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98)
2023(3718)
2022(3225)
2021(3080)
2020(2641)
2019(5816)
2018(5874)
2017(10235)
2016(6413)
2015(7570)
2014(7582)
2013(6911)
2012(6408)
2011(5781)
2010(5953)
2009(5117)
2008(4970)
2007(4733)
2006(4207)
2005(3653)
作者
(17709)
(14655)
(14649)
(14009)
(9168)
(6971)
(6804)
(5725)
(5571)
(5406)
(4990)
(4906)
(4810)
(4679)
(4527)
(4398)
(4384)
(4384)
(4257)
(4120)
(3749)
(3577)
(3539)
(3525)
(3349)
(3316)
(3269)
(3187)
(3120)
(3069)
学科
(17934)
经济(17917)
管理(13577)
(11144)
(8336)
企业(8336)
方法(8223)
教育(8017)
数学(7222)
中国(7079)
数学方法(7073)
(6198)
教学(5409)
理论(5335)
(4536)
业经(4265)
(4043)
农业(4022)
(3763)
地方(3623)
政治(3179)
环境(3151)
思想(3109)
(3064)
贸易(3064)
学法(3060)
教学法(3060)
(3059)
银行(3042)
思想政治(3030)
机构
大学(83653)
学院(79575)
研究(29012)
(26861)
管理(26744)
经济(26101)
理学(22845)
理学院(22451)
管理学(21734)
管理学院(21580)
中国(19476)
科学(18686)
(18537)
(17159)
(14611)
(14559)
业大(14478)
师范(14425)
(13873)
农业(13568)
中心(13323)
研究所(13271)
(12605)
教育(12582)
北京(11788)
师范大学(11461)
技术(11330)
(10628)
(10596)
财经(9457)
基金
项目(53804)
科学(41888)
研究(41765)
基金(35830)
(31105)
国家(30753)
科学基金(25871)
社会(24464)
(23499)
社会科(23061)
社会科学(23050)
教育(22698)
(19894)
基金项目(19046)
编号(18630)
成果(16924)
自然(15944)
自然科(15559)
自然科学(15555)
自然科学基金(15285)
课题(14479)
资助(14006)
重点(12582)
大学(12483)
(12005)
(11749)
(11662)
(11358)
项目编号(11311)
规划(10862)
期刊
(29681)
经济(29681)
研究(27531)
教育(26317)
中国(24469)
学报(15401)
(15155)
大学(12697)
科学(11872)
农业(10455)
学学(10188)
(10166)
管理(9100)
技术(7674)
图书(7042)
职业(6119)
(6118)
金融(6118)
(5666)
高等(5341)
书馆(5000)
图书馆(5000)
业经(4930)
经济研究(4733)
高等教育(4480)
财经(4382)
(4351)
科技(4273)
业大(4248)
(4202)
共检索到1294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曹立波  
人才是资源,而创新人才更是稀缺资源。尽管当前我国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但人数多并不代表就能多出创新人才,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今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点,构建大学生人文素质已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磊  
只有加强通识教育,才能实现"培养完整的人"这一大学教育的根本目标。高校应统筹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文理兼容,中西并举。人文素质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久的积淀、涵纳和淬炼。大学教育,对于一个人养成宽广的视野、自由的人格、成熟的心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通识教育的核心就是通过学习统整的知识,培养统整的人格,它超越单纯的知识传授,阐幽发微,启迪灵魂,孕育精神。当前,在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飞跃式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过于倚重专业教育、人才培养呈现偏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蓉  
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有助于拓展大学生的文化视野,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要从立德树人的目标出发,重点进行中国传统美德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郝风素  牛金玲  
大力发展人文素质教学,对面向社会招生的独立学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文素质教育既包含对学生的培养和关怀,也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当转变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推动教学改革,落实人文素质教育,让学生得到全方位发展。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雪雄  
分析了高校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的存在问题和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从实行人性化管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人文氛围、开展信息素质教育和开设人文讲座等方面提出了利用高校图书馆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万朝晖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生成才和全面发展的要求,是高等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校长期以来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造成了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薄弱的状况,主要表现在人文知识贫乏,人文情感矛盾和人文修养较差。只有树立大文化观念,让大文化观成为大学发展的哲学基础,提高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造就一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将人文素质培育贯穿全部教育教学活动,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庞美青  
文章从职业规划的角度入手分析了基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具有的优势,指出从职业规划角度审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应包含的基本内容及实现目标,最后就如何在实践中开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服务于其未来职业规划和事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晓荒  
加强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完善其知识结构、促进其健康成长的需要。为此,高职院校要根据高职培养目标,确立人文素质教育目标;根据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构建人文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具有人文精神的校园文化;构建高素质的人文师资队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黄翠萍  
了解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基于对福建省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从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人文素质养成、人文素质评价等六个方面对福建省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进行描述分析,并从性别、文化程度、政治面目、生源地、户籍来源等指标深入比较分析了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群体性特征,发现大学生人文素质总体水平处于中等或偏下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其训  朱春花  邵卫旭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价值导向,它是一个人的灵魂,也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人文精神的缺失必将造成大学生的畸形发展。因此,要培养和造就大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科学与人文精神并重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即汲取传统文化中的人文养料、重视人文科学、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黛岚  
文章从新课标下开展大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应采取的策略,应遵循的原则、应采用的制作方法及要求等方面,并结合大学语文的一些教学实践进行了探讨。强调新课标下正确开展大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直接有利于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迅速提高,充分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率和教育效果。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大学语文》人文思想和精神的独特功能,以实现拓展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辉  
人文素质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有的综合品质或达到的发展程度。目前,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堪忧,表现为实用主义盛行,人文知识匮乏,价值取向功利化;心理问题普遍化,审美能力不足;片面追求个性发展,理想信念模糊。为此,加强艺术类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在于更新艺术教育理念,建立人文科学课程体系,使德艺双馨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尊重差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高京平  韩颖  
理工科高校重理轻文、重专业知识轻人文素质的倾向,严重制约着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已经成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本文基于理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文素养较差的状况,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清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应引领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判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