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8)
- 2023(14626)
- 2022(12011)
- 2021(11112)
- 2020(9486)
- 2019(21289)
- 2018(21450)
- 2017(39662)
- 2016(22268)
- 2015(24998)
- 2014(25105)
- 2013(24467)
- 2012(22197)
- 2011(19807)
- 2010(20397)
- 2009(19730)
- 2008(20178)
- 2007(18805)
- 2006(17140)
- 2005(15984)
- 学科
- 业(92576)
- 管理(89148)
- 企(86013)
- 企业(86013)
- 济(83963)
- 经济(83815)
- 财(34427)
- 方法(31798)
- 业经(30646)
- 农(28315)
- 制(27732)
- 务(24437)
- 财务(24383)
- 财务管理(24335)
- 企业财务(23093)
- 中国(23051)
- 数学(22340)
- 数学方法(22042)
- 体(20772)
- 理论(20115)
- 农业(19439)
- 技术(19419)
- 策(18035)
- 划(17560)
- 学(17555)
- 体制(16969)
- 和(16837)
- 银(16665)
- 银行(16623)
- 行(15832)
- 机构
- 学院(318461)
- 大学(315767)
- 济(124961)
- 管理(122181)
- 经济(122034)
- 研究(106329)
- 理学(101449)
- 理学院(100348)
- 管理学(98814)
- 管理学院(98188)
- 中国(86370)
- 京(68655)
- 财(68325)
- 科学(63930)
- 农(57306)
- 所(55064)
- 江(53984)
- 财经(50752)
- 研究所(48859)
- 中心(48756)
- 业大(46302)
- 经(45763)
- 农业(44928)
- 北京(43332)
- 州(42208)
- 范(39567)
- 师范(39047)
- 院(38433)
- 省(37535)
- 财经大学(37018)
- 基金
- 项目(196445)
- 科学(154210)
- 研究(146019)
- 基金(140272)
- 家(122399)
- 国家(121248)
- 科学基金(104098)
- 社会(90916)
- 社会科(85886)
- 社会科学(85858)
- 省(79003)
- 基金项目(73008)
- 教育(67881)
- 自然(66865)
- 划(65333)
- 自然科(65288)
- 自然科学(65264)
- 自然科学基金(64158)
- 编号(59628)
- 资助(56953)
- 成果(50713)
- 重点(44712)
- 创(43560)
- 部(43122)
- 课题(42961)
- 业(42109)
- 发(41698)
- 制(40874)
- 创新(40003)
- 性(38213)
- 期刊
- 济(157034)
- 经济(157034)
- 研究(100154)
- 中国(76625)
- 财(61348)
- 管理(55164)
- 农(54122)
- 学报(50777)
- 科学(46390)
- 教育(41110)
- 大学(39341)
- 学学(36866)
- 农业(36074)
- 融(34319)
- 金融(34319)
- 技术(30655)
- 财经(27532)
- 业经(26704)
- 经(23858)
- 经济研究(23129)
- 业(22407)
- 问题(19506)
- 财会(17265)
- 会计(16441)
- 技术经济(16409)
- 版(16326)
- 现代(15869)
- 贸(14948)
- 世界(14892)
- 科技(14326)
共检索到516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钱连源
搞活大中型企业的关键无疑是要深化改革,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客观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选择:一是端正企业行为的表层改革;二是完善经营机制的深层改革;三是转换企业体制的根本改革。由于不对企业体制进行改革,经营机制就难以重新塑造,短期行为也无法得到有效矫正,因而,越来越多的人都把深化企业改革的目标转向企业的体制改革。然而,对于如何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却始终存在着两条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道路是正在进行的不改变现有产权格局的所有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元华
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市场取向的现实条件,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建立新型的国有产权宏观管理机构;(2)建立经营国有资产的中介机构;(3)将现有国有企业按“社会公共利益性企业”和“竞争性企业”进行划分,分别对待;(4)国有资产管理者行为规范化;(5)建立产权转让机制;(6)企业利益独立化;(7)培养经营者阶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汪涛
国有企业何去何从,事实不可辩驳的告诉我们,国有企业要摆脱困境,重振雄风,唯有改革一条路好走,小改小革已非治本之计,产权体制改革是国有企业全面适应社会主义市经济体制,重获生机活力的根本出路。 一、产权改革任重道远。 1)产权改革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及阻力。 产权制度改革后必然出现非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上升,按资分配和其他非按劳分配获得充分发展,个人收入的差距将逐步拉大。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直接联系后,很可能形成一个有产阶层,雇佣劳动以及一定程度的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克崮
作者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角度,提出了改革国有企业产权管理体制的系统意见。认为新框架应分四个层次:人大行使国有资产所有权;政府行使国有资产管理权;政府和基层生产企业之间形成一批资本经营性母公司,母公司在政府资产管理机构的授权下对基层企业行使直接的资产所有权;基层企业行使企业经营权。为此,还必须积极推进相关的各项改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泉信
围绕着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这个中心问题,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了第14个年头了。15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一直在政策调整上做文章:先后实行扩权放权、减税、让利;对老企业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在强化企业管理的基础上,创造出各种资产经营责任制形式,如第二步利改税,承包经营,等等。但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如何调整政策,国有企业的活力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出现一些老大难问题。主要有:一是经营效益低下,亏损企业面大;二是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三是企业资金严重困难;四是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困难重重;五是产业结构调不过来;六是新的企业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海 李静江
