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24)
2023(9389)
2022(7638)
2021(7305)
2020(6046)
2019(13665)
2018(13340)
2017(24781)
2016(13085)
2015(15122)
2014(14745)
2013(14435)
2012(13515)
2011(12293)
2010(12396)
2009(11782)
2008(10714)
2007(9601)
2006(8572)
2005(7857)
作者
(36359)
(29994)
(29857)
(28601)
(19027)
(14190)
(13562)
(11707)
(11597)
(10597)
(10365)
(10065)
(9696)
(9613)
(9506)
(9457)
(8845)
(8836)
(8530)
(8169)
(7639)
(7331)
(7136)
(6847)
(6742)
(6711)
(6643)
(6397)
(6241)
(6102)
学科
(50493)
经济(50423)
管理(35027)
(32312)
(27321)
金融(27314)
(26062)
企业(26062)
中国(25536)
(25393)
银行(25374)
(24690)
方法(19771)
数学(17813)
数学方法(17703)
(17044)
(16376)
(13749)
(12488)
贸易(12474)
(12309)
(12109)
中国金融(11366)
业经(11243)
地方(10423)
(9963)
财务(9929)
财务管理(9903)
(9779)
企业财务(9506)
机构
大学(177691)
学院(176800)
(81610)
经济(80067)
研究(67627)
管理(62242)
中国(62036)
理学(51925)
理学院(51352)
管理学(50653)
管理学院(50332)
(40526)
(38486)
科学(37105)
(33875)
中心(32718)
财经(31405)
研究所(30654)
(28905)
(28865)
经济学(27474)
(25869)
北京(25066)
经济学院(24801)
(24673)
财经大学(23640)
业大(22822)
农业(22628)
(22301)
金融(21921)
基金
项目(115147)
科学(90420)
研究(86921)
基金(84767)
(74343)
国家(73751)
科学基金(61940)
社会(56892)
社会科(54095)
社会科学(54085)
基金项目(43425)
(42198)
教育(38995)
自然(36789)
(36340)
自然科(36008)
自然科学(35993)
自然科学基金(35396)
资助(35351)
编号(34221)
成果(29391)
(26742)
重点(26498)
(25379)
国家社会(25175)
中国(24603)
课题(24543)
(24364)
(23315)
教育部(23176)
期刊
(87373)
经济(87373)
研究(59321)
中国(41895)
(36204)
金融(36204)
(31613)
学报(27744)
(26956)
科学(24921)
管理(23709)
大学(21419)
学学(20288)
教育(18707)
农业(17587)
财经(16477)
经济研究(15930)
(14267)
技术(13772)
业经(11994)
(11918)
国际(11587)
问题(11373)
世界(11056)
(10010)
理论(8795)
统计(7933)
(7698)
实践(7550)
(7550)
共检索到2884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永刚  张培  
金融监管是需要建立在系统性的定量分析框架基础之上的,而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构建是整个定量分析框架的核心,本文从这一思想出发,建立了我国的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反映了金融监管的效果,为系统性定量分析框架的建立奠定基础。本文首先提出了金融监管指标体系的概念,然后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的构成因素及权重进行了分析,接着构建了我国金融监管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金融监管指数进行了估计和分析,最后根据估计结果提出结论和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东强  冯丽娜  李凡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监管在国民经济管理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现阶段,中国已形成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一行三会")为主体的金融监管体系。文章详细论述了现行金融监管体系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方式,并根据监管特点,提出了完善监管体系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元龙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我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日益增强,金融监管的难度也进一步加大。但是由于历史原因以及我国金融业本身的局限性,我国金融监管存在许多问题。本文着重从监管目标、监管体制和监管内容方式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原有金融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魏祖元  易清华  
本文首先根据我国政府对金融开放时间的承诺 ,比较客观地分析加入WTO后我国金融监管面临的挑战 ;然后 ,综合我国金融监管实际和国外成功经验 ,重点从组织体系、法律体系、方法体系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四个方面尝试性地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林朝阳  
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活动方兴未艾,正日益席卷全球,这对我国的金融监管和金融创新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现阶段,我国金融监管必须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大胆引进国外的监管理念、工具、手段,完善监管体系,在防范风险基础上,适当放松监管环境,积极支持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活动。 1.深刻认识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关系,明确金融创新在金融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客户对金融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出于竞争和规避风险的需要,金融业自身也有金融创新的需要,为满足这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正威  
