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6)
- 2023(12858)
- 2022(10609)
- 2021(9856)
- 2020(7898)
- 2019(18175)
- 2018(17930)
- 2017(32765)
- 2016(18085)
- 2015(20479)
- 2014(20869)
- 2013(19879)
- 2012(18707)
- 2011(17066)
- 2010(17655)
- 2009(15873)
- 2008(15449)
- 2007(14113)
- 2006(12556)
- 2005(11468)
- 学科
- 济(76638)
- 经济(76557)
- 管理(53722)
- 业(49778)
- 企(41710)
- 企业(41710)
- 方法(27847)
- 中国(26475)
- 数学(23163)
- 数学方法(22726)
- 地方(22482)
- 财(21072)
- 农(20701)
- 技术(20505)
- 业经(18808)
- 理论(16812)
- 学(16408)
- 制(15768)
- 银(14278)
- 银行(14254)
- 融(14189)
- 金融(14182)
- 行(13941)
- 农业(13738)
- 技术管理(13204)
- 财政(12228)
- 体(12122)
- 发(11949)
- 教育(11894)
- 地方经济(11812)
- 机构
- 学院(257216)
- 大学(247916)
- 济(100413)
- 经济(98119)
- 管理(93715)
- 研究(89510)
- 理学(79374)
- 理学院(78437)
- 管理学(76795)
- 管理学院(76304)
- 中国(67550)
- 科学(55301)
- 京(53905)
- 财(50616)
- 所(45854)
- 江(41836)
- 农(41336)
- 研究所(41165)
- 中心(40135)
- 财经(36903)
- 范(35677)
- 业大(35571)
- 师范(35269)
- 技术(35230)
- 北京(34459)
- 州(34051)
- 经(33270)
- 院(32733)
- 农业(31955)
- 经济学(30092)
- 基金
- 项目(165511)
- 科学(130826)
- 研究(126569)
- 基金(114611)
- 家(99421)
- 国家(98478)
- 科学基金(84460)
- 社会(77808)
- 社会科(73572)
- 社会科学(73560)
- 省(70857)
- 教育(61106)
- 基金项目(59501)
- 划(57926)
- 编号(53203)
- 自然(52386)
- 自然科(51252)
- 自然科学(51238)
- 自然科学基金(50287)
- 资助(46483)
- 成果(43775)
- 发(40834)
- 课题(40379)
- 创(39605)
- 重点(38279)
- 创新(36024)
- 部(34954)
- 年(33109)
- 发展(32825)
- 展(32267)
- 期刊
- 济(121585)
- 经济(121585)
- 研究(80326)
- 中国(64901)
- 教育(44308)
- 管理(39425)
- 财(39144)
- 农(39057)
- 学报(38169)
- 科学(35536)
- 大学(29200)
- 技术(28739)
- 学学(27080)
- 农业(26585)
- 融(24974)
- 金融(24974)
- 业经(21096)
- 经济研究(19709)
- 财经(18582)
- 职业(16583)
- 经(16102)
- 问题(15088)
- 科技(14669)
- 业(14385)
- 坛(14355)
- 论坛(14355)
- 技术经济(13420)
- 策(12911)
- 统计(12811)
- 图书(12587)
共检索到4069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燕萍
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理论课面临着教学乏力、课堂关注不高、学生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等困境。发展型高职思政理论课能够彰显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注重学生主体的教育实践特征、致力于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评价。通过变革理念、创新教学内容、创设情境、拓展空间、发展评价等路径构建发展型高职思政理论课教育创新体系。
关键词:
思政理论课 发展型 高职院校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建丽 王红芳
高职特色思政理论课考核体系设置的思路是:课程考核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核方式上要充分体现实践性和职业性原则。具体实践中,平时学习表现是思政理论课考核的基础;实践活动是考核的重点;项目化考核是考核的特色;建立特色考核补偿机制。
关键词:
高职特色 思想政治理论课 考核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璇
"互联网+"发展对于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既为高职思政理论教育发展带来教育内容多元发展、教育方式直观多样和更具时代感的发展机遇,也使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者权威受到挑战、教育模式被严重冲击、教育实效被消解。对此,要从创新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课程体系、创新高职思政理论教育载体、创新高职思政理论教育机制三方面进行高职思政理论教育体系的创新,以提升教育的权威性、优化教育模式、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桂华 陈阳
当前高校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存在着对实践教学活动内涵的理解不充分、实践教学活动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实践教学活动缺乏规范的考核评价和监督机制、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不够明显等问题。创新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体系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开展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活动的意义;完善实践教学制度,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建立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督导评价机制;发挥教师在实践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原动力。
关键词:
高校 政治理论课 实践教学 创新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陆大道
我国新区新城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不断上新台阶的支柱。新区新城的进一步发展关键是要构建区域创新体系,要加强各类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组织各种功能空间、相应的决策和运作的人员群体空间,建设相应的各种类型平台,成为彼此互动与交流的具有竞争力的网络型组织结构,成为多层次、多领域、多范畴的彼此相互链接的创新"空间"。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曹玉昆 李惠英 赵欣欣
