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89)
2023(7755)
2022(6498)
2021(6363)
2020(5228)
2019(12041)
2018(11969)
2017(22138)
2016(12418)
2015(14484)
2014(15161)
2013(14389)
2012(13286)
2011(11680)
2010(11975)
2009(11066)
2008(11491)
2007(10877)
2006(9478)
2005(8834)
作者
(35784)
(29206)
(29049)
(28001)
(18745)
(13841)
(13585)
(11285)
(11192)
(11084)
(10004)
(9883)
(9635)
(9542)
(9457)
(8934)
(8583)
(8520)
(8467)
(8460)
(7405)
(7279)
(7032)
(6884)
(6798)
(6693)
(6626)
(6597)
(6131)
(5898)
学科
管理(39345)
(38880)
经济(38816)
(33038)
(29315)
企业(29315)
(26719)
(22337)
(21133)
银行(20988)
(19613)
方法(15547)
中国(14688)
(14343)
金融(14336)
(13720)
制度(13717)
(13300)
财务(13271)
财务管理(13208)
(12948)
数学(12741)
财政(12729)
数学方法(12608)
企业财务(12566)
(11045)
业务(10783)
体制(10326)
(10172)
理论(10102)
机构
学院(165527)
大学(163322)
(61706)
经济(59917)
管理(58201)
研究(54978)
中国(53782)
理学(46825)
理学院(46323)
管理学(45548)
管理学院(45234)
(44619)
(35672)
科学(31695)
财经(30124)
(29771)
(28926)
(27960)
中心(27486)
(27086)
(26008)
研究所(24876)
银行(24876)
(23953)
(23090)
北京(23037)
财经大学(22121)
农业(21870)
(21417)
业大(21220)
基金
项目(95605)
研究(73415)
科学(72617)
基金(65845)
(56627)
国家(56075)
科学基金(47276)
社会(42875)
社会科(40436)
社会科学(40422)
(38418)
教育(34952)
基金项目(33826)
编号(32203)
(31567)
自然(29601)
自然科(28917)
自然科学(28905)
自然科学基金(28391)
成果(28333)
资助(28222)
课题(23270)
重点(21569)
(20704)
(20607)
项目编号(20333)
(19786)
(19314)
(19194)
大学(18738)
期刊
(77815)
经济(77815)
研究(59688)
中国(43888)
(42489)
(37030)
金融(37030)
学报(25993)
(25028)
管理(23491)
教育(23232)
科学(21132)
大学(19787)
学学(18525)
财经(16611)
技术(14528)
农业(14493)
(14055)
业经(12555)
经济研究(12424)
财会(11271)
会计(10882)
理论(9973)
问题(9271)
实践(9075)
(9075)
图书(8522)
(8367)
(8146)
(8074)
共检索到2907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马延霞  
近年来,随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迅速发展,理财产品交易的不规范性问题日益突出,对其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风险,因此,构建理财市场的监管体系迫在眉睫。针对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现状提出构建监管部门、银行自身及银行理财协会"三位一体"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尝试综合性监管模式、完善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制订、加强监管力度、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银行自身主要负责风险内控机制的制订、建立理财产品交易披露制度;银行业理财协会负责理财机构评价体系、理财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及行业自律公约的制订工作,通过三方合力做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的监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朱永利  王婧  
随着我国银行理财业务快速增长,理财产品关联交易问题日益突出,而监管规定相当薄弱,没有对关联交易进行范围界定,更不用说提出系统有效的监管措施。虽然关联交易有时有积极作用,但不当关联交易存在巨大风险,实施监管很有必要。借鉴国内外针对基金以及信托等资产管理产品关联交易的相关规定,对于理财产品关联交易,建议建立投资者同意制度、关联交易信息披露制度、不当关联交易的投资者救济机制等监管措施,以切实保护投资者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保障银行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征信  [作者] 周莉  崔迎琪  赵燕  江洲  
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已成为市场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系统分析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巩固完善、深化融合、创新提升”的总体建设思路和五项建设基本原则,以及夯实深化市场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的措施建议,以期对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提供具备可操作性的实施指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锦  李海燕  鲜文铎  
随着巴塞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的实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将日益发挥其对监管的有效补充作用,相应的信息披露监管问题也逐步提上我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日程。但我国尚未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的理论框架体系,用以指导信息披露及其监管实践的发展。本文拟从建立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监管理论框架体系的角度,研究相关的主体、对象、原则、手段等方面内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栗书茵  
银行风险监管一般包括银行内部和银行外部两套风险管理制度,本文将重点讨论以中国银监会为监管主体的外部监管机制,并深入研究如何建立以中小商业银行为监管对象的风险监管体系。一、风险预防1.市场准入监管。对于市场准入的监管应该包括两方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靖  
伴随着我国金融业的逐步开放,现场稽核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商业银行的高速发展,探索一种新的监管体系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阐述了我国目前商业银行稽核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接着重点设计了一套适应我国商业银行的非现场稽核的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文红  
"资管新规"和《理财办法》的正式落地,推动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迈向新的征程,未来,独立法人子公司将逐步成为商业银行开展资管业务的主要模式我国资管行业规模大、增速快、影响面广,已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丰富金融产品供给、促进金融市场深化、满足投资者多元化资金配置需求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出现了法律关系不够清晰、监管标准不够统一、业务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俊松  
个人理财业务逐渐成为一些商业银行业务发展的重点,也将成为各类商业银行业务拓展的必然趋势。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监管势在必行,为此2005年9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并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本文通过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的分析,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管的问题和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岩岫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居民的财富也在不断积累。根据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12中国财富报告》,2012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14%。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2011年增长17%。在上述背景下,目前国内理财行业也进入了多元投资管理时代,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理财业务在国外被称为"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但真正兴起并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快速上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许金铭  
随着国内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快速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当前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风险管理存在着一定风险,重构托管业务风险管理体系不仅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和制度创新的需要,也是我国银行托管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在借鉴国外托管机构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对重构我国商业银行托管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全程监控风险的管理思想,并尝试构建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进而对全程监控风险管理体系的理论和现实基础、评价对象和内容、评价的标准、评价工具和手段以及评价结果的反馈做了具体说明。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梅琳  
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关系到商业银行经营的命脉,为此,我国监管层制定并实施了系列流动性考核指标,促进了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产生了监管的正效应。但现行的流动性监管并不完善,还存在着方方面面的不足,需要通过效应的监测和评价来发现问题,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化解对策。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裴亚洲  
2004年9月,光大银行推出了中国第一款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一一阳光理财B计划,采用预期收益率形式,面向普通零售客户发行,标志着中国银行理财业务正式开启。银行理财产品相对于存款的高收益,使之受到了投资者的热捧。之后十二年间,以国家经济大发展,人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为背景,以银行利率市场化为契机,银行理财产品爆发性迅猛发展。截至2016年末,418家商业银行(不包括外资银行)年末存续共计53163款理财产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顾青  
理财产品并表核算的制度分析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33号准则"),商业银行是否能"控制"其发行的理财产品,是判断该理财产品是否应被纳入合并范围的标准。控制,是指投资方拥有对被投资方的权力,通过参与被投资方的相关活动而享有可变回报,并且有能力运用被投资方的权力影响其回报金额。即,判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