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78)
2023(6403)
2022(5072)
2021(4788)
2020(4025)
2019(9195)
2018(9200)
2017(17516)
2016(9331)
2015(10604)
2014(10651)
2013(10256)
2012(9073)
2011(8165)
2010(8536)
2009(7881)
2008(7612)
2007(6834)
2006(5843)
2005(5192)
作者
(25732)
(21275)
(21263)
(20209)
(13581)
(10041)
(9650)
(8301)
(8095)
(7606)
(7365)
(7252)
(6665)
(6649)
(6552)
(6462)
(6435)
(6155)
(6130)
(5962)
(5335)
(5064)
(5057)
(4937)
(4833)
(4822)
(4665)
(4652)
(4257)
(4055)
学科
(38888)
经济(38843)
(26917)
管理(24318)
方法(20666)
(20044)
企业(20044)
数学(18999)
数学方法(18505)
(13985)
中国(12699)
(11239)
保险(11148)
业经(10151)
(9575)
农业(9165)
(8402)
银行(8397)
(7973)
(7950)
理论(7741)
(7118)
金融(7116)
地方(6759)
(5814)
贸易(5809)
(5727)
(5669)
(5669)
(5328)
机构
学院(130475)
大学(127228)
管理(52794)
(50384)
经济(49203)
理学(45098)
理学院(44683)
管理学(43567)
管理学院(43344)
研究(37071)
中国(33108)
(26004)
(25798)
科学(22263)
财经(20093)
(19133)
中心(18641)
(18445)
(18217)
业大(17781)
(17420)
北京(16360)
(15841)
研究所(15753)
经济学(15448)
(15403)
师范(15270)
财经大学(15083)
技术(14339)
农业(14061)
基金
项目(87365)
科学(68923)
研究(64693)
基金(62957)
(53767)
国家(53296)
科学基金(46887)
社会(41120)
社会科(38842)
社会科学(38828)
(35188)
基金项目(32360)
教育(30730)
自然(30075)
自然科(29452)
自然科学(29447)
自然科学基金(28892)
(28846)
编号(27376)
资助(27164)
成果(21688)
重点(19295)
课题(18878)
(18609)
(18195)
(17683)
创新(16895)
国家社会(16696)
科研(16639)
项目编号(16577)
期刊
(53767)
经济(53767)
研究(37747)
中国(26168)
(19402)
(19216)
管理(18846)
学报(17150)
科学(16960)
(16791)
金融(16791)
教育(14349)
大学(14054)
技术(13625)
学学(13453)
农业(13073)
业经(10178)
统计(9303)
财经(9268)
经济研究(8632)
(8463)
决策(7797)
(7791)
技术经济(6686)
(6493)
理论(6321)
问题(6243)
(6228)
商业(5920)
实践(5800)
共检索到1897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揭继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险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已经建立起了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女工生育等五大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险制度。但目前这一制度还很不完善,仅限于城镇从业人员,约占我国从业人员65.6%的农村从业人员还没有真正纳入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一套为他们量身定做、适合农村实际的社会保险政策。尤其是已经从农业劳动转移到非农产业的乡镇企业职工、从农村转移到城镇的农民工以及因城镇化进程而被征地的失地农民,他们的生、老、病、死、伤残和失业没有任何保障。特别是农村家庭规模缩小后他们的养老问题如何解决,已成为确保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必须认真加以解决。下面的讨论来自地方劳动保障部门的思考...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彦  
目前我国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初步建立,然而制度间缺乏明确的转换办法,制约了人才的流动并造成了重复参保,同时制度碎片化状况仍然存在。通过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的衔接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制度衔接的基本原则、衔接的重点领域和衔接中的难点,提出有效衔接的三个对策,即创新技术、合理的衔接制度是前提;政府财政支持、统筹城乡发展是关键;理顺管理体制、提高统筹层次是保障。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谷彦芳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由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组成的养老保险体系,在建立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险制度方面取得较大进展。但是,由于社会保障体制在发展上遵从了二元化的社会结构模式,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不利于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实现。因此,统筹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军  
尽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在快速推进,然而,无论是在养老水平、制度覆盖面、参保方式等方面,还是在运行机制方面,城乡养老保险制度都存在较大差异,这无疑会不利于实现我国养老保险的城乡统筹。而考察在现行二元化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形成过程中的政府决策原因,将有利于政府从明确责权利、完善配套政策和创新制度设计等方面,为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建立制度衔接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彭浩然  肖敏慧  徐政  
