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01)
- 2023(7172)
- 2022(5998)
- 2021(5876)
- 2020(5093)
- 2019(11075)
- 2018(11388)
- 2017(21433)
- 2016(12343)
- 2015(14086)
- 2014(14426)
- 2013(14015)
- 2012(13242)
- 2011(12061)
- 2010(12622)
- 2009(11998)
- 2008(12026)
- 2007(11548)
- 2006(10711)
- 2005(9910)
- 学科
- 济(51524)
- 经济(51450)
- 农(45074)
- 业(40305)
- 管理(31676)
- 农业(29854)
- 企(22166)
- 企业(22166)
- 业经(18076)
- 制(16178)
- 中国(14768)
- 体(12354)
- 财(12161)
- 方法(12104)
- 地方(11204)
- 学(10880)
- 银(10225)
- 银行(10206)
- 农业经济(10052)
- 数学(9979)
- 行(9822)
- 数学方法(9748)
- 发(9590)
- 村(9187)
- 农村(9181)
- 策(8810)
- 土地(8711)
- 融(8300)
- 金融(8293)
- 教育(8173)
- 机构
- 学院(175074)
- 大学(169435)
- 济(69607)
- 经济(67804)
- 管理(63689)
- 研究(63232)
- 中国(52845)
- 农(52759)
- 理学(52437)
- 理学院(51907)
- 管理学(50939)
- 管理学院(50645)
- 农业(40174)
- 科学(38227)
- 京(37278)
- 财(34561)
- 所(33760)
- 业大(33392)
- 江(32093)
- 中心(31375)
- 研究所(29756)
- 省(25952)
- 财经(25001)
- 州(24871)
- 农业大学(24375)
- 范(23881)
- 师范(23643)
- 北京(23494)
- 经(22323)
- 院(21560)
- 基金
- 项目(105406)
- 研究(82409)
- 科学(81043)
- 基金(72293)
- 家(62822)
- 国家(62074)
- 科学基金(51452)
- 社会(49820)
- 社会科(46508)
- 社会科学(46496)
- 省(44413)
- 基金项目(37703)
- 编号(37492)
- 教育(36907)
- 划(35588)
- 成果(32345)
- 自然(30856)
- 自然科(30070)
- 自然科学(30059)
- 自然科学基金(29489)
- 农(29428)
- 资助(29195)
- 课题(25961)
- 发(23873)
- 重点(23581)
- 部(23091)
- 性(22118)
- 年(21275)
- 创(21253)
- 制(20681)
- 期刊
- 济(95152)
- 经济(95152)
- 农(57871)
- 研究(55161)
- 中国(47350)
- 农业(38463)
- 学报(29607)
- 财(27346)
- 科学(26204)
- 教育(24607)
- 融(24010)
- 金融(24010)
- 大学(22938)
- 业经(21894)
- 学学(21491)
- 管理(20822)
- 业(17662)
- 技术(15613)
- 农村(14523)
- 村(14523)
- 农业经济(14026)
- 问题(13922)
- 财经(12401)
- 版(11523)
- 经济研究(11110)
- 经(10699)
- 世界(10513)
- 经济问题(10231)
- 图书(9892)
- 农村经济(9292)
共检索到297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勇 雷爱先 孙天旭 郑燕凤
本文分析了国有农用地的概念及内涵,梳理了现行国有农用地产权制度的主要特征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提出了国有农用地的权利体系设计框架和权利内容,并从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实际出发,提出了完善国有农用地产权体系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
国有农用地 产权体系 问题的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葛吉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蕾 彭培好
文章以以南充市高坪区喻家乡、鄢家乡、擦耳镇、黄溪乡4个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及权重,构建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景观效益的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体系,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鄢家乡土地整理项目优先实施,以期为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立项和实施等实践工作提供有益探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层次分析法 综合效益评价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海 李红梅
本文以安徽农垦为例,分析了农垦“两田制”的变化:身份田承包经营权因流转回农场而呈现价值化或股份化,身份田向招标田与农场统一经营田转化,招标田租赁权短期化。农垦“两田制”变化,因强化农场公司制规模经营,将引领农垦国有农用地权利体系重构为“所有权+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股权+招标田租赁权”。其中,身份田承包经营权面积比较少且已价值化或股份化,不宜定性为用益物权;农场统一经营田之使用权即为农场国有农用地使用权,宜按照用益物权的性质进行制度构造;而招标田租赁权因期限短、支配性弱,宜定性为债权。这一变化不同于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之“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的延长权利链思路,会启迪宜强化“所有权+股权+以其他方式承包之土地经营权”的实施路径,并为重构集体农用地“三权分置”权利体系提供示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月蓉
