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16)
2023(11296)
2022(9840)
2021(9516)
2020(7666)
2019(18163)
2018(18289)
2017(35249)
2016(19233)
2015(21777)
2014(21890)
2013(21322)
2012(19597)
2011(17497)
2010(17435)
2009(15732)
2008(15551)
2007(13588)
2006(11931)
2005(10541)
作者
(54117)
(44540)
(44470)
(42281)
(28510)
(21369)
(20307)
(17620)
(17147)
(16064)
(15509)
(14960)
(14034)
(13969)
(13842)
(13765)
(13305)
(13302)
(12752)
(12646)
(10992)
(10915)
(10890)
(10179)
(10062)
(10007)
(9976)
(9908)
(9004)
(8712)
学科
(71065)
经济(70974)
管理(52895)
(48837)
(42054)
企业(42054)
方法(34762)
数学(29111)
数学方法(28767)
(20210)
银行(20063)
中国(19082)
(18827)
(18751)
(18152)
(17293)
(17066)
业经(16531)
理论(16070)
地方(14181)
(14127)
金融(14125)
(12862)
农业(12194)
(11656)
贸易(11645)
教育(11559)
(11424)
制度(11411)
(11266)
机构
大学(264812)
学院(262922)
管理(106580)
(98842)
经济(96403)
理学(92099)
理学院(91103)
管理学(89566)
管理学院(89098)
研究(83425)
中国(67409)
(56606)
科学(52301)
(46591)
(40730)
(40255)
中心(39131)
业大(38380)
(38213)
财经(37578)
研究所(37321)
北京(35818)
(35504)
师范(35191)
(34098)
(32541)
农业(31617)
(30339)
经济学(29356)
技术(28931)
基金
项目(181418)
科学(141482)
研究(135940)
基金(129427)
(111170)
国家(110186)
科学基金(95098)
社会(82601)
社会科(78080)
社会科学(78059)
(71435)
基金项目(69283)
教育(63563)
自然(61604)
自然科(60081)
自然科学(60070)
(59749)
自然科学基金(58973)
编号(57389)
资助(53241)
成果(47082)
重点(40093)
(39590)
课题(39358)
(37855)
(37561)
项目编号(35765)
创新(35077)
大学(34531)
科研(34361)
期刊
(105856)
经济(105856)
研究(79739)
中国(49724)
学报(40176)
管理(38093)
科学(37011)
(36262)
教育(35443)
(34760)
(33588)
金融(33588)
大学(30398)
学学(28313)
技术(24099)
农业(24048)
财经(18044)
业经(16955)
图书(16214)
经济研究(16098)
(15166)
理论(15080)
实践(14171)
(14171)
问题(13645)
科技(12647)
(12023)
现代(11877)
技术经济(11848)
情报(11785)
共检索到385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彭飞龙  陆和杰  
文章从创建学习型城市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高度入手,参照国内外学分银行研究成果,以提升普通市民素养为目的,在广义学习的概念基础之上,提出适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终身教育模式,并探索具有个性化的市民学习体系,与学分制相衔接,建设区域性的市民学分银行。其所建构的学习信息储存、学分认证管理、学分流通消费、学习信用管理等体系,不仅初步搭建了明晰的理论框架,而且在实践上,形成了可操作、可检验的应用系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黎明  
通过"银行"和"学分银行"、"学分银行"的国际借鉴、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理论依据、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框架设想等介绍了上海市创建学分银行的基本状况。提出了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近期内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上海市"学分银行"创建的若干突破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徐为人  
2011年随着英国新银行税(The Bank Levy)的开征,银行税已经从公众诉求和政治家的蓝图变为现实,成为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税制改革的热点。作为金融税制体系中出现的一个全新税种,银行税的征收目的、征税对象、计税依据和税率设计都有着与过去税种截然不同的理论基础和设计思路。不同的政治经济环境使得中国与欧洲国家在是否开征银行税的问题上有着不同的答案,但顺应国际金融税制改革趋势,做好开征银行税的研究和准备工作势在必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岩  唐智松  
西部地区学分银行建设实践样态丰富,也存在着功能定位不清、认证转换标准不一、区域协同不够等问题。通过运用比较分析和案例分析方法,在对西部地区学分银行政策文本和建设运行分析考察的基础上,梳理了西部地区十二省市学分银行建设运行现状,重点比较分析西部地区具有显著代表性的5家省级学分银行建设运行特点,发现西部地区学分银行兼具建设启动时间较早、建设运行时间跨度长、学分银行运行机构组织韧性强等特点;分析了西部地区学分银行治理模式,发现西部地区学分银行治理模式具有显著的分散化治理特点;对比分析了西部地区学分银行创新实践典型案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重构学分银行功能定位、共建共享学习成果转换标准、确立区域共同愿景、打破人才成长壁垒、促进区域学习成果互认等优化西部地区学分银行建设的路径策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郭富强  
学分银行制度的推进是有关教育机构按照一定规则进行合作的过程。在国家宏观政策框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调动教育机构积极参与,是学分银行运行层面的现实问题。联盟是推进学分银行的有效方式。联盟按照"自愿参加、准入退出、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柔性"原则运行,通过联盟,孵化机制、孕育规则、凝聚共识、促进合作,开展资源共享、课程互选和学分互认。陕西高等继续教育学分银行尝试"以政府为主导,以联盟为基础,以资源共享为抓手"的运行模式,各项工作有效推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汤诗华  毕磊  朱祖林  郭允建  
