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63)
- 2023(14862)
- 2022(12736)
- 2021(11841)
- 2020(10369)
- 2019(23664)
- 2018(23637)
- 2017(45432)
- 2016(24394)
- 2015(27792)
- 2014(27859)
- 2013(27194)
- 2012(24923)
- 2011(22109)
- 2010(22392)
- 2009(21064)
- 2008(20700)
- 2007(18657)
- 2006(15996)
- 2005(14211)
- 学科
- 济(96526)
- 经济(96325)
- 管理(79026)
- 业(70721)
- 企(61013)
- 企业(61013)
- 方法(47530)
- 数学(40312)
- 数学方法(39804)
- 财(32217)
- 农(25572)
- 中国(25485)
- 业经(22690)
- 制(22592)
- 务(19828)
- 财务(19763)
- 财务管理(19681)
- 学(19545)
- 企业财务(18731)
- 理论(17131)
- 地方(17083)
- 贸(16639)
- 贸易(16627)
- 和(16532)
- 农业(16379)
- 易(16172)
- 技术(16012)
- 体(15136)
- 银(15088)
- 银行(15058)
- 机构
- 大学(347114)
- 学院(345456)
- 济(139861)
- 管理(138086)
- 经济(136927)
- 理学(119289)
- 理学院(118060)
- 管理学(116076)
- 管理学院(115408)
- 研究(107593)
- 中国(82670)
- 京(71763)
- 财(70679)
- 科学(64598)
- 财经(55573)
- 所(52864)
- 农(52621)
- 中心(52540)
- 江(52222)
- 经(50292)
- 业大(49156)
- 研究所(47199)
- 北京(43930)
- 范(43329)
- 经济学(43193)
- 师范(42900)
- 财经大学(41242)
- 农业(41128)
- 州(41104)
- 经济学院(38984)
- 基金
- 项目(232574)
- 科学(184255)
- 研究(171569)
- 基金(170460)
- 家(147087)
- 国家(145878)
- 科学基金(126732)
- 社会(110947)
- 社会科(104545)
- 社会科学(104510)
- 省(90840)
- 基金项目(90485)
- 自然(81314)
- 教育(80129)
- 自然科(79421)
- 自然科学(79399)
- 自然科学基金(77997)
- 划(76094)
- 编号(70708)
- 资助(69035)
- 成果(58395)
- 部(52508)
- 重点(52087)
- 创(48704)
- 发(48036)
- 课题(47461)
- 制(46470)
- 教育部(45843)
- 国家社会(45842)
- 创新(45531)
- 期刊
- 济(149636)
- 经济(149636)
- 研究(98034)
- 中国(70104)
- 财(59797)
- 学报(51540)
- 管理(49040)
- 科学(46794)
- 农(46564)
- 大学(39649)
- 学学(37180)
- 教育(34920)
- 农业(30925)
- 技术(30528)
- 融(28876)
- 金融(28876)
- 财经(27770)
- 经济研究(24361)
- 业经(24347)
- 经(23755)
- 问题(19747)
- 图书(18963)
- 财会(17862)
- 理论(17309)
- 统计(16838)
- 版(16658)
- 技术经济(16409)
- 业(16221)
- 会计(15849)
- 实践(15708)
共检索到506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立民 聂新军
本文首先以民主、和谐、程序公正的思想阐述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基本理念,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审计信息产权的命题,并以审计信息产权的视角解读了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审计信息权和审计公告的界定,最后从政府、审计机关和公众的角度构建一个和谐社会下的政府审计公告制度。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张宏伟 王瑾娟
在我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社会、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目标.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文技 孙航飞
对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社会各界早有争论,本文分析比较了各种改革构想,提出应通过产权结构的创新而不是所有制的根本改变来寻求制度改革的突破口。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股份合作制 和谐社会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少鹏
作者认为,政府创新主要是指政府在管理和服务方面的创新,内容大致包括管理与服务的长远战略选择、功能目标定位、政策策略制定、组织结构设计、运作流程设定、运行机制构建、组织绩效评估、以及新兴技术运用等。从构建和谐社会与政府创新的关系这个针对性来讲,至少需要自觉认识和正确把握以下几个方面:以合理的公共政策为政府管理社会的根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与为社会服务的同一性;作为机制性改革的政府创新。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政府创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郑小荣 尹平
审计结果公告机制包括公告质量、公告行为、公告利益和公告期望四个要素,是公告利益相关者的权利或权力的实现和互动机制。公告对象的公告行为变化既是公告对象对公告利益的理性反应,又是公告机制效果的直接体现。公告对公告对象的利益影响程度由审计公告触发的舆论强度决定,并进一步由公告质量、公众的舆论监督倾向和权力意识强度决定。而公告质量是公告提供者综合权衡公告利益和公告风险的结果。提高审计公告机制效果的基本途径包括提高公告的信息含量、公众的舆论监督水平和公民意识;改善公告环境,降低公告风险,保证公告提供者的利益。
关键词:
公告机制 公告利益 公告期望 公告行为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金丽馥 卢学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莉
构建和谐社会的主张,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当前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贫富分化问题。而缓解这一问题的最有效途径就是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等政策手段干预分配制度、建设全民受益的各项社会福利保障制度等等。而政府如此行为的依据就在于公民享有的平等的社会基本权利。在我国,社会基本权利以其特有的历史背景和效力特征,从而直接决定了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既是政府积极行为的合法依据,也构成了公民主张和监督政府积极行为的宪法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
政府审计公告制度是政府审计监督机制的重要构成要素,它实质上是一种政府承诺。这一制度的有效性取决于承诺的可信程度。要提升政府审计公告制度的有效性,必须构建相关的制度保障,包括赋予自由裁量权、加强相关法制建设和改进审计公告制度的细节等。
关键词:
政府审计公告 新制度经济学 可信承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朝明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在市场中表现出更加严重的“错位”与“缺位”的痼疾,说明前一阶段以政府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走到了尽头,政府转型亟需提上改革的议程,这是事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政府转型的取向是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与之相应的是打破社会政策改革的滞后性,这应当成为“十一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政府改革的中心和重点之一。
关键词:
政府转型 和谐社会 社会政策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秉福
政府社会性管制具有纠正市场失灵、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等重要功能,是和谐社会建设强有力的推进器。然而,我国政府社会性管制失灵还普遍存在,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确立社会性管制改革的根本取向,健全社会性管制的主体体系,综合运用命令性和激励性管制方法,实现对管制者的有效管制,从而完善我国政府的社会性管制职能。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思源 郑田丹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审计在防范金融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立足于中国实体企业金融化水平不断上升的背景,文章以2008—2020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过度金融化的视角考察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脱实向虚”的治理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显著抑制国有企业的过度金融化水平。政府审计的威慑力度与揭示力度越大,对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抑制作用越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能够通过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抑制国有企业“脱实向虚”;在代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国有企业样本中,政府审计的抑制作用更强。文章从国有企业过度金融化的视角拓展了政府审计的治理效应研究,对于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配置、完善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同时也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的相关文献,为微观企业“脱实向虚”的监管与治理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政府审计 过度金融化 国有企业 金融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俊霞
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进行国有经济结构布局战略调整的要求,我国逐步展开了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在保证现行保障条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基本完成城镇国有企业职工由单位保障向社会保障的转变。但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存在许多不足和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鲜红
社会保障制度能够促进社会公平,影响经济增长,并在我国的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发生重要作用,使社会更加和谐。但是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必须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关键词:
社会保障 和谐社会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