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59)
2023(10029)
2022(8412)
2021(7776)
2020(6437)
2019(14838)
2018(14733)
2017(26669)
2016(14767)
2015(16589)
2014(16746)
2013(16384)
2012(14815)
2011(13451)
2010(13882)
2009(13096)
2008(13410)
2007(12522)
2006(11295)
2005(10498)
作者
(41224)
(34415)
(33948)
(32400)
(21905)
(16168)
(15591)
(13182)
(13032)
(12630)
(11654)
(11592)
(11160)
(10996)
(10699)
(10405)
(10189)
(10013)
(9954)
(9929)
(8667)
(8342)
(8243)
(7982)
(7919)
(7766)
(7647)
(7483)
(6996)
(6625)
学科
管理(55754)
(53849)
经济(53756)
(45900)
(41249)
企业(41249)
(21991)
(17963)
方法(17734)
(17725)
业经(16165)
中国(15711)
(13606)
财务(13554)
财务管理(13508)
数学(13463)
数学方法(13217)
企业财务(12760)
(12430)
农业(11772)
(11548)
理论(11485)
(11243)
银行(11232)
(10553)
(10268)
地方(10044)
(9764)
体制(9555)
(9330)
机构
学院(203663)
大学(201649)
管理(77825)
(76524)
经济(74419)
研究(64872)
理学(63567)
理学院(62808)
管理学(61719)
管理学院(61294)
中国(54615)
(44288)
(44263)
科学(37728)
(35364)
(32263)
财经(32158)
中心(31434)
(30042)
(28787)
研究所(28103)
(28047)
北京(27798)
(26941)
师范(26701)
业大(26563)
(24188)
(24174)
财经大学(23385)
经济学(22958)
基金
项目(123732)
科学(96680)
研究(95805)
基金(87367)
(74632)
国家(73921)
科学基金(63733)
社会(59661)
社会科(56251)
社会科学(56234)
(49359)
基金项目(45435)
教育(45260)
编号(41119)
(40511)
自然(39050)
自然科(38051)
自然科学(38042)
自然科学基金(37347)
成果(35325)
资助(34887)
课题(29598)
(28706)
重点(27957)
(26999)
(25816)
(25660)
(25222)
项目编号(24889)
(24499)
期刊
(99799)
经济(99799)
研究(63838)
中国(54879)
(40385)
管理(34245)
(30014)
教育(29409)
学报(28552)
科学(27895)
大学(22926)
(21950)
金融(21950)
学学(20989)
技术(19946)
农业(19372)
业经(17080)
财经(16590)
(14353)
经济研究(13932)
财会(12012)
问题(11918)
会计(11824)
图书(11658)
(10945)
(10923)
现代(9992)
职业(9497)
(9412)
(9318)
共检索到337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瞿志印  陈江强  
文章认为我国农村制度存在的缺陷主要有限制土地流转、集体所有者主体缺位、土地承包权仍是动态的、农户使用土地没有物权、城乡土地制度不统一等,并对应地提出了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皓  
深圳近年在二次开发机制创新中使用了面向土地权益主体的发展控制政策,疏解了土地集中储备环节出现的障碍,但是与既有土地使用权和规划制度产生矛盾,也影响土地利用管理规则的稳定性。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对于创新成果的制度性转变非常关键。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下,随着土地权益从集中向个体转移,土地利用管理将面临新的要求。以此为背景,探讨了规划对土地利用改变全过程进行规划控制的意义和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相应规划权力与机制的调整。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单皓  
深圳近年在二次开发机制创新中使用了面向土地权益主体的发展控制政策,疏解了土地集中储备环节出现的障碍,但是与既有土地使用权和规划制度产生矛盾,也影响土地利用管理规则的稳定性。如何解决其中的矛盾对于创新成果的制度性转变非常关键。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制度下,随着土地权益从集中向个体转移,土地利用管理将面临新的要求。以此为背景,探讨了规划对土地利用改变全过程进行规划控制的意义和理论上的可能性,以及相应规划权力与机制的调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永强  苏昌贵  龙花楼  侯学钢  
在对当前中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基础上,结合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内涵,从制度改革协调联动性、整体性角度出发,设计了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Land-PPET框架。通过对农村土地产权、规划、征收和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以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农地承包经营权的主体、年限和范围;转变规划理念,科学开展农村土地规划,积极引导多方主体参与规划的编制,有效引导村庄建设发展;提高土地征收补偿标准,严格限定征收范围,完善征地手续,保证征地的公平;有序开展土地流转,探索改革农村住宅用地供地模式,推进农村宅基地确权流转市场化,解决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涛林  
