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0)
2023(9065)
2022(7608)
2021(7053)
2020(5842)
2019(13131)
2018(13278)
2017(23987)
2016(13619)
2015(15519)
2014(16070)
2013(15038)
2012(13826)
2011(12545)
2010(12926)
2009(12101)
2008(11962)
2007(11285)
2006(9855)
2005(9180)
作者
(39807)
(33281)
(33093)
(31495)
(21013)
(15870)
(15120)
(12910)
(12664)
(12255)
(11480)
(11295)
(11028)
(10672)
(10655)
(10129)
(10004)
(9768)
(9725)
(9515)
(8485)
(8274)
(8071)
(7668)
(7658)
(7585)
(7348)
(7273)
(6884)
(6759)
学科
管理(44896)
(42621)
经济(42524)
(36633)
(31788)
企业(31788)
(16062)
(16004)
方法(14539)
中国(13775)
(13516)
(12089)
业经(11908)
(11805)
数学(11269)
数学方法(11025)
理论(10768)
(10010)
财务(9959)
财务管理(9919)
(9890)
银行(9862)
(9420)
企业财务(9343)
(8989)
金融(8982)
体制(8751)
环境(8364)
农业(8350)
(8349)
机构
学院(190558)
大学(188116)
(68008)
管理(66627)
经济(66114)
研究(64079)
理学(55400)
理学院(54723)
管理学(53567)
管理学院(53221)
中国(50178)
(40803)
科学(40105)
(38036)
(33294)
(33158)
(32527)
中心(29988)
研究所(29557)
业大(28492)
财经(28318)
农业(25831)
(25729)
(25715)
北京(25611)
师范(25395)
(25287)
(24054)
技术(24006)
(23300)
基金
项目(121535)
科学(93562)
研究(91398)
基金(84233)
(73968)
国家(73289)
科学基金(61589)
社会(55226)
社会科(52006)
社会科学(51995)
(49676)
基金项目(43793)
教育(43451)
(41101)
编号(39297)
自然(38845)
自然科(37818)
自然科学(37803)
自然科学基金(37121)
成果(34075)
资助(33963)
课题(28858)
重点(27932)
(27116)
(26087)
(25485)
(25194)
(24062)
项目编号(23959)
创新(23575)
期刊
(84720)
经济(84720)
研究(57384)
中国(48359)
(33203)
学报(32643)
(31164)
教育(29472)
科学(27964)
管理(26869)
大学(24673)
学学(23024)
农业(20424)
(18603)
金融(18603)
技术(17905)
业经(14809)
财经(14328)
(12357)
经济研究(12283)
问题(10740)
图书(10733)
(10618)
(10467)
职业(9948)
财会(9760)
科技(8981)
(8951)
论坛(8951)
会计(8875)
共检索到303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九兴  黄征学  
尽管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近年来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粗放利用问题仍日益严重,表明耕地保护政策的实施效果亟待加强。本文从强化管控耕地"非农化"手段、加大调控耕地"非粮化"的力度、实施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健全耕地生态健康的网络监测体系等多个方面,探讨了多维度耕地保护制度体系的构建思路。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明艳  赵珂  
我国已采取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而耕地面积却依然呈下降趋势。鉴于此,本文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行耕地保护制度的供给和需求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水平是供需双方以及供给方内部成员依据各自的影响力博弈的结果。农民虽处在弱势地位,但他们往往通过土地抛荒等负面行为给供给者造成压力。因此,改变激励与约束条件,从而促使供需状况从当前的利益“非均衡状态”向“均衡状态”移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东  
财政部于2013年12月30日颁布了新的《高等学校会计制度》,对高校会计核算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文章分析了高校目前会计核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构建高校多维核算体系的思路,通过对核算主体、核算对象、核算科目的维度构成和关联关系的分析,阐明了多维核算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并就实现多维核算体系给出可行的措施,有助于高校做好新旧制度衔接工作,保障核算工作的顺畅进行,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满足财政预决算管理需要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郭正涛  刘涛  付荣  
目前,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和失地农民补偿体系存在的问题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基于博弈论的分析和当前现状,中央政府应对现有的耕地保护制度进行创新,改革当前的失地农民补偿体系,提高保护耕地补贴,妥善处理好中央、地方、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美好和谐的人类家园。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晶   成婧文   浦男萍   谢恩怡   赵振庭   党昱譞   廖宇波   陈文广   孔祥斌  
为实现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优化,提高政策设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基于中央、国务院、各部委以及地方耕地保护相关政策文件和相关统计数据,整理和归纳了国内外耕地保护与休养生息制度等文献资料,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分析未来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战略需求,并从战略背景、目标原则、政策需求、路径方向、政策构成等角度,构建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总体框架。结果表明:1)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设计的目标为永续粮食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发展,原则为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支撑高质量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以及促进区域协同发展;2)针对耕地出现的“数量-质量-生态-权益”等问题,可通过“弹性空间-质量提升-风险管控-纵横补偿”的耕地保护路径,构建支撑资源安全的耕地保护政策体系;3)未来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制度仍将并行,未来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需要通过基于弹性空间优化调整耕地数量保护政策、质量提升统筹耕地养护与质量建设政策、风险管控构建耕地生态风险管控政策、纵横结合构建耕地保护补偿政策、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协同完善监督考核政策等,优化现有耕地保护政策工具,提高管理水平。因此,构建休养生息制度背景下耕地保护转型政策总体框架,系统设计我国休养生息和耕地保护制度并行背景下的耕地保护政策,可以为未来耕地保护政策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支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海啸  常丽霞  
