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67)
2023(6864)
2022(5797)
2021(5418)
2020(4557)
2019(9929)
2018(9767)
2017(18597)
2016(10231)
2015(11637)
2014(11750)
2013(11536)
2012(10541)
2011(9137)
2010(9367)
2009(9026)
2008(9331)
2007(8601)
2006(7561)
2005(6769)
作者
(27059)
(22597)
(22480)
(21706)
(14336)
(10728)
(10362)
(8540)
(8498)
(8279)
(7694)
(7514)
(7283)
(7249)
(7159)
(6695)
(6616)
(6605)
(6521)
(6459)
(5705)
(5481)
(5284)
(5230)
(5155)
(5144)
(5114)
(5043)
(4518)
(4383)
学科
管理(40823)
(35473)
经济(35307)
(33825)
(31483)
企业(31483)
(27442)
(15291)
方法(13981)
(13365)
财务(13317)
财务管理(13270)
财政(13188)
企业财务(12659)
中国(12569)
(10838)
业经(10787)
(10565)
(10313)
数学(9968)
数学方法(9868)
体制(8970)
理论(8733)
(7851)
(7714)
银行(7709)
(7652)
制度(7651)
(7331)
(7180)
机构
学院(141123)
大学(141119)
(57554)
经济(56238)
管理(53489)
理学(45378)
理学院(44911)
研究(44893)
管理学(44271)
管理学院(44001)
(40698)
中国(35394)
(28752)
财经(27385)
(24491)
科学(24353)
(22864)
(21698)
中心(20767)
财经大学(19861)
研究所(18560)
经济学(18194)
北京(17937)
(17743)
(17467)
(17352)
师范(17345)
业大(16592)
经济学院(16226)
(16039)
基金
项目(88460)
科学(70376)
研究(69802)
基金(64210)
(53501)
国家(52993)
社会(47231)
科学基金(46697)
社会科(43652)
社会科学(43636)
(34758)
基金项目(33547)
教育(32980)
编号(29068)
(28177)
自然(27007)
自然科(26351)
自然科学(26344)
成果(26066)
自然科学基金(25877)
资助(25338)
(23797)
(20563)
课题(20551)
重点(19815)
(19435)
国家社会(19284)
(18706)
项目编号(18689)
教育部(18503)
期刊
(69909)
经济(69909)
研究(47588)
(39081)
中国(35741)
管理(21096)
学报(18682)
教育(18109)
(17369)
科学(16927)
大学(15600)
财经(14977)
学学(14602)
(14119)
金融(14119)
(12731)
技术(11403)
经济研究(11066)
农业(10923)
业经(10166)
财会(10152)
会计(10058)
问题(8754)
(8455)
财政(8455)
(7394)
(7264)
通讯(6798)
会通(6777)
(6529)
共检索到228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财政政策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着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加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政保障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调整的要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保证现行保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鲜红  
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影响经济增长,并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使社会更加和谐。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建凤  吴义华  谢元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系统性的方针,作出全面部署,在这重大方针指引下应在全社会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财贸经济》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国家财政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财政:构建以人民为主体的财政理论;按公平公正的原则改革税收体系;以全体公民的福利为重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绩考评体系;以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构建财政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祥慧  
目前,我国存在城乡与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国民贫富差距大、社会事业滞后等不协调现象。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结构不尽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小且不规范、省以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革完善该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正银  赵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财政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交流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财政部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英国国际发展部和北京大学协办的"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近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陶宇峰  王瑛珲  
改革二十余年来,农村面貌改变了,农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局面,农民的生活全面提高。但是农民的生老病死等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相对迟缓,同农村发展了的经济社会相比很不协调,农村困难群体要求社会保障的呼声越来越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面对我们的衣食父母,无论是从政府角度,还是某一个职能部门,都应在这个问题上迅速做出反应。只有与时俱进,抓住机遇,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才能不负历史、不负社会、不负人民。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瑛珊  
社会保障与和谐社会的正相关关系,决定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社会保障统计建设。因此,建议从以下几方面来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统计体系:建立社会保障统计风险控制机制和预警机制;构建科学的社会保障统计指标体系;建立既与国际接轨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统计标准体系;改革统计调查方法,推进信息化建设;强化社会保障统计分析,等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波  许琳  
当前的医疗保障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建立的阻碍因素之一,通过探究我国当前医疗保障制度中不利于和谐社会建立的主要因素,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有效路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从追溯性结算转为预算性支付,从而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成本控制和有效激励;建立公共——私人组合方式共同作为供方的医疗保障体系;城市医疗反哺农村医疗。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祥建  
我国财政政策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重新定位财政政策走向和支持重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框架下,我国财政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将向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刺激消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倾斜。我国未来稳建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织、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财政政策的转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地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狄运中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基础。本文拟就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政策思路,以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迪。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余可  
根据党中央对和谐社会的相关阐释以及公共财政理论,和谐社会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应遵循三个趋势:从经济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从效率优先型向公平适度优先型转变,从封闭型向公开透明型转变。而根据对各类地方财政支出进行定量的效率分析和定性的公平分析,可得出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原则和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