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368)
- 2023(15254)
- 2022(13178)
- 2021(12590)
- 2020(10395)
- 2019(23952)
- 2018(23681)
- 2017(46197)
- 2016(25059)
- 2015(28043)
- 2014(27980)
- 2013(27362)
- 2012(25278)
- 2011(22616)
- 2010(22932)
- 2009(21307)
- 2008(19961)
- 2007(17677)
- 2006(15667)
- 2005(13715)
- 学科
- 济(92912)
- 经济(92811)
- 管理(74141)
- 业(67874)
- 企(56555)
- 企业(56555)
- 方法(40253)
- 数学(34577)
- 数学方法(34129)
- 中国(30494)
- 融(27663)
- 金融(27658)
- 农(27360)
- 银(26455)
- 银行(26422)
- 财(26248)
- 行(25484)
- 地方(23376)
- 业经(22142)
- 环境(20996)
- 学(20710)
- 制(19981)
- 农业(18338)
- 理论(17259)
- 务(17179)
- 财务(17109)
- 财务管理(17079)
- 贸(17028)
- 贸易(17015)
- 易(16524)
- 机构
- 学院(342094)
- 大学(339541)
- 管理(136001)
- 济(134533)
- 经济(131317)
- 理学(117177)
- 理学院(115889)
- 管理学(113987)
- 管理学院(113387)
- 研究(113306)
- 中国(90467)
- 京(72243)
- 科学(69672)
- 财(63440)
- 所(55656)
- 中心(53761)
- 农(52144)
- 研究所(50686)
- 江(50379)
- 财经(50268)
- 业大(49370)
- 范(46200)
- 北京(45891)
- 师范(45853)
- 经(45526)
- 州(41923)
- 院(41834)
- 农业(40486)
- 经济学(39516)
- 财经大学(37151)
- 基金
- 项目(233840)
- 科学(183560)
- 研究(175468)
- 基金(167564)
- 家(144108)
- 国家(142839)
- 科学基金(123378)
- 社会(108989)
- 社会科(103225)
- 社会科学(103196)
- 省(92288)
- 基金项目(89457)
- 教育(80070)
- 自然(79369)
- 自然科(77368)
- 自然科学(77352)
- 划(77003)
- 自然科学基金(75915)
- 编号(73791)
- 资助(68588)
- 成果(60009)
- 重点(51984)
- 部(50993)
- 发(50444)
- 课题(50377)
- 创(48504)
- 项目编号(45145)
- 创新(45092)
- 科研(44082)
- 教育部(43824)
- 期刊
- 济(148019)
- 经济(148019)
- 研究(101438)
- 中国(66259)
- 学报(49553)
- 管理(48347)
- 财(47819)
- 农(47272)
- 科学(46654)
- 融(42835)
- 金融(42835)
- 教育(40117)
- 大学(37704)
- 学学(35328)
- 农业(32252)
- 技术(29431)
- 业经(25139)
- 财经(23379)
- 经济研究(22472)
- 经(19879)
- 图书(19118)
- 问题(19080)
- 理论(17460)
- 资源(16352)
- 科技(16194)
- 实践(16184)
- 践(16184)
- 业(16166)
- 现代(15826)
- 技术经济(15515)
共检索到5074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彦艳 丁志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越来越需要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然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政策效率低下、法制环境不健全、信用环境缺失等造成了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失谐。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健全金融生态政策环境、完善金融生态法制体系、加快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信用环境等对构建和谐的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东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关键词:
金融生态 金融生态环境 地区金融 和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倩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社会转型的关键期,因此原来隐性的社会冲突正逐渐显现,有些冲突更加表现出蔓延的趋势,公民权利与公共权力的矛盾,劳资矛盾、城乡失衡的矛盾、政策实施与公众预期的矛盾等不断加剧。社会冲突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张力,反映了社会中不同力量之间的竞争、对抗等紧张态势,不仅是物质利益的冲突,也包括价值观念的冲突。因此社会冲突对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应对将极大的影响东北地区的振兴与发展。所以本文从民意表达、体制内利益博弈、社会分配、政府风险管理能力几个方面,分析东北地区社会冲突的形成
关键词:
社会冲突 预防机制 工业基地 社会分配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郭浩淼 崔日明 孟令岩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全面振兴事关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成败。辽宁省作为沿海工业大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辽宁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面临一定机遇与挑战,应通过积极申请自贸区建设,加强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等措施,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新的振兴。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老工业基地 新一轮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爱军
作为社会主义社会本质属性的"社会和谐",指的就是社会诸矛盾以及矛盾的诸方面之间,在一定的、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因相互依存、相互融合所达到的矛盾化解状态。"民生",指的则是普通民众或百姓的生存与生活。"民生"与"社会和谐"之间具有重要的关联性,民生问题的凸显正是社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而民生问题的解决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东北地区社会和谐的构建,往往取决于能否切实解决普遍性的和特殊性的民生问题。不过,在解决东北老工业基地民生问题的时候,重中之重是一定要结合东北地区自身的区位优势来兴办实业,广开就业渠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能否发挥出地域特色来兴办实业,是解决东北地区民生问题和构建社会和谐的关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道刚 王雅林 马涛 柏晓东
