资,投资的推进需要金融改革的深化与开放的扩大来推进。第三,投资改变着国家产业格局,也改变着与各国的产业分工和价值链分工,国际产能合作的实现与投资战略紧密联系。在对上海开放型经济建设
关键词:
自贸试验区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上海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小芳
本文着重从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放宽投资准入;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几个方面论述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方向与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以开放促改革……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岸元
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经济增长离不开外部要素资源输入和国际市场需求,对外开放对于国内改革的意义在于探索建立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制度。而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的核心,是如何充分发挥"资本+产能"这一新比较优势。因此,应在通过扩大开放促进形成与我国利益诉求更加兼容的新国际经济治理结构方面更加有所作为,提出更有开创性的设想。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方平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继续提出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目的均为提升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分工与合作,实现全方位开放的新局面。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与服务
[期刊] 改革
[作者]
杨丽花 王跃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开放逐步实现从开启区域开放,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再到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无论是应对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的新挑战,还是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使命,以及提升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新任务,都迫切需要实施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未来,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可按照推进以制度型开放为主体、以内陆地区和服务行业开放为两翼的"一体两翼"思路展开和实施。具体而言,应推动规则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实施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打破开放空间的差序格局,加快实施更大范围的全面开放;推进服务业高水平开放,加快实施更宽领域的全面开放。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制度型开放 服务业开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佟家栋 张千 佟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使我们改革开放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经济发展遇到了严峻挑战,需要寻找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动力,这个新动力就是开放型市场经济的加快建设。它将替代开放倒逼改革,成为促进发展新的动力机制。当前,中国正处于新旧动力机制的转型期,需要加快转型步伐,为建设和完善开放型市场经济体制采取一系列行动,减少转换所需要的成本。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增强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远鹏 卢晓菲
中国开放型经济理论显著不同于西方主流经济理论的学术体系和理论范式,重点研究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开放型经济影响研究侧重于经济效应特别是金融开放的经济效应,对外开放的经济质量效应;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政策管理研究侧重于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宏观政策管理思路、经济安全对策问题、"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对策等。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研究,重点解读了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之"新"、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更高水平"以及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核心本质。现有文献对"双循环"背景下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研究很少,应进一步研究更高水平开放新经济体制和经济高质量、稳定、安全发展的互动机制,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政策管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沈丹阳
过去五年,我国对外开放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国家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进行了系统部署,加快发展更广领域、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具有了新的内涵特征。进入新时代,在继续高标准推进相关改革,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同时,将加快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进程面临新难题新挑战下顺应历史大势的正确方向,也是各国经济利益深度融合大趋势下推进全球化的可行方案,有其历史与时代的内在逻辑。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推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既是两个重要的发展命题与时代要求,相互间又有着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彭璧玉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的对外开放水平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出口导向和吸引外资的经济发展策略支撑了广东经济长期高速的增长。2014年开始的广州南沙、深圳前海蛇口和珠海横琴三个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广东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标志。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总体要求。2017年4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