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2)
2023(8098)
2022(7018)
2021(6445)
2020(5671)
2019(12276)
2018(12494)
2017(23281)
2016(13443)
2015(15230)
2014(15362)
2013(14764)
2012(14115)
2011(12684)
2010(13207)
2009(12813)
2008(13236)
2007(12510)
2006(11325)
2005(10795)
作者
(39220)
(32790)
(32756)
(31575)
(20978)
(15821)
(14893)
(12631)
(12477)
(12160)
(11282)
(11218)
(10780)
(10712)
(10609)
(10139)
(9896)
(9740)
(9706)
(9579)
(8612)
(8118)
(7990)
(7738)
(7567)
(7425)
(7344)
(7262)
(6860)
(6598)
学科
管理(46539)
(46141)
经济(46048)
(40284)
(35264)
企业(35264)
(18753)
(18073)
方法(17003)
中国(14765)
(13710)
数学(13664)
数学方法(13375)
业经(11962)
(11956)
(11943)
银行(11938)
财务(11909)
财务管理(11875)
(11817)
企业财务(11306)
(11294)
(10813)
(10370)
金融(10366)
体制(9667)
理论(9494)
(8625)
制度(8618)
农业(8330)
机构
大学(191970)
学院(190597)
(73819)
经济(71837)
管理(68630)
研究(65564)
理学(56660)
理学院(56003)
管理学(54851)
管理学院(54488)
中国(53132)
(41942)
(41622)
科学(38459)
(33962)
(33228)
(32270)
中心(31592)
财经(31094)
研究所(29887)
(27772)
业大(26583)
北京(26521)
(26047)
(25172)
农业(25065)
师范(24891)
(23913)
(23475)
财经大学(22693)
基金
项目(116364)
科学(90592)
研究(87653)
基金(82597)
(71526)
国家(70803)
科学基金(60152)
社会(54372)
社会科(51263)
社会科学(51250)
(45981)
基金项目(42224)
教育(41816)
(38613)
自然(37731)
自然科(36825)
自然科学(36815)
编号(36621)
自然科学基金(36160)
资助(34659)
成果(33255)
(26690)
课题(26651)
重点(26442)
(26263)
(23978)
(23799)
(23715)
项目编号(22823)
教育部(22649)
期刊
(91436)
经济(91436)
研究(61353)
中国(48039)
(36564)
学报(31299)
(30982)
管理(28680)
教育(27872)
科学(26771)
(24205)
金融(24205)
大学(24110)
学学(22262)
农业(19794)
技术(17047)
财经(16462)
(14166)
业经(13826)
经济研究(13025)
问题(11730)
图书(11408)
(10386)
(10147)
财会(10032)
(9941)
会计(9394)
理论(9328)
国际(8964)
(8921)
共检索到3159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巴曙松  屠沂枫  
自1999年以处置四大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为主要目的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如何客观评估整个不良资产的处置效果、进而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进行考核、建立适当的激励约束机制,成为金融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不仅涉及到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下一步发展,也影响到对中国金融体系不良资产处置的制度改进。特别是考虑到1999年国有银行向资产管理公司剥离不良资产时采用的是帐面价格,因而在不同资产管理公司之间实质上的不良资产质量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建立一个客观的考核约束机制无疑就显得难度更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敏  沈洪溥  
1999年,中国政府决定成立信达、东方、长城、华融等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管理公司),对口接收、集中管理和处置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剥离出的不良贷款。经过十多年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宋芳秀  
在我国经济转型时期,政府的行政性资金配置降低了企业实际支付的利率水平,削弱了利率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了"利率软约束"。本文通过动态博弈模型对"利率软约束"的经济影响进行了研究,认为利率软约束下银行贷款选择行为、企业还款行为、银行贷款回收行为的扭曲是造成我国不良资产问题的重要原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菲菲  陈金龙  
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和激励约束理论为基础,建立一个商业银行总分行间的经济激励长期博弈模型。应用模型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考核机制中,不同的考核指标对分支机构经营者处置不良资产行为的影响,并揭示银行自主处置不良资产缓慢的内部管理原因。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卜永祥  吴滋兴  
外资处置不良资产的现金回收率为3%,利润边际在20%以上,但外资进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示范作用大,可以引入先进投资理念和处置方法,催生新资本市场工具。目前向外资出售不良资产的金融风险是可以控制的。中外不良资产定价方法不同,买卖双方报价的差距较大。不良资产处置要广泛利用打包出售、建立合资合作企业、合伙人投资、资产证券化、信托计划等方式。政府在培育不良资产市场中的作用一是保持市场的透明度,二是制定市场规章和法律制度。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胡海峰,曲和磊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Nash Non cooperative Equilibrium to the transaction of Non Performing Loans(NPLs).There are two methods to reach the Nash Equilibrium in the NPL market,public auction and private negotiation.The efficiency of the two methods is explored,it is concluded that private negotiation is more efficient while public auction is more likely to reach a deal.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discusses current capital market in China,especially the Non Performing Loan market in China.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魏强  
随着我国不良资产处置步伐的加快 ,外资将逐渐成为我国不良资产处置市场的中坚力量。但鉴于国情等客观因素限制 ,在我国引进外资参与不良资产处置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玉华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加快不良资产处置过程中,存在处置政策、处置手段、处置监督不到位的诸多问题。因此要进一步拓展处置方式,建立资产处置绿色通道,加大以法处置的力度,强化“公开、公平、公正”的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卉  
吸收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是我国利用外资的一个全新领域。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也面临着诸如政策法规不配套、市场不完善等众多障碍。为此,需制定与完善有关法律法规,明确相关政策,培育处置不良资产的一、二级市场,积极探索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标准化程度,同时加强对外资参与处置不良资产的监管工作。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潘屹东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下简称“资产公司”)的组建,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上的一项制度创新。两年来,资产公司通过接收、管理、处置、回收国有银行不良金融资产,不仅降低了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率、有效地化解了金融风险,而且,在资产处置过程中通过运用兼并、重组、债转股等多种有效手段促使一大批国有企业扭亏脱困,推动和促进了现代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凌  李贵龙  李艳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家行为约束存在约束主体与客体不明确,法人治理结构与外部市场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的缺陷。理论分析表明:通过对企业家行为内部约束与外部约束的制度安排,可以规范企业家行为,改善对企业家行为约束的现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曹啸  
基于一个国有银行选择贷款项目的博弈模型,本文对国有银行的改革路径———注资、剥离不良资产以及股改上市———进行了分析,指出注资和剥离不良资产是国有银行进一步改革的前提条件,而改革成败的关键则在于股改上市能否改变国有银行的项目选择行为模式。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向寿生  
目前,违法分包问题制约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本文对公路建设领域的违法分包界定问题展开研究,归纳分析了目前公路建设领域的分包约束法律体系,归纳对比了各法律、法规对分包的约束,指出了各法律、法规在违法分包界定中存在的制度缺陷,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