"建立学分银行"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重要任务。时至今日,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现状如何,是相关各方都关心的。本研究以理论探究和实践探索为主线,基于学术文献、报纸报道和政策文本,梳理国内"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与进展。理论探究方面,从国外经验借鉴逐步转向本土理论研究,主要涉及学分银行的理论内核、功能定位、组成要素、运行机制、管理模式与构建策略。实践探索方面,主要包括政府的政策推动、合作高校间的学分互认和学分银行试点探索。理论研究值得深入的领域还很多,成熟典范的本土经验尚未进入期待视野。本研究为相关各方整体了解我国"学分银行"的理论进步、实践...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杜红权  胡介埙  
“物流银行”业务正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物流企业从事此项业务的优势何在?物流企业在其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物流企业和银行在这项业务中应如何实现合作以服务于客户企业?本文即对这些问题作出理论的阐述与探索。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令群  
本文从国家政策层面和局部实践层面,对当前我国学分银行建设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指出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呈现出一种上冷下热、上慢下快、实践探索先于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状况,并提出了当前学分银行发展的三大困境:标准的公认性、认证的合法性、发展的可持续性。文章结合国家相关管理制度和建设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的视角出发,尝试提出一种破局的解决方案,以期帮助国家开放大学学分银行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学分银行商业银行运营模式。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东向  
继承管理学关注整体和变化的研究方向,在借鉴前人理论和经验的基础上,从制度和执行力两个方面深入研究,提出了"三化"、"三高"、"三严"科学化管理的概念,并逐步完善成为增强管理的稳定性和持续改善性的理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建清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和银行的信贷经营原则要求银行业在信贷经营过程中必须实施信贷退出。但目前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我国银行业的实践中,信贷退出尚没有系统的研究成果。缺乏退出的银行信贷业务往往伴随企业的成长一直走到它的生命周期尽头,付出了沉重代价。本文拟对信贷退出的对象、决策、通道、壁垒等进行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我国银行业的信贷退出实践,以填补信贷退出研究领域的空白,为我国银行业向现代商业银行的转变做出贡献。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迎  张润芝  黄荣怀  
当今社会,学分银行建设作为实现终身学习重要举措之一显得日益重要。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开展有效有序的学分银行建设更是成为了我国时下的热点话题。本文主要通过文献分析法,采用"6W分析方法"对国际学分银行建设的实践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并重点对学分银行建设的三大核心内容,即学习成果认证的层级指标和规则,学分积累与转换的规则和工具,以及学分银行运营及组织架构的典型实践及研究予以剖析,研究不同层面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推动我国学分银行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吴南中  
学分银行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载体,也是促进终身教育体系效用发挥的关键。学分银行建设的根本在于机制建设,首先解决的是建设的动力机制问题。学分银行建设的动力源是动力机制构建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揭示学分银行建设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与学习者诉求,分析了学分银行动力源及其为学分银行建设提供动力的方式。基于此,形成了学分银行建设动力发挥作用的层次机制、形式机制和功能机制等一体化动力机制。推动学分银行动力机制的构建,需要明确政府的构建主体角色,需要教育机构积极主动参与,行业积极配合。同时,充分认识学分银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贺媛婧  杨亚菲  袁亚兴  
分析区块链技术的起源和关键技术特性,从区块链技术在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的应用为目标,探索解决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发展现状中面临的难点问题,提出构建包含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智能合约层、激励层、应用层的区块链职业教育学分银行系统,同时展望了职业教育国家学分银行作为教育界综合服务系统未来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场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继平  陈虹  叶正茂  
从区块链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讨和解决学分银行中学习者学分的信用问题,提出在线下学分联盟组织的基础上,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学分银行系统。期望有助于解决联盟内成员学分互认互换时的信任问题,为确保学分的不可篡改和真实可追溯提出技术支撑。同时展望了区块链学分银行作为综合性网络教育平台的未来场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