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5)
2023(8113)
2022(6712)
2021(6091)
2020(5036)
2019(11254)
2018(10874)
2017(20891)
2016(11107)
2015(12448)
2014(12131)
2013(11766)
2012(10591)
2011(9408)
2010(9888)
2009(9788)
2008(8719)
2007(8127)
2006(7255)
2005(6821)
作者
(28975)
(24032)
(23816)
(22848)
(15156)
(11471)
(10937)
(9254)
(8988)
(8651)
(8181)
(8105)
(7705)
(7648)
(7633)
(7512)
(7164)
(7000)
(6883)
(6747)
(6029)
(5750)
(5638)
(5444)
(5442)
(5425)
(5346)
(5344)
(4807)
(4758)
学科
管理(38658)
(38135)
经济(38058)
(34656)
(30995)
企业(30995)
(26190)
金融(26187)
(23779)
银行(23774)
(23055)
中国(19297)
(18580)
(17442)
方法(13199)
(11741)
财务(11714)
财务管理(11683)
业经(11568)
企业财务(11175)
数学(11099)
(11098)
中国金融(11030)
数学方法(10998)
地方(10384)
(10285)
体制(9727)
(8181)
制度(8180)
理论(7645)
机构
学院(148312)
大学(146693)
(63714)
经济(62280)
管理(55224)
研究(47372)
理学(46374)
理学院(45933)
管理学(45357)
管理学院(45064)
中国(44478)
(37185)
(29375)
财经(27816)
(25047)
中心(24721)
科学(24121)
(23406)
(22265)
经济学(21324)
财经大学(20717)
(19842)
研究所(19431)
(19331)
(19286)
经济学院(19237)
银行(19162)
金融(18915)
(18908)
北京(18328)
基金
项目(94667)
科学(75153)
研究(74402)
基金(68641)
(57361)
国家(56858)
科学基金(50088)
社会(48965)
社会科(46603)
社会科学(46592)
(37962)
基金项目(35738)
教育(34264)
编号(30592)
(30514)
自然(29015)
自然科(28347)
自然科学(28340)
自然科学基金(27848)
资助(27388)
成果(26544)
(25015)
课题(21607)
重点(21439)
(21282)
(21143)
国家社会(20768)
(20574)
(20242)
创新(19804)
期刊
(72147)
经济(72147)
研究(48834)
中国(34992)
(33260)
金融(33260)
(31837)
管理(22547)
(18386)
学报(18071)
科学(16748)
教育(16399)
大学(14986)
财经(14720)
学学(14201)
技术(12648)
(12499)
经济研究(11561)
业经(10919)
农业(10905)
问题(8825)
财会(8400)
理论(8378)
实践(7449)
(7449)
会计(7373)
(7234)
国际(6828)
现代(6620)
改革(6232)
共检索到2403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彭红利  
2009年3月,央行与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政府组建投融资平台,发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拓宽中央政府投资项目的配套资金融资渠道",被地方政府视为对它们的投融资平台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伍兴龙  
诉讼管辖回避制度是维护程序正义、保障程序公正的重要诉讼机制,我国民事诉讼程序中尚未建立该项制度。随着近几年地方融资平台的兴起,地方政府建设性债务快速增长,融资平台以其巨大的负债额和负债率、较低的营利能力和较弱的还款来源等因素,出现债务违约被起诉的风险正在上升。由于融资平台涉贷案件债务人一方有地方政府背景的特殊身份因素,在法院审理过程中,代表债权人的一方当事人有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可能,在地方融资平台违约诉讼中规定专门的管辖回避制度显得尤为必要,以使与特殊地位当事人具有特殊关系的法院可以回避管辖,从而在程序上保证融资平台违约诉讼得到公平、公正地审理。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任伟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是一类较为特殊的国有企业,它由地方政府出资在特定的行政辖区内开展非市场化特定业务的企业。政府出资成立、政府出人管理、政府区域经营,政府项目为主、政府隐性担保和政府地财还款,这"六政现象"基本可以概括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特点和运营模式。在当前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下,地方行政绩效考评机制带来的经济发展的压力通过地方政府直接传导给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一个重要现象就是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都患上的资金饥渴症。地方政府融资已成为地方政府显性和隐形负债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隐患较大。当前,我们亟需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来规范其融资行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国雄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存在设立和运作不规范、偿债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当前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融资约束机制,以防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艳华  洪功翔  
论文在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概念、特点和成因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全面梳理了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的理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进一步指出公私合作制是实现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建设的有效机制,并对公司合作制框架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及配置和制度设计进行论述总结;最后做了简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琳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政府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的作用更加突出。本文就分别从融资机制、投资机制、风险防范机制及监管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运行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曹红辉  
一、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意义2010年以来,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前两年迅速膨胀的地方融资平台潜在的财政风险和它给银行体系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不仅引起国内各界的关注,也引发全球范围内对它可能给中国经济、金融稳定带来冲击的担心。对此问题,存在多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尤其是对各种融资平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逸楠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地方融资平台在拉动地方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地方融资平台的数量和融资规模快速增长,其存在的风险隐患不容忽视。应积极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完善分税制;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及风险预警机制,应在清理规范的基础上,缩减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数量与规模。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逸楠  
随着迪拜主权债务危机和希腊债务危机的爆发,我国地方政府以财政作担保的融资平台负债愈发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当前地方融资平台的存在具有积极意义,但其运行中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重数量轻质量、重融资轻还贷等问题。突出表现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全厚  
地方政府投融资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在非竞争性或者竞争性较弱的领域而进行的投融资行为。一般来说,地方政府投融资活动所涉及的主要领域是基础产业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如道路、交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许航敏  葛小南  孙洁  
一、引言2008年底,为了筹集4万亿元投资刺激计划的配套资金,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地方政府积极建设投融资平台,其融资有力地保证了各级政府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对于扩内需,保增长起到了巨大的作用。2009年以来,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热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林婷婷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在解决政府投资项目资金配套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但由于缺乏监管,融资平台本身运作不规范,融资过程中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过度依赖商业银行信贷、过度依赖土地财政以及过度依赖政府担保等问题,使融资平台在发挥作用的同时承担着较大的风险。本文针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面临的风险,提出地方政府债务资产证券化、规范融资平台运作等风险防范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马勇   章洪铭  
本文基于明斯基理论框架和地方融资平台运行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包含“土地金融”和“庞氏融资”特征的DSGE模型,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解决过程中的政策选择等问题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财政政策因经济下行发力而产生融资需求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打通从金融部门汲取资源的路径,从而产生实质上宽信用的效果,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尽管背靠政府信用的地方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的庞氏融资来维持流量平衡,但其庞氏融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债务的积累而逐渐减弱,一旦地方融资平台的庞氏融资能力下降超过一定程度,经济波动的潜在风险就会明显上升;当地方融资平台的庞氏融资能力较弱时,债务本金削减政策在降低存量债务时会影响金融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能提升金融稳定,二者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同时改善金融稳定和地价稳定的效果,从而间接拓宽财政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政策的回旋余地;当地方融资平台的庞氏融资能力基本丧失时,一旦发生货币紧缩,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金融不稳定,此时LTV政策的效果显著减弱,而盯住信贷的资本充足率政策可能是更好的政策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海虹  陈进  
实施地方融资平台整合,既是适应现行制度框架渐进式改革的要求,也是推进地方融资平台风险控制的有效途径。整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既要实施微观层面的资产、项目和公司整合,也要加强推进融资方式和管理体系的整合,同时还要强化宏观制度层面的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