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8)
- 2023(10002)
- 2022(8838)
- 2021(8534)
- 2020(7377)
- 2019(16974)
- 2018(16931)
- 2017(33930)
- 2016(18753)
- 2015(21537)
- 2014(21868)
- 2013(21842)
- 2012(20734)
- 2011(18713)
- 2010(19222)
- 2009(18275)
- 2008(18800)
- 2007(17398)
- 2006(15340)
- 2005(13694)
- 学科
- 济(75255)
- 经济(75092)
- 管理(57046)
- 业(53322)
- 企(43332)
- 企业(43332)
- 方法(35396)
- 财(32775)
- 数学(30096)
- 数学方法(29794)
- 中国(24276)
- 农(23935)
- 制(19190)
- 务(16385)
- 财务(16355)
- 财务管理(16299)
- 业经(16244)
- 贸(15581)
- 贸易(15575)
- 地方(15556)
- 企业财务(15439)
- 易(15172)
- 学(14761)
- 农业(14605)
- 银(14447)
- 银行(14425)
- 财政(14141)
- 行(13693)
- 和(13476)
- 策(12991)
- 机构
- 学院(271702)
- 大学(270216)
- 济(114443)
- 经济(111907)
- 管理(102959)
- 研究(90616)
- 理学(87196)
- 理学院(86270)
- 管理学(84941)
- 管理学院(84416)
- 中国(71518)
- 财(64267)
- 京(56653)
- 科学(52983)
- 所(46678)
- 财经(46573)
- 农(43368)
- 江(42948)
- 中心(42125)
- 经(41791)
- 研究所(41341)
- 业大(36712)
- 北京(36366)
- 范(35396)
- 师范(35132)
- 经济学(35047)
- 农业(33955)
- 州(33896)
- 财经大学(33758)
- 经济学院(31725)
- 基金
- 项目(164910)
- 科学(128376)
- 研究(126072)
- 基金(116934)
- 家(99211)
- 国家(98312)
- 科学基金(83474)
- 社会(79174)
- 社会科(74009)
- 社会科学(73982)
- 省(65072)
- 基金项目(61134)
- 教育(59141)
- 编号(54457)
- 划(54338)
- 自然(51211)
- 自然科(49907)
- 自然科学(49890)
- 资助(49120)
- 自然科学基金(48994)
- 成果(47068)
- 部(37787)
- 课题(37498)
- 重点(36963)
- 发(35567)
- 创(33583)
- 性(33456)
- 项目编号(33051)
- 教育部(32581)
- 人文(31756)
- 期刊
- 济(131935)
- 经济(131935)
- 研究(86590)
- 中国(55229)
- 财(54050)
- 农(39663)
- 学报(37793)
- 管理(36035)
- 科学(34390)
- 教育(31064)
- 融(29336)
- 金融(29336)
- 大学(28841)
- 学学(26926)
- 农业(26186)
- 财经(23707)
- 技术(22821)
- 业经(21760)
- 经济研究(21756)
- 经(20263)
- 问题(17936)
- 贸(15720)
- 理论(14348)
- 统计(13611)
- 技术经济(13549)
- 商业(13267)
- 业(13129)
- 财会(12927)
- 实践(12898)
- 践(12898)
共检索到4218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祥建
我国财政政策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时期,重新定位财政政策走向和支持重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框架下,我国财政政策重点支持领域将向民生问题、“三农”问题、刺激消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方面倾斜。我国未来稳建的财政政策包括财政调控目标方向、手段组织、方式方法转变在内的重大政策转型。财政政策的转型将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刻地影响,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政策走向 支持重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狄运中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中,企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的基础。本文拟就企业构建和谐社会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企业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制约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企业构建和谐社会的财政政策思路,以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所启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康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系统性的方针,作出全面部署,在这重大方针指引下应在全社会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财贸经济》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国家财政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改革财政:构建以人民为主体的财政理论;按公平公正的原则改革税收体系;以全体公民的福利为重改善财政支出结构和政绩考评体系;以民主、公开、公正的原则构建财政管理体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改革 民主 公平 公正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绍雨
财政政策作为调节社会分配关系、促进公正与公平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调整财政改革的政策取向。文章主要针对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的关系以及与其相适应的财政政策的改革发展方向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达到理论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政政策 关系 运用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余可
根据党中央对和谐社会的相关阐释以及公共财政理论,和谐社会下政府职能的转变应遵循三个趋势:从经济管理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从效率优先型向公平适度优先型转变,从封闭型向公开透明型转变。而根据对各类地方财政支出进行定量的效率分析和定性的公平分析,可得出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原则和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地方财政 支出结构 政府职能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强
过大的差距和无差距是两种极端的情况,都不利于和谐区际经济关系的构建;适度的区域差距,不仅是必然的,也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个"适度",就是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它主要通过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来实现。
关键词:
和谐区际关系 区域差距 财政政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俊培
本文认为把财政政策作为"纯粹"经济政策的主流观点是有问题的:一是把"价值准则"和"道德准则"相割裂;二是把"公共(社会)"虚化。以这样的理论为基础是不可能建设和谐社会的。本文旨在论证价值、道德、公正正义和法律之间的相互关系,阐明公共政策的准则。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价值 道德 公正 法律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志超 蔡方 王红涛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和谐社会追求的具体目标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民与政府的和谐(人-政和谐)。本文分析说明,人们不可能完全依赖市场作用来实现上述目标,只能通过市场作用和公共财政作用(政府作用)的有机结合才能达到目的。鉴于公共财政活动兼具经济协调与政治干预的特点,现代社会最终选择了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经济拯救"和"道德拯救"方式管理社会,管理人性,并以此控制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和主要进程。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公共财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的公共财政政策造成了农村基础设施供给严重不足,存在着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发展滞后等一系列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加强公共财政制度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财政保障机制。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公共财政 新农村建设 保障机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建凤 吴义华 谢元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江正银 赵军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如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财政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为了交流市场经济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听取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与建议,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公共财政框架,促进经济持续较快平稳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由财政部与世界银行联合主办、英国国际发展部和北京大学协办的"公共财政与和谐社会"国际研讨会近期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刘尚希
本文认为,从财税的工具价值来说,它与构建和谐社会,有内在的统一性,即手段与目标之间具有充分的相容性。这种相容性及其程度,从根本上决定了财税政策的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空间大小。从社会学意义上来分析,当前财税政策的取向:一是优化公共收入结构,摆正“公共权力收入(税收)”与“公共产权收入”的关系;二是依据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来安排财税政策,促进“群体性分配”的公平,逐步实现发展成果的共享;三是建立改革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实现“和谐改革”;四是创造和维护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实现“和谐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财税政策 财税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孔祥慧
目前,我国存在城乡与地区间经济发展失衡、国民贫富差距大、社会事业滞后等不协调现象。分级分税财政体制下通过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目标不够明确、结构不尽合理、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小且不规范、省以下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应采取针对性措施改革完善该制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
转移支付制度 分级分税财政体制 和谐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