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
- 2023(105)
- 2022(107)
- 2021(94)
- 2020(61)
- 2019(112)
- 2018(99)
- 2017(177)
- 2016(102)
- 2015(117)
- 2014(142)
- 2013(123)
- 2012(119)
- 2011(113)
- 2010(122)
- 2009(117)
- 2008(168)
- 2007(190)
- 2006(135)
- 2005(116)
- 学科
- 济(541)
- 经济(541)
- 管理(323)
- 中国(279)
- 地方(250)
- 业(204)
- 地方经济(168)
- 企(147)
- 企业(147)
- 农(147)
- 和(127)
- 环境(124)
- 业经(121)
- 发(119)
- 融(114)
- 金融(114)
- 学(112)
- 银(106)
- 银行(106)
- 行(105)
- 资源(103)
- 农业(91)
- 发展(89)
- 展(89)
- 方法(87)
- 制(80)
- 教育(80)
- 理论(77)
- 策(77)
- 财(74)
- 机构
- 学院(1555)
- 大学(1439)
- 济(658)
- 经济(643)
- 研究(577)
- 管理(562)
- 理学(444)
- 理学院(437)
- 管理学(430)
- 管理学院(426)
- 中国(405)
- 科学(315)
- 财(309)
- 京(298)
- 中心(269)
- 所(253)
- 研究所(238)
- 师范(236)
- 范(236)
- 江(234)
- 院(230)
- 发(222)
- 技术(221)
- 财经(219)
- 职业(216)
- 省(206)
- 州(204)
- 经济学(200)
- 业大(196)
- 北京(196)
共检索到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郝昭成
自2008年5月13日召开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积极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心,狠抓根本,服务大局,创新工作,朝着既定目标,迈出了新步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颜新长 侯沛
社会和谐是一个多层次的总体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其基础和前提。自然是人类存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重建人与自然平衡,走向和谐发展之路,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先进的社会制度为保证。
关键词:
人与自然 和谐社会 发展观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郝昭成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自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在总局党组的领导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确立科学发展思路,紧紧围绕国际税收理论研究,探索研究规律,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尧 顾磊
人力资源发展涉及专业知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多个多方面,对于提升人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人力资源水平的提升会从提高劳动者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和谐劳动关系。实际上,劳动关系发生矛盾的主体是人,这涉及的也是人力资源问题。因此,人力资源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缓和劳动关系矛盾。为此,本文以现实案例为基础,深入分析当前人力资源的内涵以及影响劳动力关系的因素,探索人力资源发展对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作用机理。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劳动关系 作用机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社会差距拉大,发展不均衡,是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最突出的矛盾。教育差距是社会差距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的研究表明,教育差距的程度和拉大的速度在许多方面比经济更严重。缩小教育差距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保障。消除教育贫困,逐步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要求。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文轩
高等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是社会资源分配的调节阀,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点,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高校要树立新的理念努力构建和谐大学校园,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
关键词:
高校 理念 和谐校园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道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的迫切要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发展都必然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公平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公平,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发展 公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伟 杨建伟
本文认为,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层面上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从长远来看,发展循环经济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唯一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途径。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表现,也是实现“五个统筹”的必然途径。文章提出,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需要发展循环经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实现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都要求我们彻底摒弃“末端治理”的传统工业化模式,建立循环经济范式,积极进行循环经济的实践,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浙江省分行成立于1994年12月21日,是我省唯一的一家国有农业政策性银行。现省分行下辖1个省分行营业部、10个市分行、39个县(市、区)支行和24个县(市、区)信贷组,截止2007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蓝梅丽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理论新命题。和谐社会构建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创造的丰厚的物质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谐社会的构建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一个和谐社会必定是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
关键词: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马和民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彦如 刘海峰
构建和谐校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文章认为,构建和谐校园,首先要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本质要求;其次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和管理水平,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关键;第三要依法办学、依法治校,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保证;第四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生态化校园,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途径。
关键词:
和谐校园 以人为本 依法办学 校园文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