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李海,李静江自70年代末,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已走过了15年的历程。到目前为止,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与改革前相比,已大大改观。从总体来看,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是在不改变社会主义国有制的前提下,一步步向适应市场经济新...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志扬
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科学的财税体制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定位及财税体制作为制度保障的重要性出发,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方向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推进预算管理法治化。一是切实贯彻落实新预算法,并在预算的程序和具体方法上做更详尽的规定,同时还需要通过部门间的制衡协调保障各部门遵守预算法律法规。二是完善法治程序,目前我国的预算审查时间偏短,应该通过法律规定更为合理的审议程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伟良
社会主义公有制在中国的确立及继续发展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中国国情及中国绝大多数民众利益的选择。但是,这一选择并不能自动解决以资产运动方式合理化为目标的产权管理问题。这就构成了国有产权管理制度改革的主题。现行的由政府行政机关代国家行使资产管理权的办法,其弊端已昭然。我们以为改革的出路在于变行政管理为持股经营。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汉亚
产权是指当事人所享有的涉及财产的权利;产权关系则是指在社会经济运行中由法律界定并维护的各经济当事人涉及财产权利方面的关系。 产权一般又被划分为所有权、使用权(包括占有权和经营权)、处置权等等。这些权都是财产所有者的权利,所有者可以自己享用,也可以通过契约的方式将它们转让给其他人。产权中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权利是所有权,其它类型的产权则附属于所有权,一旦财产的所有者把所有权转让给其他人,则其它的产权也随所有权一起归于后者(新的所有者)所享有。不同类型的产权又是可以互相分离的,例如,所有者可以在保留所有权的前提下,把部分或全部财产的使用权通过契约的方式转让给其他当事人(使用者),则被转让使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常修泽
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战略眼光审视传统国有企业制度,客观上存在着不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三个深层次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是以变换企业产权制度为核心的根本性改革,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在具体运作上,要采取"分类改革、三线推进"的方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宁晓青 陶佼如
论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宁晓青,陶佼如一、现行国有企业产权制度的弊端企业产权制度,是产权界定、产权经营和产权转让的总称。中国企业产权制度经历10多年市场取向的改革,已经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同传统的集中计划经济中的企业产权制度相比,非国有企业产权份额迅速增...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庄沅树
自从我国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改革目标模式以来,理论界和企业界几乎一致认为:把国有企业转变为真正的市场竞争主体和法人实体是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这是一个制度创新问题,其核心主要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一、我国国有企业传统的产权制度产权是指法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国务院体改办研究所课题组 李保民 彭绍宗
一、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我国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证明,无论是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还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都涉及到一个核心的问题:产权与产权制度改革。这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产权和产权制度改革是改革国有企业与重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关键。产权是一种与所有权有关的财产权利,包括占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范海英
国有企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低效率,不仅在国有经济比重高的国家存在,在资本市场发达、非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也同样存在。导致低效率的原因从表面上可以归结为管理问题,但关键的症结在于国有企业没有形成有利于资本向高效率企业聚集的产权安排,这包括没有建立产权自由流动的市场或产权交易的成本极高:企业无法摆脱国家干预而无法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对企业经营者没有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如果产权不流动,那么低效率的企业仍然会占用大量资本而使那些较高效率的企业因资金匮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重组与发展课题组
马钢集团公司克服种种困难 ,对马钢原建设系统进行彻底的改革 ,按照《公司法》组建了新的“马钢建设公司”和“马钢建筑路桥公司”。从而实现了原马钢建设系统企业的制度创新 ,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促进了企业的发展。马钢建设系统体制改革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 :国有企业要突破传统体制的障碍 ,则必须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加快企业制度创新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对国有企业进行规范和公司制改革 ,形成科学、规范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面向市场转换经营机制。
关键词:
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