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的思考张月蓉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三资”企业不仅在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发展起来,同时,也扩展到内地直至建制镇。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用地不仅涉及国有土地,而且也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自1990年国务院55号令颁布以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月蓉
对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的思考张月蓉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大潮的推动下,“三资”企业不仅在沿海城市及其开发区发展起来,同时,也扩展到内地直至建制镇。也就是说,“三资”企业用地不仅涉及国有土地,而且也涉及农村集体土地。自1990年55号令颁布以来,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凡文 孙军
农用地流转价格形成的理论依据主要有地租地价理论和土地产权理论等。农用地流转价格主要包括农用地转包价格、出租价格、入股价格、转让价格和其它流转价格等。农用地流转价格的确定方法主要有收益还原法、市场比较法、基准地价修正法以及纯收益年数法等。
关键词:
农用地 流转价格 方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继明
对新中国农用地评价研究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现行农用地评价体系有农业部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和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土地分等定级估价体系两大类。两大体系在评价的目标、内容、指标和方法体系上存在着区别,但最终目标都是实现农用地资源由"数量管理"向"数量、质量和生态"并重管理的转变,实现土地资源的环境友好利用。新时期,在农用地流转的背景下,通过论述比较两大评价体系,指出现行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展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郝大江 黎映宸
部署和开展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是我国农业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和变革。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问题究其本质是市场问题,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核心是构建现代农业市场体系。基于我国农业市场发展现状,并对我国农业用地流转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其结论表明,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对于培育我国农业市场经济主体、实现农业生产规模经济、推动城乡市场统一,以及实现城乡经济宏观调控具有重要的作用。推动农业用地流转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建超 吴群
研究目的:探讨经纬坐标网格法建立标准样地体系的技术路线,以及标准样地体系在农用地分等成果汇总、农用地质量监测与分等成果动态更新、耕地占补平衡、基本农田的划分和保护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结合佛山市农用地分等的有关数据对两种方法建立的标准样地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利用坐标网格建立标准样地体系可以有效解决现行方法中的不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荫凯 刘洋
经过多年探索实践,我国空间规划体系不断孕育发展,对优化国土开发格局、调配重要战略资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受规划理念、管理体制、配套机制等方面制约,当前我国空间规划类型还较为混乱,体系远未完善,严重制约了规划综合效能的发挥。"十二五"时期,为进一步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应加快法制建设,健全行政体制,理顺规划关系,创新实施机制,强化民主参与,抓紧建立功能完善、关系协调、层次合理的空间规划体系。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马建辉#博士 吴克宁#教授 赵华甫#副教授 许妍#博士 周子健#硕士
针对以县为单位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的技术需求,该文构建了包括指标体系、网络体系、评价体系以及组织体系的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其中,监测指标体系包括开放性可选择的监测指标的构成及其监测周期;监测网络体系则由监测控制区、监测样区和监测样点构成;监测评价体系包括耕地生产性评价、保护性评价、稳定性评价、经济可行性评价、环境健康性评价、等别变化评价。重点阐述了根据耕地等别限制因素及限制系数划分耕地等别类型的方法、监测控制区划定的方法以及从不同角度进行监测评价的评价方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国祥
农用地流转市场对于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效率、确保农业增产增效、实现农民增收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意义越来越重要。和其他要素市场一样,农用地流转市场发育具有内在的动力,市场化程度总体上会趋于提高。农用地流转市场积极意义明显,但是对国家粮食安全、农民权益保护和社会稳定的冲击风险也很高,发育的约束因素很多,迫切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交易制度、促进健康运行。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周诚
从“农村集体非农用地进入市场”问题谈起周诚《编者按》农村集体非农用地使用权进入市场问题,是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它涉及到一系列理论和政策问题,而且现在认识不一,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探讨,使其得以解决。对此,我们在《探索与争鸣》栏目内刊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