根据国际上运用信用评级进行金融监管的趋势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 ,我国有必要借鉴国际惯例 ,运用市场手段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信用评级 ,进一步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提高监管效率和水平。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碧云  许高庆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建立和完善行为监管体系,实行审慎监管与行为监管并重的"双峰"监管模式成为许多国家金融市场改革的共识和方向。在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集中显现后,金融监管部门愈加重视行为监管。现阶段,对于行为监管还存在理论误区,我国行为监管采取由"一行两会"分业监管的"内双峰"监管模式,尚未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监管功能。进一步强化行为监管,在借鉴和总结发达国家行为监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议采取立法先行、完善顶层设计,搭建以维护中小金融消费者权益为目标的安全网,建立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多层次金融安全防控体系,倡导以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金融创新理念等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石松  孙谦  
文章通过界定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和范畴,以及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潜在风险,提出了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研究方法——分析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金融属性(互联网金融产品所替代的金融功能)和互联网属性(互联网技术在产品中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以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为基础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刘波  黄颂文  
近年来,有关是否在金融领域适当强化地方职责,以便既有利于活跃基层金融服务业,促进金融创新和多样化发展,适应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确保区域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地方政府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讨论颇多。2012年1月召开的第四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强化地方政府金融监管的意识与责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沈显克  柯优员  
温州金改三年多来,在中央与地方金融监管边界探索、民间金融领域监管、地方金融监管法制建设、地方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搭建、金融风险处置等方面进行了探路,初步形成了以地方政府为核心、以"审监分离、属地管理、监管协调"为思路、以"法制先行,引导与监管并重"为原则的地方金融监管体系。本文从组织架构、监管方式、存在问题等方面对温州地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了阐述,并提出进一步推进的建议,为各地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剑平  
从20世纪70年代起,世界各国为适应金融活动混业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先后根据本国实际情况,修订了相关法律,对金融监管体制进行了改革,并在相互之间建立了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来防范国内外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本文主要介绍和比较了英、美、日三个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体制的特点,借鉴其立法经验,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进行了思考,提出了若干立法建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强化金融稳定保障体系。对于问题金融机构的处置是维护金融稳定、保障金融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步骤之一。《中国金融监管报告(2023)》以“问题金融机构处置:理论逻辑、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为主报告,认为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健全金融风险处置和问题金融机构处置机制,是完善我国金融监管体系的重点之一。回顾2022年,我国银行业监管工作、证券业监管改革、保险业监管工作、信托业监管工作和外汇管理工作紧紧围绕化险、改革、发展三大任务,在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改革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田中景  牟晓伟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给中国金融监管带来了若干启示。此次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其直接原因是美国政府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以及金融衍生品的滥用,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金融有效监管的缺失。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存在金融监管模式滞后于金融业发展、监管缺乏整体性、"多头"监管造成监管重叠和盲区、监管机构过多难以协调和配合等诸多问题。从美国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中可以透视出当前中国金融监管体系仍然存在许多不够完善之处,为此必须加快建立切实有效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调整监管制度,鼓励金融创新;建立健全金融法律体系;全力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监管人才;丰富金融监管方式,朝多元化、现代化的方向改进,这样才能达到防范和化解各种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纪琼骁  
本文从中国金融监管制度缺乏对监管者监管机制的客观事实出发,运用公共选择、寻租经济学理论,认为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管是为了防止监管者作为"经济人"被俘获、防止监管"创租"与"寻租",并提出当前加强对金融监管者监管的四条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