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20)
- 2023(17455)
- 2022(14903)
- 2021(14054)
- 2020(11468)
- 2019(26300)
- 2018(26305)
- 2017(49114)
- 2016(27095)
- 2015(30355)
- 2014(30627)
- 2013(29898)
- 2012(28001)
- 2011(25478)
- 2010(25828)
- 2009(23667)
- 2008(22999)
- 2007(20706)
- 2006(18543)
- 2005(16752)
- 学科
- 济(107006)
- 经济(106875)
- 管理(79184)
- 业(73862)
- 企(61220)
- 企业(61220)
- 方法(40676)
- 中国(36151)
- 数学(33832)
- 数学方法(33389)
- 农(29759)
- 地方(28690)
- 业经(25709)
- 财(25062)
- 学(25002)
- 技术(22503)
- 制(22066)
- 理论(20020)
- 农业(19943)
- 银(19446)
- 银行(19391)
- 行(18701)
- 融(18210)
- 金融(18202)
- 和(18078)
- 贸(17429)
- 贸易(17408)
- 环境(17388)
- 易(16749)
- 教育(16640)
- 机构
- 大学(378456)
- 学院(377177)
- 管理(145926)
- 济(144661)
- 经济(141033)
- 研究(132799)
- 理学(124028)
- 理学院(122499)
- 管理学(120399)
- 管理学院(119677)
- 中国(99816)
- 科学(83648)
- 京(83394)
- 财(68197)
- 所(67385)
- 农(63460)
- 研究所(60980)
- 中心(60519)
- 江(59803)
- 业大(56020)
- 范(54200)
- 师范(53658)
- 北京(53310)
- 财经(52683)
- 农业(49350)
- 院(48878)
- 州(48745)
- 经(47644)
- 技术(43161)
- 师范大学(43023)
- 基金
- 项目(252280)
- 科学(197733)
- 研究(187397)
- 基金(178613)
- 家(155779)
- 国家(154348)
- 科学基金(131915)
- 社会(115679)
- 社会科(109337)
- 社会科学(109311)
- 省(101248)
- 基金项目(94835)
- 教育(86581)
- 划(84955)
- 自然(84803)
- 自然科(82853)
- 自然科学(82833)
- 自然科学基金(81326)
- 编号(77663)
- 资助(72193)
- 成果(64960)
- 发(57040)
- 重点(56553)
- 课题(55471)
- 创(55090)
- 部(54100)
- 创新(50814)
- 项目编号(47614)
- 科研(47152)
- 国家社会(46390)
- 期刊
- 济(170107)
- 经济(170107)
- 研究(118304)
- 中国(85789)
- 学报(60749)
- 农(58690)
- 管理(56802)
- 科学(55742)
- 教育(55005)
- 财(51152)
- 大学(45515)
- 学学(41847)
- 农业(40146)
- 融(36425)
- 金融(36425)
- 技术(34775)
- 业经(29272)
- 经济研究(25881)
- 图书(25302)
- 财经(25141)
- 问题(22985)
- 经(21541)
- 业(21144)
- 科技(20481)
- 理论(18351)
- 技术经济(18138)
- 坛(17820)
- 论坛(17820)
- 书馆(17630)
- 图书馆(17630)
共检索到5879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鲍世行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人类实践(包括建筑实践)的最高概括。它通过建筑哲学作为"桥梁"来指导建筑科学实践。作为11个科学技术大部门的建筑科学也分成三个层次,即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工程技术。建筑科学的"前科学"是未纳入建筑科学的"不成文的建筑实践感受"和"建筑实践经验知识库和建筑哲学思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顾朝林 陈璐 王栾井
依据国家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中国城市化正面临着比发达国家和多数发展中国家更加复杂的背景和社会转型压力,论述了加快建设城市科学的重要意义。文章重点介绍了城市科学的学科构成、城市科学发展的现状、水平和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我国城市科学建设的11个领域:中国城市化理论框架;转型期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城市经济、城市土地与城市住房;区域经济、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城市社会与城市社区;城市文化与城市史;城市快速、立体交通设计与物流综合;城市生态与环境;景观规划与设计;城市规划管理以及城市规划信息系统等。文章最后还对城市科学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中国城市科学发展的前景。
关键词:
城市科学 学科体系 研究领域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凌 宋雪飞 刘浩 蒋玮
2021年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周年。回顾20年办刊历程,《南农学报》走过了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完善制度,保障学术质量的规范期;突出优势,形成期刊风格的转型期;创新机制,加强内涵建设的成长期。对于行业高校社科学报来说,期刊的韧力与活力在于办出特色。在办刊过程中,《南农学报》不断调整栏目设置,积极创新办刊模式,逐渐明晰办刊理念,通过调整栏目形成"三农"底色,通过策划专题提升"三农"成色,通过出版专刊彰显"三农"亮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南农学报》从大而全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成长为边界清晰、聚焦"三农"问题研究的特色刊物。梳理总结办刊经历,《南农学报》从中汲取了一些有益的办刊经验和启示:一是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严把政治关和价值取向关;二是立足本校行业特色,深耕优势领域;三是精准定位,形成期刊的个性和风格;四是融入学术圈,介入学术生产链前端;五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六是扶植学术新人,与青年作者共同成长。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凌 宋雪飞 刘浩 蒋玮
2021年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刊20周年。回顾20年办刊历程,《南农学报》走过了3个不同的发展时期:完善制度,保障学术质量的规范期;突出优势,形成期刊风格的转型期;创新机制,加强内涵建设的成长期。对于行业高校社科学报来说,期刊的韧力与活力在于办出特色。在办刊过程中,《南农学报》不断调整栏目设置,积极创新办刊模式,逐渐明晰办刊理念,通过调整栏目形成"三农"底色,通过策划专题提升"三农"成色,通过出版专刊彰显"三农"亮色。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探索,《南农学报》从大而全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成长为边界清晰、聚焦"三农"问题研究的特色刊物。梳理总结办刊经历,《南农学报》从中汲取了一些有益的办刊经验和启示:一是坚持正确的办刊导向,严把政治关和价值取向关;二是立足本校行业特色,深耕优势领域;三是精准定位,形成期刊的个性和风格;四是融入学术圈,介入学术生产链前端;五是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传播力;六是扶植学术新人,与青年作者共同成长。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管益忻
