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3)
- 2023(3948)
- 2022(3487)
- 2021(3336)
- 2020(2927)
- 2019(6481)
- 2018(6452)
- 2017(12259)
- 2016(6739)
- 2015(7767)
- 2014(7872)
- 2013(7680)
- 2012(7218)
- 2011(6469)
- 2010(6556)
- 2009(6200)
- 2008(6279)
- 2007(5909)
- 2006(5247)
- 2005(4722)
- 学科
- 济(25090)
- 经济(24942)
- 管理(18512)
- 业(15871)
- 企(15534)
- 企业(15534)
- 方法(11058)
- 中国(8909)
- 理论(8338)
- 业经(8142)
- 农(7790)
- 制(7478)
- 和(7380)
- 财(6986)
- 学(6412)
- 数学(6342)
- 数学方法(6220)
- 教育(5436)
- 企业经济(5022)
- 地方(5014)
- 体(4998)
- 经济理论(4896)
- 社会(4568)
- 农业(4466)
- 银(4063)
- 银行(4056)
- 体制(4040)
- 融(3963)
- 金融(3960)
- 行(3918)
- 机构
- 大学(96030)
- 学院(94513)
- 济(35572)
- 经济(34706)
- 管理(34613)
- 研究(32647)
- 理学(29296)
- 理学院(28899)
- 管理学(28343)
- 管理学院(28129)
- 中国(23988)
- 京(20342)
- 财(19622)
- 科学(18793)
- 所(16113)
- 江(15265)
- 中心(15030)
- 范(14779)
- 财经(14695)
- 师范(14686)
- 农(14347)
- 研究所(14241)
- 经(13125)
- 北京(12869)
- 业大(12483)
- 州(12112)
- 师范大学(11828)
- 院(11550)
- 经济学(10866)
- 农业(10839)
- 基金
- 项目(60633)
- 科学(47686)
- 研究(47520)
- 基金(43122)
- 家(36994)
- 国家(36586)
- 社会(32110)
- 科学基金(31017)
- 社会科(29060)
- 社会科学(29048)
- 省(23698)
- 基金项目(22555)
- 教育(22472)
- 编号(20294)
- 划(20135)
- 成果(18622)
- 自然(17886)
- 自然科(17446)
- 自然科学(17442)
- 自然科学基金(17139)
- 资助(16813)
- 课题(14229)
- 部(13846)
- 重点(13821)
- 制(12872)
- 项目编号(12617)
- 国家社会(12529)
- 性(12438)
- 创(12418)
- 发(12336)
共检索到1514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桂华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提出的新的执政理念和发展理念,具有科学的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笔者运用马克思关于"两个尺度"的思想,从事实和价值两个维度上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文化 “两个尺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调整的要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保证现行保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春根 王玲
和谐公共教育支出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社会贫富差距的最终手段,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但是,公共教育支出方面却出现了严重的不公平问题,已成为社会矛盾的一大焦点问题,是和谐社会中不尽和谐的音符。一、当前公共教育支出不和谐的具体分析我国公共教育支出体现的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的改革,存在一些不尽和谐的音符,具体可以从教育支出的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德广
自古至今,许多统治阶级、仁人志士,都在追求"天人合一","大同世界",追求和谐社会,然而和谐不是天然生就的。古往今来,大千世界没有太平过。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和谐文化,这是极端重要和及时的。高等学校要大力宣传和弘扬马克思主义的和谐观,高等学校要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宣传中华民族的和谐观,加强自身的和谐文化建设。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高等教育的使命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肖成刚
构建和谐社会与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和家庭财富的日益增多密切相关。在四川构建和谐社会需要认真解决目前居民收入分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收入增长与兄弟省份相比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分配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等,并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措施。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居民 收入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平 赵俊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农民工为加速城镇化进程、推进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理应获得与城市居民同样的待遇,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阻碍,农民工得不到城市社会的认同,享受不到应有的合法权益。农民工与城市社会不能融合,就没有全社会的和谐生活,处理好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提出了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构建 农民工 市民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国家财政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财政:构建以人民为主体的财政理论;按公平公正的原则改革税收体系;以全体公民的福利为重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绩考评体系;以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构建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改革 民主 公平 公正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如金
构建和谐社会,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课题,也是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课题。现代公共管理、经济管理的理论与实践缺乏有效的利益协调理论和制度安排,不适应建设以和谐为重要内容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必须有相应的管理创新。为此,吸收中华民族“和合”思想的精华,创立有中国特色的和合管理理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管理创新 制度安排 和合管理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海勇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法》),标志着持续13年的中国内资、外资企业所得税改革工作(以下简称“两法”合并)已经胜利完成!“两法”合并是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一项制度创新,是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要求,按照新一轮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并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为各类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并兼顾税收调控与组织收入,兼顾提高税收的征管效率与经济效率。应该说,这是在我国处于经济上升和体制深化阶段的一次重大改革,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国际视野,同时基于中国国情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经营上必须对所有利益相关者所产生的影响负责,企业社会责任的最高境界,就是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的基本途径是:完善企业民主管理制度,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制度保障;消除就业歧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形成一种正确的企业经济责任与社会责任相协调的责任机制,科学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重视职业安全与健康,体现"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加强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治打击力度;尽早研究和制定中国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企业社会责任 SA8000标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道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关键时期的客观需要,也是解决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诸多不协调、不和谐因素的迫切要求。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但必须明确的是,并非所有的发展都必然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只有公平的发展才能带来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和谐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而且需要公平,二者缺一不可。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发展 公平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珠海市地方税务局课题组
税收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税务部门的聚财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政府占有资源的多少,进而影响到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税收执法关系也成为诸多社会关系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税务稽查作为税收执法的主要表现形式,是税收公平正义的最大体现,只有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优化投资环境,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良性发展,才能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税收环境。
关键词:
税务稽查 和谐社会 职能定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祥建
我国财政政策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重新定位财政政策走向和支持重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框架下,我国财政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将向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刺激消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倾斜。我国未来稳建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织、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财政政策的转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地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政策走向 支持重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狄运中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基础。本文拟就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政策思路,以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