我国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但耕地保护效果却并不乐观,究其原因,包含三个方面:一是由于没能立足于农村改革的历史背景而正确的分析耕地保护的影响因子,片面强调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结果导致对区域发展需求权的剥夺,同时由于区域的主体功能区分,区域间存在着严重的耕地保护收益外部性现象;〔1〕二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主客体责权关系没有严格的立足点,导致主客体权责关系不明晰,补偿范围无法确定,以及补偿方式的选择不科学;三是由于耕地保护补偿不是立足于平衡耕地农用与非农化经济利益,促使补偿脱离了市场化机制,从而阻碍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并严重束缚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2〕本文在分析我国耕地保护效果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一鸣  
传统的行政命令式耕地保护模式过分依赖行政力量推动,僵硬死板的制度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市场,且耕地保护制度在某些地方执行中出现偏差,中央政府保护耕地的政令在与市场、农民、地方政府磨合中产生了一系列现实问题。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耕地流失,但并未根本扭转我国耕地数量减少。耕地质量下降的严峻形势,耕地保护效果欠佳,急需向以经济激励为核心的耕地保护制度转型。通过构建市场化的建设用地指标交易、深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构建粮食补贴成本社会分摊机制和建立基本农田保护补偿制度等手段,调动耕地保护中各方主体维护自己耕地权利的热情,解决耕地保护的外部性问题,降低耕地保护成本,建立耕地保护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蕊  王园鑫  
作为粮食生产最基本物质条件的耕地,通过其功能的发挥源源不断为我们提供粮食作物,因此,保护耕地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逻辑起点。但当前以《土地管理法》为中心架构的耕地保护制度中,仍有诸多束缚粮食安全实现的困境,诸如对耕地保护目标存在认知和导向的不足,耕地保护主体缺位,耕地保护模式相对单一。针对既有耕地保护制度面临的三重困境,亟待推动耕地“三位一体”的全要素均衡实现,推进政府、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的协同参与,实现管控性、建设性以及激励性保护方式的耦合,从而构建起耕地保护制度的三维进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瑞芳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瑾  
从企业信息安全的总体大局出发,综合考虑企业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从组织、管理、技术三个维度构建多业态集团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徽商集团前身是安徽省物资局,目前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5家大型流通企业之一。徽商集团现有直属(控股)公司12家,除大宗商品批发贸易、商业连锁经营、商业地产等主业外,还有现代物流、资源再生、专业市场开发运营、期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于瑾  
从企业信息安全的总体大局出发,综合考虑企业信息安全的各个环节,从组织、管理、技术三个维度构建多业态集团型企业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徽商集团前身是安徽省物资局,目前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5家大型流通企业之一。徽商集团现有直属(控股)公司12家,除大宗商品批发贸易、商业连锁经营、商业地产等主业外,还有现代物流、资源再生、专业市场开发运营、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崔宇  张大林  
核心提示开展土地资产核算是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责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探讨了土地资产核算体系的构建思路,深入分析了土地资产管理的内涵与外延,通过区分土地资产核算的不同时空尺度、不同资产内涵和不同客体对象,从全流程管理、全生命周期监管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土地资产核算体系的构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文山  周晓燕  
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及人口的增加,耕地保护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如何保护耕地,能不能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成了对地方各级政府尤其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考验。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曹瑞芬  张安录  苑韶峰  
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缓和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有效手段。以浙江省新增建设用地使用费为例,遵循财事权相匹配原则重构耕地保护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体系,对于提高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促进耕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总体上,浙江省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中处于耕地亏损状态,不能参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省域范围内,全省64个研究单元中共有50个县级行政单位存在耕地保护地方事权外溢效应,可以分配到浙江省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分析财事权相匹配视角下的优化分配结果与实际分配结果。研究发现,相比实际分配模式,基于财事权相匹配视角构建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下资金分配对耕地保护任务重的地区倾斜度更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