让西部发展得更快些──写在《开发研究》创刊十周年之际(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副理事、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常务理事管益忻教授)在《开发研究》创刊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研究的理论工作者,我表示热烈地祝贺,祝贺贵刊在过去的岁...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中国高教研究》从创刊至今,始终围绕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繁荣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为服务我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为指导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实践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学术刊物的样板。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实践参与者、《中国高教研究》的读者与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探讨并确定土地科学学科是否具有独立学科的本质属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土地科学学科体系研究思路与框架。研究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科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GB/T 13745-2009)》的定义,依据科学学方法,从讨论土地科学学科有无不可替代的核心理论和不可替代的研究域入手,研究土地科学学科的独立学科属性。研究结果:土地科学学科是一门具有不可替代的土地权籍核心理论,并与土地租价、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共同构成有机联系不可分割的核心理论轴,同时具有不可替代的3维3层3环耦合空间研究域的独立学科。研究结论:(1)借助逻辑和空间分析方法,提出的土地科学学科3维3层3环耦合空间研究域,揭示了土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冯广京
研究目的:研究提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模型,揭示土地科学学科发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研究方法:借助广义相对论的时空分析理论和未来光锥理论原理,分析人类发展和土地利用历史进程,研究提出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模型。研究结果:(1)土地科学学科研究域存在于四维空间之中,是一个时间的函数;(2)土地科学研究域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出现较早,但扩张较慢;(3)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时空锥是一个敞口向上不断扩张的倒锥筒;(4)土地科学学科的交叉性源于其内生扩张性。研究结论:(1)时空锥模型反映了土地科学学科及其研究域发生和发展的客观事实和内在规律,有助于认识和研究土地科学学科的独立性;(2)时空锥模型揭示了土地科学...
关键词:
学科建设 土地科学 时空锥 学科演进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沈长江
作者认为当代全球日趋严重的资源问题 ,尤其自然资源方面的问题 ,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具有整体理念的现代资源科学理论的引导。因此 ,发展与建设综合性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 ,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为此 ,作者在阐明什么是资源科学的基础上 ,对资源科学及其三维网络结构的学科体系进行了探讨 ,即资源科学包括总论、各论及区域分论三大部分 ,它们组成资源科学完整的学科体系 ,并派生出众多的分支学科 ,构成综合的现代资源科学的学科群。从而为发展资源科学 ,改进资源管理及改革资源科学教育提供依据。
关键词:
资源科学 学科群 学科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黄贤金 周建春 严金明 欧名豪 王洪卫 吴克宁
研究目的:分析王万茂教授关于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思想。研究方法:围绕土地科学学科发展战略内容,运用综合分析法进行深入阐述。研究结果:王万茂教授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思想着重体现在包容性、标准化、建制化及学科群战略四个方面。研究结论:王万茂教授关于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建设的思想,不仅指导了中国土地科学学科发展的实践,而且也为今后中国土地科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同样为其他学者尤其是青年学者进一步探索土地科学学科发展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方法基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谢菊 叶绍梁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具有人文性、历史性和丰富的个性等鲜明的特征。文科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构建,必须符合这些重要特征所蕴涵的本质要求。从这些要求出发,评估指标体系要以历史(学科积累)、现状和未来(学科潜质)作为一级指标的纵轴线;然后每个一级指标里又以人、学科领域(方向)、成果等作为二级指标的主要内容,形成与一级学科纵轴相交的横轴系统,组成一个彼此具有一定有机联系的、又便于相互观照的体系。评估指标体系的实际运用还要努力贯彻价值性判定和客观性判定相结合、历史底蕴和学术创新相结合、社会评价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和原则。
关键词:
文科 学科评估 指标体系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祖浩 龚伟
本研究梳理与比较了国内外关于科学教育中能力测评的相关研究,并对主要国家(地区)科学课程文件中提及的能力要素进行了解读,进而获得建构我国基础教育科学学科能力的一系列启示:学科特殊性、完备性、独立性和可操作性,探讨了进一步研究科学学科能力的思路。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占据高等教育知识疆域的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容忽视,这已是共识。但是关于如何繁荣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如何从观念上和制度上改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如何提高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培养质量等一系列问题,还需要深入讨论。人文社会科学不仅是一个知识的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导向、文化传统、吸收外来知识、高等学校学科管理与人才培养等问题,在民族国家的层面,还会涉及民族认同、提升国家软实力或国际竞争力等宏大问题,其重要性和复杂性显而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显东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本文构建了一种区域科学的学科体系框架,将区域科学的研究内容分为对要素的研究、对子系统的研究、对分系统的研究、对系统整体的研究、对系统间联系的研究和对系统调控的研究六个方面;将区域科学的学科属性归为应用地理学,并对区域科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讨论。本文的研究对建立和完善区域科学理论体系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
区域科学 学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