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8)
- 2023(4459)
- 2022(3794)
- 2021(3701)
- 2020(3050)
- 2019(6568)
- 2018(6869)
- 2017(13308)
- 2016(7273)
- 2015(8117)
- 2014(8016)
- 2013(8040)
- 2012(7400)
- 2011(6831)
- 2010(6987)
- 2009(6508)
- 2008(6352)
- 2007(6142)
- 2006(5610)
- 2005(4790)
- 学科
- 农(44097)
- 济(31888)
- 经济(31751)
- 农业(29243)
- 业(27573)
- 业经(14206)
- 管理(13869)
- 农业经济(9753)
- 方法(9433)
- 村(8961)
- 农村(8957)
- 中国(8926)
- 企(8882)
- 企业(8882)
- 发(7703)
- 制(7618)
- 地方(7082)
- 土地(6929)
- 劳(6798)
- 劳动(6797)
- 发展(6709)
- 展(6705)
- 收入(6463)
- 数学(6431)
- 策(6392)
- 数学方法(6383)
- 人口(6311)
- 农业劳动(6291)
- 建设(6103)
- 及其(6058)
- 机构
- 学院(103093)
- 大学(95683)
- 济(44288)
- 经济(43460)
- 农(41043)
- 管理(40590)
- 理学(35226)
- 理学院(34939)
- 研究(34560)
- 管理学(34394)
- 管理学院(34237)
- 农业(30854)
- 中国(28221)
- 业大(23166)
- 科学(20598)
- 京(19285)
- 农业大学(18726)
- 中心(17809)
- 财(17380)
- 所(17349)
- 江(16568)
- 研究所(15521)
- 经济管理(14978)
- 业(14643)
- 范(13453)
- 师范(13381)
- 财经(13343)
- 省(13298)
- 发(13025)
- 州(12712)
- 基金
- 项目(68048)
- 研究(54995)
- 科学(53604)
- 基金(47973)
- 家(40714)
- 国家(40170)
- 社会(36755)
- 科学基金(34431)
- 社会科(33178)
- 社会科学(33167)
- 省(28952)
- 基金项目(26024)
- 编号(25844)
- 农(25624)
- 教育(23482)
- 划(22158)
- 成果(20544)
- 自然(19375)
- 自然科(18872)
- 自然科学(18869)
- 自然科学基金(18542)
- 资助(17593)
- 课题(15966)
- 发(15878)
- 部(15429)
- 业(14899)
- 重点(14542)
- 制(14493)
- 国家社会(14479)
- 性(14474)
共检索到1586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平
由于缺乏相应的制度保障与支持,失地农民面临着失业、养老、疾病等诸多风险,极易沦为新的城市贫困群体。鉴于此,本文从政府、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探讨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制度安排构建失地农民社会安全网,以期政府作出缓解和消除各种风险对失地农民基本生计安全的威胁之对策。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郁晓晖 张海波
本文在学术界已有的宏观研究和中观研究的平台上,从微观角度,探讨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心理,并阐释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社会建构。调查结果表明,失地农民呈现出身份角色的错位性认同、土地情结的鸡肋性认同、经济生活的剥夺性认同和制度环境的失衡性认同。本文认为,这种认同系统背后的原因是基于失地农民特殊的时空记忆和所经历的时空转换而导致的社会建构。
关键词:
失地农民 被动城市化 社会认同 社会建构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朱玲
社会安全网,由具有保险、救助和服务等防范风险功能的正规和非正规制度构成。安全网的组合、保障项目的覆盖面和保护水平等等,既取决于特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自然地理状况等因素,又取决于政府的干预程度。转型国家的社会保护措施负有沉重的政治使命,此时的安全网只能以应急措施与制度建设并进的方式进行重构,以便维持最低水平的经济安全和最低限度的社会公平,从而保持社会的稳定。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徐培华
近年来,随着各地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依法征收了大量的耕地建设公路、厂房等,城市改造过程中还有部分农民的房屋被拆迁。过去农民土地被征用,大部分都是货币补偿,多数农民都很满足,但是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这种现金交易逐渐暴露出许多弊病。当前征地后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存在下述三方面:第一,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后,耕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国林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耕地在消失,特别是园区建设滞后的地区,如梦初醒似地奋起直追,进行大规模的圈地。有的借此机会,占有最后一份资源,增加财政收入,扩大在任期间的政绩。农民首当其冲,整个村庄或部分村庄被征用,他们从祖辈耕作的土地上离开,成为另一种人,或打工或赋闲地家。这是次巨大的变动,他们愿意吗,能承受吗?不了解这一切,对影响社会安定的潜在因素一无所知,今后的决策必将仍有盲目性。笔者抱着这种理念,调查浙江省临安市的25个行政村,走访百位村民,倾听他们的肺腑之音,让世人透视他们的内心世界,接触最基层的情形。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晓庆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可行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各地正在进行的有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实践探索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应当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妥善安置失地农民,是我国社会发展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应以征地补偿安置费和土地转用后的增值收益作为主要资金来源,同时在制度先行、因地制宜、公平和效率有机统一以及与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相衔接等原则的指引下,建立以就业为支撑的政府主导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
城市化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制度建构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杨一帆
本文首先对有代表性的文献成果进行了再次梳理,并在此基础上,从对农地征用补偿内容、标准与分配使用等方面的认识入手,着重研讨和反思了"土地换保障"等思路的理论基础,最后结合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构建复合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政策思路。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复合型社会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运遂
本文通过调查与分析,提出了"城乡一体化是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过渡阶段"的观点,主要阐述了失地农民的群体社会心理、个体社会心理以及失地农民的社会心理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心理 社会稳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关宏超
改革开放以来,因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引起的征地狂潮愈演愈烈,失地农民急剧增加,据相关资料显示近十年来约有2400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未来10年还将至少有2600万失地农民,如果考虑没被统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永谦
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推进,征用了大量的农村土地,从而使大量农民失去土地。目前我国大约有4000万的失地农民,而且这一数字正在以每年250万~400万的速度增长着。我国目前的土地征用制度不完善,给大量的失地农民带来了许多困难,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对社会的稳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着力构建失地农民权益的长效保障机制。
关键词:
失地农民 征地补偿 补偿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宋青锋 左尔钊
现行不合理的农地征用制度、征地安置补偿政策失误等造成失地农民问题愈演愈烈,但失地农民问题本质上是农民权利的问题,长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是形成失地农民问题最根本的制度原因。适度的社会保障替代、为失地农民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是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可行之选。
关键词:
失地农民 社会保障 征地制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于宏 周升起
基于群体卷入模型,对失地农民社会资本影响其市民化进程的微观心理传导机制及其异质性影响下的市民化进程机理进行了理论整合,并利用多元回归对385个有效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和长期归属感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对其生活方式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失地农民的身份认同在社会资本与其市民化进程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传导效应;社会资本对不同性质失地农民的市民化进程具有差异化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分层管理和差异化安置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失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顾汉龙
一、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纵深推进,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在城乡分割的二元政策下,土地是农民社会保障的载体。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其生活带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