苏州是江苏省唯一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地区,同时苏州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也是国家发改委的改革联系点,争取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为推动全国深化改革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是推动苏州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苏州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乡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最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阎炎  
金秋十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文简称《决定》),给今后一个时期的土地制度定下了调子,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又站到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这注定是变革的年代。世界如是,中国如是,中国的土地制度亦如是。10月24日到25日,由国土资源部和天津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城乡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滨海新区高层论坛"在津举行,多位关注我国农村、关注土地的顶级专家、相关政府官员与各级国土部门工作者齐聚滨海新区,为土地改革建言献策。一天的主论坛和半日的四个分论坛上,谈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体会,对历史抽丝剥茧的梳理,对现实鞭辟入里的剖析和对未来目光如炬的透视交相辉...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锡文  
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村的土地管理,不仅关系到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毅  
2003年9月,以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副主任马毅为团长,由部机关、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和北京、天津等14个省(区、市)的29位同志组成的土地管理培训班,赴英国进行了为期15天的学习考察。本文是从他们学习归来的报告中摘取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怡芳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于未来一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向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谋划,部署深化各领域改革。其中,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必将对我国未来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夏少斌  
香港的土地面积只有1071平方公里,其中能够作为人们生产和生活用的土地不到30%。但是,这块“弹丸之地”,不但容纳了近600万居民,而且是主要的国际贸易中心、金融中心、航运中心和旅游胜地,可想而知,香港是当今世界土地供应最紧张的城市之一。然而,由于制定和实施了比较完善的土地管理制度,因而比较好地解决了土地的供应问题和土地管理问题。可以说,香港的土地管理制度是当今世界各地土地管理制度中较为成功的一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邵战林  朱道林  杨俊孝  
现阶段我国农村问题的核心仍然是土地问题,而土地问题的核心则是农村土地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决定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农村政治和社会的稳定,事关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本文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提出了现阶段进一步推进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彩彦  
近代上海开埠,租界设立,华界与租界的两种土地管理制度在整个近代长期并存。租界的土地管理制度促进了华界土地管理制度的变革。近代上海土地管理制度在变革、发展中体现出很深的西方土地管理思想的烙印。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程雪阳  
研究目的:分析"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在中国失灵的原因,并细致分析指标式计划管理模式的弊端。研究方法:实证法,规范分析法。研究结果:现行土地管理制度是以牺牲农民土地发展权为代价的,并且没有对已经变化了的中央与地方关系保持必要的敏感,所以带来了城市肆意扩张、耕地不断减少、国有土地收益不断流失等问题。研究结论:未来的改革应着力打破国家对土地供给的高度垄断,在实现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的产权平等和产权明晰的基础上,以比例原则为指导进行制度重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克伟  
论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马克伟我国土地管理制度,从80年代初以来,在三次政府机构的改革中,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已初步建成了一个基本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土地管理制度。首先在1982年国务院机构改革中,从基本不管,到责成部门管...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贺超  
严谨的立法体系在德国,宪法(《基本法》)明确规定了对私有财产的保护。私有财产主要是指私人所有的土地所有权(含建筑物所有权)。因此,宪法为土地私有制及其保护提供了最根本的法律依据。德国《民法大典》规定,土地上的房屋建筑物是土地的组成部分从属于土地,为土地所有权的拥有者所有。德国所有的土地都实行土地登记,即地籍登记。作为实体法的德国《土地登记法》,则设置了土地登记的程序关系,规定了不动产物权如何设立、移转、变更和废止的程序规则,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