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05)
2023(8451)
2022(7209)
2021(7067)
2020(5707)
2019(13211)
2018(12916)
2017(24636)
2016(13097)
2015(14883)
2014(14541)
2013(14285)
2012(13545)
2011(12524)
2010(12482)
2009(11709)
2008(11638)
2007(10414)
2006(9444)
2005(8598)
作者
(35748)
(29847)
(29728)
(28446)
(19120)
(14021)
(13523)
(11496)
(11402)
(10692)
(10183)
(9757)
(9623)
(9424)
(9361)
(9228)
(8987)
(8634)
(8593)
(8456)
(7572)
(7239)
(7023)
(6723)
(6705)
(6693)
(6473)
(6449)
(5928)
(5898)
学科
(54010)
经济(53957)
管理(40472)
(34241)
(27085)
企业(27085)
方法(22074)
数学(19488)
数学方法(19275)
中国(18830)
(15602)
(14744)
贸易(14738)
(14529)
(13517)
环境(13473)
(11098)
(11086)
业经(10857)
(10036)
(9768)
银行(9768)
(9686)
农业(9600)
(9515)
(8917)
金融(8915)
地方(8828)
(8620)
及其(8563)
机构
大学(187112)
学院(186860)
(88512)
经济(87005)
管理(72909)
研究(68971)
理学(62022)
理学院(61375)
管理学(60617)
管理学院(60249)
中国(54906)
(40116)
(40115)
科学(37500)
(33504)
财经(31411)
中心(31360)
研究所(30318)
(28817)
经济学(27948)
(26848)
北京(26189)
(25576)
经济学院(25103)
(24745)
(24682)
师范(24543)
财经大学(23313)
业大(22030)
(21236)
基金
项目(121382)
科学(97975)
研究(93106)
基金(91170)
(78453)
国家(77875)
科学基金(67475)
社会(62224)
社会科(59112)
社会科学(59101)
基金项目(46537)
(43453)
教育(42391)
自然(40904)
自然科(39949)
自然科学(39938)
自然科学基金(39279)
资助(38217)
(37649)
编号(37114)
成果(31542)
(28946)
重点(27113)
国家社会(27055)
(26366)
课题(25688)
中国(25549)
教育部(25419)
(25009)
人文(24248)
期刊
(97067)
经济(97067)
研究(60335)
中国(38810)
(29036)
管理(27801)
科学(24037)
(23637)
学报(22908)
教育(20751)
(20116)
金融(20116)
大学(18265)
经济研究(16962)
学学(16890)
农业(16713)
财经(15709)
技术(15553)
业经(14075)
(13668)
(13664)
世界(12745)
问题(12630)
国际(12600)
(9885)
图书(9632)
技术经济(9046)
统计(8839)
(8799)
论坛(8799)
共检索到290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新德  
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安全、稳定、有序、和谐的国际环境。国际环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其中信息网络安全环境是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良好的全球网络安全环境,就没有和谐世界。本文拟对构建和谐世界的网络安全环境进行专门分析研究,并提出中国的战略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吴兆雪  马延琛  
冷战结束后,中国政府以实现人类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为己任,根据国际安全形势的新特点,提出并积极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这种新安全观,在内涵上,强调安全的综合性和实现和谐的迫切性;在目标上,强调寻求共同安全与共同繁荣;在实现途径上,强调以协作求安全与和谐;在根本措施上,强调共同发展是安全与和谐的基础。中国新安全观的提出及成功实践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国际安全、构建和谐世界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社会共同的战略任务,价格部门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价格宏观调控的中心转移到维护社会公平上来,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以价格诚信建设作为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的中心,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使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深化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薛洪明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网络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探讨了相关的不安全因素,系统地提出了图书馆对此应采取的措施和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兴家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确保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安定有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高等学校肩负着引领社会思潮,传承优秀文化,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任,高等学校的安定有序,既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安定、和谐、有序的高等学校,必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高校各级组织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使命感,确保高校的稳定与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允华  董佳亮  
高职院校校园网络文化作为我国网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和谐构建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从和谐的理念出发,通过对高职校园网络文化的和谐定位,进而研究高职校园网络文化中的物质和谐、制度和谐及环境和谐等方面,探究高职院校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对策。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新安  谌争勇  
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环境的必要性,提出欠发达地区改善金融生态的具体对策。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喻文  何琳  
构建和谐高校图书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高等院校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文章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与思路。
[期刊] 改革  [作者] 崔玉华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在全球引发巨大变革,信息技术系统从单纯的工具系统,逐步向自适应系统和复杂巨系统演化,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宽带移动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与互联网融合形成日益复杂的信息物理系统,从间接影响现实社会,逐步向全面制导和直接控制现实社会方向发展。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润平  万佩真  
在快速进入信息时代的过程中,有的企业一味地追求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际应用,却忽略了整个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与保密,使系统处于随时可能被破坏的危险之中。网络安全成为现代企业必须重视并加以有效防范的问题。针对企业网络安全存在的主要隐患,本文在分析网络安全采用的主要技术的基础上,就安全预警、数据安全防护、入侵防范、病毒防治以及数据恢复等方面提出了保障企业网络安全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郭玖玉  邓仙娥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对网络依赖性的增强,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已成为制约图书馆网络建设的关键因素。本文研究了图书馆网络安全问题的成因,分析探讨了相关的不安全因素,系统地提出了图书馆对此应采取的相关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彦艳  丁志卿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随着各项工作的逐步深入,东北地区越来越需要一个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然而东北地区金融发展速度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政策效率低下、法制环境不健全、信用环境缺失等造成了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失谐。因此,调整经济结构、健全金融生态政策环境、完善金融生态法制体系、加快金融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优化金融信用环境等对构建和谐的东北地区金融生态环境,实现东北经济与金融发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言东  
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不断已成为我国医疗服务领域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对此必须从医患契约和医患关系的治理入手,其政策选择为:一是增强医疗市场的竞争性,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医疗市场,组建新的民营医院和扩大现有民营医院的规模,稳妥地推进国有医院的股份制改革;二是对当前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医院进行产权改革,明确其真正的所有者;三是发展客观、有效的医疗信息传播中介;四是对医院的欺诈行为要给予足够的惩罚;五是完善和调整卫生法律、法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何炼成  邹富汉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如保合太和,以和为贵,天人合一,致虚静、道中庸,等等。这些思想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被认同的人文精神,又是今天我们实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资源。本文主要是从人总是生活于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的四维空间之中,以及目前我国在现代化建设方面遇到的种种挑战的角度来梳理、审视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慧中  
尽管新中国60年来历经了几次严重的通货膨胀与紧缩的物价水平的大幅波动,但在总体上,无论是改革前30年还是改革后30年,我国的价格水平都保持了基本稳定的变动轨迹。这在于我国党和政府正确把握了物价稳定的目标、原则、方法和手段,紧紧抓住了价格水平变动的"中国式"政治经济规律。新中国60年稳定物价的演进历程为构建和谐社会所必备的和谐价格环境提供了三个方面的重要经验,即必须实现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的转变、继续推进价格改革和制度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