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6)
- 2023(13235)
- 2022(11247)
- 2021(10243)
- 2020(8412)
- 2019(19091)
- 2018(18847)
- 2017(35978)
- 2016(18970)
- 2015(21146)
- 2014(20964)
- 2013(20478)
- 2012(19161)
- 2011(17393)
- 2010(17348)
- 2009(15687)
- 2008(14829)
- 2007(12971)
- 2006(11380)
- 2005(10174)
- 学科
- 济(101377)
- 经济(101295)
- 管理(51117)
- 业(48047)
- 企(37411)
- 企业(37411)
- 方法(36289)
- 数学(32154)
- 数学方法(31788)
- 地方(27834)
- 中国(26379)
- 农(23484)
- 业经(20467)
- 财(17881)
- 学(17244)
- 地方经济(16529)
- 农业(16290)
- 贸(14954)
- 贸易(14942)
- 环境(14602)
- 易(14346)
- 制(14187)
- 融(13917)
- 金融(13914)
- 银(13415)
- 银行(13404)
- 发(13294)
- 行(12991)
- 和(12850)
- 技术(12491)
- 机构
- 学院(266999)
- 大学(262888)
- 济(121307)
- 经济(119113)
- 管理(102509)
- 研究(93774)
- 理学(87754)
- 理学院(86798)
- 管理学(85407)
- 管理学院(84904)
- 中国(70926)
- 京(54792)
- 科学(54594)
- 财(52176)
- 所(45736)
- 中心(43142)
- 财经(41438)
- 研究所(41345)
- 农(40334)
- 江(39550)
- 经济学(38081)
- 经(37609)
- 业大(36427)
- 范(35196)
- 师范(34862)
- 北京(34537)
- 院(34245)
- 经济学院(33978)
- 州(31787)
- 农业(30889)
- 基金
- 项目(179592)
- 科学(142886)
- 研究(133638)
- 基金(130179)
- 家(112544)
- 国家(111611)
- 科学基金(96880)
- 社会(87453)
- 社会科(83098)
- 社会科学(83081)
- 省(70938)
- 基金项目(68749)
- 教育(60894)
- 自然(60372)
- 划(59097)
- 自然科(58912)
- 自然科学(58898)
- 自然科学基金(57793)
- 编号(53663)
- 资助(52664)
- 发(44467)
- 成果(42052)
- 重点(40715)
- 部(39489)
- 创(37811)
- 课题(37311)
- 国家社会(36727)
- 发展(35840)
- 创新(35399)
- 展(35272)
- 期刊
- 济(140006)
- 经济(140006)
- 研究(81562)
- 中国(53611)
- 管理(39741)
- 财(39526)
- 农(37114)
- 学报(35972)
- 科学(35578)
- 大学(28451)
- 教育(27100)
- 学学(27081)
- 技术(26495)
- 融(25855)
- 金融(25855)
- 农业(25541)
- 经济研究(23317)
- 业经(22526)
- 财经(20931)
- 经(18193)
- 问题(18063)
- 技术经济(14661)
- 业(13512)
- 统计(13367)
- 贸(13299)
- 世界(12949)
- 商业(12797)
- 资源(12526)
- 策(12071)
- 现代(12011)
共检索到406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付金强 杨建华
随着开发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循环经济正逐渐成为和谐开发区发展的新模式。文中阐述了循环经济是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开发区又为发展和实践循环经济发展范式提供了可能。基于此,提出以循环经济理念构建现代化开发区必须加强控制产业链的形成机制,倡导绿色产业、探索区域产业发展循环模式,完善支持和保障体系并着力加强行业协会的桥梁作用,以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构建和谐开发区的有力保障,实现自然和社会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人、自然以及社会和谐统一之目的。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然斌 欧阳强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基础是以技术为核心的生产力的发展。良好和谐的金融环境有利于科学技术创新、应用与产业化,从而有力地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这样的金融环境包括高效率银行融资,激励风险投资的金融制度,有利于风险配置的金融市场机制以及适当的金融政策环境。
关键词:
循环经济 金融支持 金融环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杜黎明
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要求限制开发区放弃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失了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发展权。市场机制作用下,在城市化地区以其工业品和服务品交换限制开发区的农产品和生态产品的过程中,限制开发区的经济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充分的满足。城市化地区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关联、空间关联、政策关联、项目合作、企业合作、园区共建、资金及资本输出等方式,带动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既是妥善处理区域主体功能和辅助功能的要求,也是弥补限制开发区经济发展权损失,使不同区域共享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区域差距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皓然 郭志仪
生态经济发展和谐性分析对于把握生态经济系统运行状况,理清生态经济系统中主要不和谐要素,实现区域生态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和谐管理理论和生态经济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其生态经济发展和谐性分析要素体系,通过对要素不和谐性分析发现生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便为生态经济的和谐发展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措施和转变发展方式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达到提升生态经济发展质量,并以青海省为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和谐管理 区域生态经济 和谐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战秀 栾维新 片峰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城市,其发展程度与城市诸多要素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连、广州、天津等16个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辨识主导因素,进而探究城市各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城市化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关系到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方式转变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因此,规划开发区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发展情况及发展契机,合理规划和预测开发区的经济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昆 廖廷弼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战秀 栾维新 片峰
开发区的经济发展依托于城市,其发展程度与城市诸多要素直接相关。本文以大连、广州、天津等16个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城市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辨识主导因素,进而探究城市各要素对开发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综合经济实力与城市化对开发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其中城市经济规模、投资能力、科教水平、人力资源关系到开发区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度,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方式转变为开发区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因此,规划开发区时应充分考虑城市各要素发展情况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洪传春 刘某承 牛丽君 沈璐 长城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林下经济发展对于平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而促进林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制定有效的发展战略。在对林下经济利益相关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为目标层,以内、外部环境所包含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作为准则层1,以其包含的具体要素为准则层2,构建长白山保护开发区AHP-SWOT分析模型,分析了区域林下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林下经济发展战略四边形SWOT的重心坐标为P(0.442,0.380),林下经济发展宜采用S-O发展型战略,即发展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同时针对该战略的实施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崔凤军
本溪严重的环境污染、紧张的城市用地及畸形的产业结构,为开发区的发展目标和产业构建提出了内在要求。通过对本溪开发区背景条件与发展条件(含区位条件、经济技术依托、资源和交通条件等)的分析,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了医药工业作为先导产业、机构工业作为主导产业的产业配置模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袁方
循环经济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济发展模式,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又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在本质上是统一的。文章从循环经济、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出发,在阐述发展循环经济与构建和谐社会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当前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并指出转变观念、强化政策法规导向、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突破技术瓶颈和培养全民意识是和谐社会语境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和谐社会 政策选择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金华
发展循环经济是“十一五”时期的重要任务,而我国目前发展循环经济面临着财政的约束,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增加政府财政投入、调整和完善现行税收政策、实施财政补贴、改革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等途径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循环经济 财政约束 财税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