研究进行林业知识创新的必要性、可能性及其规律性,指明创新的方向,探索测度林业知识创新的方法、手段。构建林业知识创新体系的目的在于使林业经济增长不再依靠资源消耗,缓解对资源的压力;同时通过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实现林业的追赶和跨越,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苏瑞莹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紧密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及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始终围绕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主题,紧紧抓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环节,构建"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组成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三课一体"教学体系,以期为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以及感染力、说服力等方面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
三课一体 高职思政课 教学实效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红娜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于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针对我国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空间结构残缺,严重阻碍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现状,以科技工业园作为资源型城市创新体系的空间发展方式,对资源型城市创新具有重大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进
目前,我国各地高校都在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新方法,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思政课”建设,成为思政课程教学创新的主要形势。《互联网+视域下思政课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研究》一书不仅对“互联网+”教育的功能、定位、内涵等进行了详细阐释,更指出了互联网视域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办法。本文围绕着该书内容进行研读,提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创新措施,更好地发挥出思政课主阵地、主渠道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新萍
围绕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话语体系特色及其功能构建展开探讨,阐述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特色及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对高职院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功能构建提出建议,以期提高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思政课教学 话语体系 功能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钟学娥
文章论述了职业岗位群引导下的高职思政课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目标定位缺乏准确性,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科学性,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评价机制不完善。同时,提出了职业岗位群引导下的高职思政课体系构建策略:树立以职业性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制定以增强职业技能为主的教学内容,建立完善的综合性评价机制。
关键词:
职业岗位群 思政课体系 创新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晓音 蒋晓云
实践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薄弱环节,科学构建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体系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文章通过分析探讨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认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应该从思想体系、资源体系、方法体系和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实践教学体系 教学改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雪松 伍新木
循环经济是针对持续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压力而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经济制度和技术范式相结合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以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思想。当前我国面临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是我国水资源新战略的理想选择。水资源循环经济力图使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活动既符合水循环自然规律,又遵循社会经济规律,实现水循环与经济循环的和谐统一。水资源循环经济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我国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但必须改革现有机制和体制,建立长效机制,构建水资源制度、技术和观念创...
关键词:
水资源 循环经济 创新体系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吴小波 杨阳 刘爱东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赵美岚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智能手机的日益普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彻底改变了高职院校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交流方式。面对汹涌而来的"微时代",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应当与时俱进,在准确把握"微时代"高职院校学生群体新特征,以及思政课教学环境新变化的基础上,审慎分析"微时代"背景下思政课面临的危机,勇于并善于变挑战为机遇,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思政课变革的新路径,不断以创新举措增强思政课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吸引力,充分发挥思政课在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塑造学生理想人格和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求的主渠道作用,助力高职院校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