国家的经济安全基于体制的安全。本文以东北体制变迁为例,论证了双重体制结构对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鉴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利弊得失,基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东北体制变迁要扬弃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国营经济为特征的"单一体制结构",提升并演化为计划和市场并存、国有和民营经济共生的"双重体制结构"。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制度机理 体制重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伟龙 陈闯 薛岩晗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中央重振东北的战略性举措,是东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老工业基地改造有三大要点:注重制度因素;抓住改造重点;推进民营经济。重新振兴东北不仅限于老工业基地改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目标,其要旨为:重视新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转化;推进民营银行,拓宽融资渠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郭砚莉 汤吉军
加快东部地区发展并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改造,实行东西互动,带动中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在这个振兴过程中,如何促进女性就业问题就显得格外重要。通过时间配置理论推导出女性"三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曲线及其女性就业的影响因素。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该地区产业结构重工业化、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劳动力市场不完善等特点,这些都严重影响女性就业和再就业。在此基础上,从完善劳动市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鼓励中小企业创业和加强对外经济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女性就业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女性就业 老工业基地 人力资本 劳动市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晓芳 郑文升 陈才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通过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结构的系统优化与区域发展的全面振兴。城市化能够发挥对改造的拉动、支撑与承载作用。当前,东北地区城市化速度下降,动力不足,城镇体系不尽合理,资源型城镇转型的城市化支撑不足,众多老城区需要改造,农村城镇化滞后。未来要着力完善城市化动力机制,促进区域城市整合,培育城市群,促进大城市空间升级与老城区改造互动发展,发挥大城市对农村城市化的带动作用,统筹资源型城镇产业、就业、空间与环境建设。
关键词:
城市化 困境 对策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加胜 李哲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现代化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新中国第一炉钢、第一辆汽车、第一艘万吨轮、第一架飞机、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数不清的第一,都诞生在东北。这无数个“第一”让东北人为之自豪。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逐渐落伍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在改革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东北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文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振兴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
振兴 老工业基地 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宇
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战略地位。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走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东北地区的传统思维,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即新体制、新结构、新资源、新技术、新开放和新战略。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采取综合对策:立足传统工业优势,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强国内外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重点改造大中城市,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再生;发挥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把乡村工业化作为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变区域工业化的"二元结构",在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乡村工业化中统筹安排"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存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战略旨在使该地区成为我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对于该战略的实现则需要重点解决好的问题是:一、解放思想,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提高政府驾驭市场经济能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二、解决好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问题,包括财税政策和金融政策支持问题。
关键词:
东北 财税政策支持 金融政策支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秦江波 于冬梅
要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地战略目标,金融发展的扶持作用不容忽视。与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东北的金融发展无论是从量的扩张上,还是在质的提高上都明显落后了。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研究表明东北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的因果关系,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
关键词:
金融发展 资本市场 振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传谌,张涵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必须要对东北地区业已存在的巨大就业压力给予重视。随着我国加入WTO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制度创新步伐加快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就业问题日渐突出 ,成为影响东北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之一。通过加速国有企业改革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鼓励民间资本投资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和提供更多职业培训等 ,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就业压力可以得到缓解并向良性方向发展。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就业压力 对策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任淑玉 贾中海 王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