基于参保人权益保护的视角,本文研究了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问题。为了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2012年11月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根据此暂行办法,本文运用临界边际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两种情形下参保人所领取的基础养老金差距,并通过精算模拟,考察关键变量对结果的影响。通过测算,本文发现:参保人由职保转入新农保时,将会产生巨大的基础养老金权益损失,严重违反了公平原则。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晓红  朱美玲  
随着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形成频繁的双向流动,城镇职保和城乡居保的转移衔接问题也日益重要。笔者认为,现行转移衔接政策的一些规定,有损参保者的养老保险权益,如从城乡居保转入城镇职保,不折算缴费年限或合并缴费年限;从城镇职保转入城乡居保,社会统筹账户不转移。尽管城乡居保与城镇职保在制度模式、缴费水平、待遇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二者在转移衔接时,应更加细致和人性化。为此可改进目前做法:从城乡居保转入城镇职保,采用折算缴费年限或补缴视同缴费年限的方法;从城镇职保转入城乡居保,采用一次性补缴或养老金分段计发的方法。为了有效推进新方案,尚需配套完善转移衔接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统一转移性衔接政策、提高基金统筹层次等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蒲晓红  朱美玲  
随着新型城镇化及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人口在城镇与农村之间形成频繁的双向流动,城镇职保和城乡居保的转移衔接问题也日益重要。笔者认为,现行转移衔接政策的一些规定,有损参保者的养老保险权益,如从城乡居保转入城镇职保,不折算缴费年限或合并缴费年限;从城镇职保转入城乡居保,社会统筹账户不转移。尽管城乡居保与城镇职保在制度模式、缴费水平、待遇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二者在转移衔接时,应更加细致和人性化。为此可改进目前做法:从城乡居保转入城镇职保,采用折算缴费年限或补缴视同缴费年限的方法;从城镇职保转入城乡居保,采用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阳义南   李晓琳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过程中,三地养老保险待遇衔接成为促进大湾区人才与劳动力流动的关键。本文基于粤港澳三地养老金制度并借鉴欧盟经验,设计了就业人员在粤港、粤澳流动的养老金待遇衔接方案,并构建精算模型模拟不同衔接方案下的养老保险权益待遇。结果表明,当就业者不流动时,相比港澳地区,内地养老金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当就业者流入内地时,无论如何分段衔接,其养老金待遇水平基本优于香港、澳门原待遇水平。即在粤港澳三地现有的养老金制度下,通过分段计算、分别支付,港澳就业人员不会因到内地就业而失去或损失本可得到的养老金权益。为促进三地经济社会融合与协调发展,建议出台粤港澳跨境流动社会保障协定等政策,确立“工作地缴费、权益累计、分段计算”等转移接续原则,并提高经办信息化水平及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龙腾鑫  
中国部分省、市已出台新农保与职工养老保险衔接政策,制度壁垒在政策上已破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仅有制度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从人力资源视角,以自流井区为研究对象,对其新农保参保情况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出制约新农保与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关键因素是农民衔接缴费能力弱。为了有效提升农民的衔接缴费能力,更有利于实现新农保与职工养老保险顺利衔接,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顾永红  刘鑫宏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关系到养老保险权益转移问题,需要处理养老保险关系与养老保险基金的转、接、并、续四环节中存在的矛盾。文章以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问题为逻辑出发点,剖析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具体操作环节的盲点与难点,并以此提出养老保险制度衔接的方式和具体操作方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翠琴  薛惠元  
目前,我国新农保试点的地区不断扩大、参保人数不断增多,但是,国家对新农保与相关制度衔接方面的政策却迟迟没有出台,严重阻碍了新农保制度的试点和推广。因此,研究新农保与相关制度的衔接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对新农保与老农保、城保、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计划生育政策、农村低保以及参保人跨地区转移的制度衔接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友根  朱晓菱  
农民工问题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突破口之一,而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能否适应城乡统筹发展,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目前部分省市试行的农民工养老保险制度带有明显的地域性、封闭性和过渡性。为此,文章以城乡统筹为背景对现有农民工养老保险模式进行分析,然后在精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方案与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边恕  王子龙  
提高统筹层次是养老保险制度设计的重要内容和改革的大方向。在历经县市与行业统筹并存、省级统筹、中央调剂几个阶段后,2022年我国开始正式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此前的中央调剂制度初步确立了中央政府在调剂养老保险基金余缺中的地位和央地政府的职责分担格局,为全国统筹积累了经验。在此基础上,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还需在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及待遇给付等方面完善政策措施,进一步明确中央与地方的责任划分,构建系统性的全国统筹工作格局,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最大效能的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